張正芳
(湖北省鐘祥市人民醫(yī)院 湖北 鐘祥 431900)
對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效果探析
張正芳
(湖北省鐘祥市人民醫(yī)院 湖北 鐘祥 431900)
目的:探討分析對接受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近年來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與對照組(37例)。由普通護理人員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組建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
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序貫機械通氣;重癥專職護理小組;護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凸顯,加之環(huán)境的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jù)統(tǒng)計,大多數(sh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會合并呼吸衰竭,這是導致該病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序貫機械通氣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并且臨床效果較為顯著。有研究認為,對這類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不僅能保證治療的安全性,還能縮短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提高其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臨床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6月~2015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序貫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37例)與對照組(37例)。在對照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4例,其年齡為53~79歲,平均年齡為(63.61±2.46)歲,其平均病程為(6.73±1.22)年;在觀察組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5例,其年齡為52~78歲,平均年齡為(63.58±2.45)歲,其平均病程為(6.71±1.23)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①各項檢測結果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中關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診斷標準[2]的患者。②無意識障礙、精神障礙及交流障礙的患者。③不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對其進行序貫機械通氣治療。在此過程中,分別對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專職護理。
1.2.1 對照組患者 由普通護理人員對對照組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拍背、吸痰、翻身及對癥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
1.2.2 觀察組患者 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專職護理。重癥專職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或副護士長擔任組長,由3名??浦鞴茏o師擔任副組長,并由年資在3年以上、學歷為大專以上并且接受過全國危重癥專業(yè)培訓的護理人員擔任小組成員。對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具體方法是:①用保護套對患者的口腔氣管插管進行固定。②加強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每天用濃度為0.05%的氯己定溶液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沖洗。選用沖吸式牙刷對患者的牙齒進行清潔,邊沖洗邊吸引,以免其出現(xiàn)誤吸的現(xiàn)象。③選用一次性呼吸機管路為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并每周更換一次管路。④采用多功能動態(tài)消毒機對病房進行消毒,每次消毒半個小時,每天消毒2次。每天用氧化電位水擦拭儀器設備,并對病房內的空氣質量進行監(jiān)測。⑤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預先評估對其進行吸痰治療的效果。⑥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并在與患者接觸前后、實施護理操作前后更換手套。⑦定時輔助患者改變體位,并將病床的床頭抬高30°~45°,以防止其出現(xiàn)食物反流等情況,從而降低其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⑧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闹w活動。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讓患者各進行1次四肢的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并讓其每天進行抬臀運動50~100次。同時,每天對患者的背部及四肢進行震蕩及叩打,進行震蕩及叩打的頻率需保持在每分鐘200次以上。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②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③兩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④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錄入SPSS19.5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二次插管率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為2.70%(1/37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為2.70%(1/37例);對照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為24.32%(9/37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為13.51%(5/37例)。觀察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及其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為(12.25±1.38)d,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為(92.38±2.49)分;對照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為(17.69±1.56)d,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分為(73.05±2.38)分。觀察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二次插管率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重癥專職護理小組的每位成員都接受過相關的培訓[3],并且能夠熟練地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術(如機械性排痰技術、呼吸行為訓練技術、吸痰技術、對氣道進行安全評估的方法、對肺部感染進行預防的方法、口腔護理技術、進行安全拔管及氣囊壓力監(jiān)測等技術),從而大大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4]。此外,由于重癥專職護理小組的成員均能夠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因此,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高[5]。
綜上所述,對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專職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
[1] 霍春燕.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癥呼吸衰竭的觀察及護理[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14(2):264-265.
[2] 劉漢坤,周明,劉樹佳.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療效評價[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16):2506-2508.
[3] 周澤云,吳紅梅.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嚴重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與護理[J].重慶醫(yī)學,2012,41(22):2336-2337.
[4] 劉敏.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行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886-889.
[5] 司琴,鄭則廣.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0):114-116.
R473
B
2095-7629-(2017)2-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