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璐婷
摘 要:位于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對中國竹紙文化的傳承意義重大,本文著眼于文化村概況、現(xiàn)狀及其傳承。
關鍵詞:文化村;概況;現(xiàn)狀;傳承
(一)概況
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地處“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的富春江畔,建筑是以仿宋的江南古典園林風格為主,飛檐翹角、斗拱牛腿,它是傳承中華文化的需要,集制版、出版、印刷為一體的私人企業(yè),屬于華寶齋文化有限公司下的一家子公司。
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主要由陳列館、國學書房、古代造紙一條街、書館四部分組成。
一、陳列館是匯聚華寶齋三十年歷程的資料館,館內藏有華寶齋各個階段接待各界領導、文化界等賓客的珍貴照片,內陳列著其影印的3000多種精美線裝書及名人字畫手札。并且陳列著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的古籍,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是利用現(xiàn)代出版印刷技術,對珍貴孤罕的古籍善本進行仿真復制,使之化身千百,分藏各地,達到繼絕存真、傳本揚學、嘉惠學林、蔭及子孫的目的,為古籍整理與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華寶齋是該工程的定點影印單位,
珍貴的中國古籍在這里再生:中華書局影印《宋元善本叢刊》、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醒世姻緣傳》、《金瓶梅詞話》、文物出版社影印四大名著、第五屆印刷代表大會上榮獲“印刷精品獎”的磁青絹面《弘一大師手寫金剛經(jīng)》、有“吉尼斯”之最之稱的仿真影印《富春山居圖》等。
二、國學書房:每逢周六周日,就會有小學生穿著漢服,來此體驗國學文化,同時,他們也會實際親手進行操作造紙工藝流程。
三、古代造紙一條街:“中國古代造紙一條街”現(xiàn)有專業(yè)介紹竹紙技藝的場館8個,展示傳統(tǒng)造紙工具10余件,是全國展示規(guī)模最大、設施最為完整的竹紙技藝展示點。
手工紙和機器紙有明顯的區(qū)別:
1、手工紙會有紋路
2、手工紙有正反之分,正面光滑,反面粗糙。
3、手工紙原料取之自然,綠色無毒,優(yōu)于機器紙化工原料制作
富陽竹紙是中華紙文化的一個縮影,竹紙也是中國古籍用紙的一個重要紙類。在造紙流程中,這里基本繼承了富陽古造紙技藝,對工藝時間、溫度要求,甚至力度控制均有精確的要求。
四、書館:集閱覽、休閑、交流為一體的一個多功能線裝古籍展示廳。在這里,展示了故宮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被收藏界譽為“中華第一帖”和“萬帖帖祖”的西晉陸機麻紙本《平復帖》的竹紙版本,明永樂年間解縉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用西山紙廠所產(chǎn)楮皮紙(后稱宣德紙),因皇帝元祭(廟祭)時用以書寫祭文得名的元書紙是北宋御用文書紙、至今僅存唯一一種傳統(tǒng)手工紙。
書館的格局與眼界不僅限于富陽和竹紙,富陽和竹紙只是中國古代紙文化中的一個縮影。
(二)現(xiàn)狀
一、富陽竹紙以其悠久的歷史、優(yōu)良的品質、獨特的技藝、深厚的文化內涵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富陽市莊富泉被國家文化部確定為富陽竹紙文化遺產(chǎn)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三、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對富陽手工竹紙而言是一項非常好的保護措施,優(yōu)點在于:
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營造了生存的土壤,是培育更多受眾、創(chuàng)新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方式,提供了融資渠道,增強公眾保護意識,再現(xiàn)富陽手工竹紙技藝,提升富陽形象,科學的旅游開發(fā)是傳承的有效手段。
(三)傳承
正因“竹紙保護”本身的繁復性,必定要求“振興措施”的多樣性:
外在:政府的扶持、人們對非遺的重視
內在:現(xiàn)代技術與傳統(tǒng)工藝相結合,不斷進行技術革新
富陽竹紙在過去聲名顯赫,是富陽紙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也是富陽地域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
而在工業(yè)時代,這傳承千年的工藝卻有式微之勢,前景堪憂,周期長、費工費力、后繼乏人、機器紙的沖擊。
但現(xiàn)代的保護與傳承使這瑰寶不會在物質繁榮的盛世灰飛煙滅,竹紙文化在保守傳統(tǒng)的基礎上增添新的生命力、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云祥. 檔案史料記載中的富陽土紙[J]. 浙江檔案,1992,06:43-44.
[2]洪岸. 富陽竹紙制作技藝[J]. 浙江檔案,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