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宇
摘要:水庫汛限水位是水庫調度運行中協(xié)調防洪安全與興利矛盾的重要參數(shù),在確保防洪安全的條件下,充分利用洪水預報信息實現(xiàn)水庫汛限水位的動態(tài)控制,是實現(xiàn)洪水資源化、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本文以潘家口水庫為例,分析灤河流域的暴雨洪水及徑流特性、工程防洪要求與目前潘家口水庫洪水作業(yè)預報水平,論述了潘家口水庫進行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防洪;興利;風險
1.工程概況
潘家口水庫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與承德市交界的灤河干流上,是開發(fā)灤河水利資源、調節(jié)徑流、除害興利的重要控制性工程,由水庫大壩、下池樞紐、兩座副壩和壩后式水電站組成,是整個引灤工程的源頭。以供水為主,結合供水發(fā)電,兼顧防洪和水產養(yǎng)殖,為多年調節(jié)水庫??刂屏饔蛎娣e33700平方公里,占灤河流域總面積的75%。
2.研究必然性
潘家口水庫所在的灤河流域地處副熱帶季風區(qū),夏季較短,炎熱多雨,冬季較長,寒冷干燥,降雨分布受地形影響,自東南向西北遞減。氣候及地形原因,造成了該地區(qū)雨量集中和暴雨頻率多水量大的顯著特點。
潘家口水庫現(xiàn)有的庫容雖然能夠對出入庫徑流進行調節(jié),但其主要功能是承擔防洪任務,汛期需要預留部分防洪庫容來確保水庫下游防洪保護對象的安全。因此,當汛期水庫水位高于汛期限制水位時,水庫不能蓄水,造成棄水,汛期過后,來水量減少,水庫難以蓄水,導致水資源浪費,加劇了用水矛盾。
此外,潘家口水庫作為引灤工程的主要蓄水工程,還承擔了向河北省、天津市供水的任務,但自 1999 年以來,天津市連續(xù) 8 年供水水源不足,1999 年~ 2007 年潘家口水庫的年平均供水量僅 5.28 億立方米,遠低于原設計供水保證率P = 75%時供水10 億立方米的要求,河北省同樣面臨供水嚴重不足情況。因此,作為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供水源水庫,潘家口水庫已不能滿足地區(qū)的用水需求,必須在現(xiàn)有的工程基礎上在汛期實施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提高洪水的利用效率,優(yōu)化來水過程的調蓄。
3.研究可行性
3.1汛限水位背景
潘家口水庫主汛期汛限水位216.00米,8月16日至8月31日汛限水位222.00米,9月1日以后,視天氣形勢可逐步蓄高到224.70米。
3.2流域現(xiàn)狀分析:
(1)水庫現(xiàn)狀
主壩為砼低寬縫重力壩,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壩頂長1039米,分為56個壩段,最大壩高107.5米,溢洪道最大泄洪能力為53100m3/s。31#和32#壩段為底孔壩段,底孔最大泄洪能力為3100m3/s。
下池樞紐由閘壩和電站組成,有效庫容為1000萬立方米,屬于日調節(jié)水庫,與潘家口電站抽水蓄能機組配合使用。
(2)上下游現(xiàn)狀
潘家口水庫上游是海河流域四片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之一,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及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情況嚴重,使得潘家口水庫出現(xiàn)淤塞情況,抬高了水庫河床,減小了水庫的可用庫容,造成水資源浪費。
潘家口水庫下游遷西白龍山電站設計過水能力僅3000m3/ s,樂亭小埝設計流量5000m3/s,灤河大堤設計行洪能力為25000m3/s,相當于潘家口水庫五十年一遇洪水。在實際調度過程中,結合水文、氣象預報,需要依據(jù)現(xiàn)代化的通訊手段,充分發(fā)揮潘家口水庫的調洪、滯洪的作用,為下游適時錯峰,減輕洪水對下游造成的損失。
(3)控洪變更標準
根據(jù)水庫調度手冊,潘家口水庫上游來水達到五十年一遇標準及以下洪水,控泄10000m3/s,保京山鐵路大橋安全;五十年至五百年一遇洪水限泄28000m3/s,保潘家口電站安全;大于五百年一遇洪水不限泄,即壩前水位超過221.05 米時,保潘家口大壩安全,但各級泄量均不得大于入庫洪峰流量。
3.3洪水分析
(1)預報方案
潘家口水庫目前主要采用的兩種洪水預報作業(yè)方案, 分別為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編制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以下簡稱水科院方案)和河海大學編制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以下簡稱河海大學方案), 這兩套方案于 2004 年通過專家評審, 均為乙級方案。
