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玲 王江寧 高 磊
(1.大連大學臨床學院,遼寧大連 116001;2.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北京 100038)
前列地爾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PGE1),具有擴張血管、溶解纖維蛋白、減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huán)、組織保護的作用[1],目前廣泛應用于改善心、腦、腎、外周血管微循環(huán),并取得了肯定的療效。本實驗旨在監(jiān)測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后皮瓣微循環(huán)長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分析藥物應用效果,為前列地爾注射液應用于皮瓣移植提供依據(jù)。
選取SD大鼠40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體重250~300 g。隨機將大鼠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只。所有大鼠均為腹腔內注射水合氯醛麻(0.4 mL/100 g)。麻醉后將大鼠四肢伸腿俯臥位固定,背部刮毛,以雙側髂前上棘連線為皮瓣蒂端,背部中線位置為皮瓣縱軸中線,設計2×7 cm長方形隨意皮瓣。以外科無菌手術技術,沿皮膚、皮下肉膜層銳性分離整個皮瓣,術中徹底止血,以4-0絲線原位縫合。實驗組將前列地爾注射液【本溪恒康制藥有限公司,5 ug=1 mL,】由尾靜脈以0.8 mL/kg/qd的方式輸注,對照組以相同劑量和方式輸注生理鹽水。術后每只大鼠肌注青霉素20萬U/只,每日一次,持續(xù)三天。
(1)皮瓣成活面積
術后第7天,應用XOTOCAM1.1(艾拓尼克公司,德國)醫(yī)用照相機激光測量傷口大小,其內含有智能測算系統(tǒng),在相機顯示屏上將皮瓣成活部分劃定后,會自動計算出皮瓣成活面積。該相機省去傳統(tǒng)照相機導出圖片至分析軟件的過程,使用簡便高效。皮瓣成活的判斷標準為:皮瓣的質地、顏色、外觀、針刺有無出血。皮瓣成活面積的判斷由兩個不參與實驗的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分別完成。
(2)血流量的測定
將皮瓣分為近中遠段三個區(qū)域,以蒂部為起點,0~2 cm為近段,2~4 cm為中段,4~7 cm為遠段。應用激光多普勒線性掃描儀LDLS(Moor instrument,UK),儀器探頭位于大鼠皮瓣表面正上方,距離為11 cm。每次測量均在測試高度為11 cm、環(huán)境溫度保持在24 ℃、濕度40%~60%,大鼠處于深度麻醉期且四肢伸腿俯臥位固定狀態(tài)下進行。
實驗數(shù)據(jù)應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兩組皮瓣成活面積比較及組間同時間段同區(qū)域血流值比較。應用配對樣本t檢驗行組內同區(qū)域術后第1天與術后1 h(1 d VS 1 h)、術后第4天與術后1天(d4 VS d1)血流值比較。計量資料由x±s表示,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實驗對不同時間段不同區(qū)域的皮瓣進行組間及組內的比較。兩組血運整體變化趨勢相仿,普遍為術后0 h的血流量較術前陡然下降,在隨后的時間里血流值逐漸上升。
實驗過程中,大鼠無死亡,皮瓣成活部位顏色與周圍正常皮膚顏色基本一致,針刺出血。失活部位顏色發(fā)黑,質地硬,多伴有硬痂,不易剝離,針刺不出血。根據(jù)測量及統(tǒng)計計算,實驗組皮瓣成活面積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12.12±0.89)cm2,對照組(9.53±0.55)cm2,P < 0.05)。
前列地爾注射液,主要成分為前列腺素E1(PGE1),主要作用有擴張血管、溶解纖維蛋白、減少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huán)、抗缺血再灌注損傷、組織保護等。被廣泛應用于改善心、腦、腎、外周血管微循環(huán)。目前前列地爾改善皮瓣微循環(huán)的作用鮮有報道。楊抒[2]給皮瓣移植術后患者輸注前列地爾注射液,通過對比皮瓣成活率驗證其藥物有效性,但驗證方法較為簡單,無法有力說明其有效性。激光多普勒線性掃描儀(LDLS)非接觸式、快速、實時測量組織血液灌流量,可實時監(jiān)測皮瓣血運變化,是準確評估血運指標之一[3]。本次實驗每次測量均在固定測試高度、環(huán)境溫度、濕度下進行,確保了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此次動物實驗良好的證實了前列地爾作用于缺血皮瓣可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但尚缺乏臨床研究,且改善皮瓣微循環(huán)的最佳藥物劑量尚無準確研究報道,這些方向是下一步研究目標。
[1] 梁永利,李澤,李曉敏,等.前列地爾注射液臨床用藥分析[J].中國藥師,2016,(12):2313-2315.
[2] 楊抒,陳樣軍,雷雨,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改善四肢超長任意皮瓣及筋膜皮瓣存活的臨床觀察[J].貴州醫(yī)藥,2012,36(8):702-704.
[3] 尹榮貽,仝雨,趙友全,等.光學多普勒血液微循環(huán)測量技術及其最新進展 [J].光學技術,2013,(02):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