本文選取水科院方案進行洪水預報,洪峰預報許可誤差,取實測洪峰流量的 20%;峰現(xiàn)時間預報許可誤差, 取兩個計算時段長, 即 6 h;洪量預報許可誤差, 取實測洪量的 20%。
根據(jù)計算,建議洪水預報有效預見期取6h,即在預報洪水入庫前6h開始預泄流量。
(2)調洪計算成果
潘家口水庫主汛期、后汛期常規(guī)調度調洪成果見表2、表3。
由表中調洪計算成果可知,主汛期時較低頻率洪水如10a一遇、20a一遇洪水等來水調節(jié)后的最高庫水位為220.51米,低于正常蓄水位222米,而后汛期時最大頻率10000a一遇洪水經過水庫調洪后的最高水位只有219.16米,遠小于水庫的正常蓄水位222米。因此,水庫在日常調度中庫容利用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在較低頻率洪水來臨時可適當提高水庫水位,保持較高水位運行,以此增加水庫對洪水的調蓄作用。
(4)動態(tài)控制域的確定
根據(jù)水科院預報方案,預報100a一遇洪水過程,考慮預報誤差的最不利組合,將該洪水放大20%,洪水提前入庫6h,經計算得,有效預見期72h內水庫在正常調度下可泄流118310萬,因此,根據(jù)水庫庫容-水位曲線,水庫可將起調水位上浮至218.02米,取218米進行調洪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4可得,洪水來臨過程中,當運行水位提至218米時,100a一遇及以下頻率洪水調洪過程中最高水位均不超過正常蓄水位222米,并且最大下泄流量均低于下游防洪安全標準25000,不威脅下游安全。并且在考慮最不利預報誤差的情況下,水庫在有效預見期內,100a一遇以下量級洪水來臨前,有能力將水庫汛限水位216米和最高控制水位218米之間的洪量預泄出去,使庫水位回至216米,從而不威脅水庫安全,滿足防洪要求。因此,潘家口水庫可視情況將控制水位上浮至218米。
4.風險與效益分析
根據(jù)以上分析計算,當水庫主汛期汛限水位在 216~218 m 之間動態(tài)運行(供水保證率 P=75%)時,可使水庫增加0.4億供水量,電量增加0.3億 kW·h,既提高了水庫的蓄水能力,又增加了水電站效益.同時,根據(jù)洪水預報,可以在洪水入庫前進入預泄階段,保證水庫水位在一天內能回落至216米,保證百年一遇以上洪水調洪水位不超過原水位。對于百年一遇及以下洪水,水庫可以保持較高水位運行,其調洪過程的最高水位較低,不威脅大壩及下游安全。因此,在主汛期進行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不會影響水庫的防洪安全。
結語:潘家口水庫自建成以來,作為重要的蓄水工程,發(fā)揮的效用還不夠充分。本文通過對水庫的工程概況及流域特點、降雨徑流規(guī)律、上游水土流失狀況、下游防洪能力等方面的分析,發(fā)現(xiàn)潘家口水庫在現(xiàn)有的調度方式下,在汛期進行徑流調節(jié)后的水位遠低于水庫的設計洪水位,不能滿足水庫供水、調蓄的更高要求,對洪水資源的利用率較低。而根據(jù)水庫的洪水預報方案和泄流能力對水庫進行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不但增加了水庫效益,而且沒有對大壩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保證上下游及水庫安全的前提下,對潘家口水進行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是可行且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張民強,安莉娜,陳步進,錢鏡林,鄭敏森。青山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可行性分析[J]。人民長江,2007,04:100-102。
[2]李響,郭生練,趙云發(fā),胡曉勇。三峽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可行性研究[J]。水力發(fā)電,2011,08:73-76。
[3]賀平,劉松。丹江口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的可行性研究[J]。人民長江,2012,02:36-38。
[4]仇新征,徐亮。關于潘家口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的分析[J]。四川水力發(fā)電,2010,04:131-133。
[5]聞立蕓,仇新征。潘家口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影響分析[J]。海河水利,2013,03:50-51。
[6]李林,翁建平。潘家口水庫主汛期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研究[J]。海河水利,2007,01:34-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