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世界上另外一個我

      2017-03-20 12:35付姣

      付姣

      摘 要:每每讀到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的作品,就不禁想起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光彩奪目的女詩人--李清照。這兩位獨具特色的女詩人不僅人生經(jīng)歷相似,作品風格相似,而且在文學界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關(guān)鍵詞:人生經(jīng)歷;作品風格;藝術(shù)成就

      中圖分類號:I106.2;I2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2-0152-02

      許多讀知道阿赫瑪托娃的名字,都是因為被她的《黃昏》深深吸引。這位女詩人的筆觸如此細膩,寥寥幾筆就能準確勾勒人物的心態(tài),讓人讀之千般咀嚼,不忍放置。就是因為這種感覺讓讀者似曾相識,才讓許多想起李清照的詩句,因為讀李清照的詩也有這樣的感觸。這也許是本文要研究這兩位帶給作者同樣震撼的詩人有何相似之處的原因。

      一、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出生背景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瑪托娃是俄羅斯著名的女詩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俄羅斯詩歌史上的月亮。眾所周知,俄羅斯詩歌史上的太陽是俄羅斯基本語的奠基人——普希金,那么能與之并肩的阿赫瑪托娃的藝術(shù)造詣可想而知。阿赫瑪托娃原姓戈連科,1889年6月23日生于敖德薩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1歲舉家搬遷到彼得堡近郊黃村,在普希金的母校讀中學,并開始寫詩。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人。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是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李清照從小就在一個充滿文學氛圍的家庭中成長。

      這兩位在各自國家文學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詩人雖然年紀相差800多歲,但是她們身上卻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處。她們以自己獨特的女性視角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女性形象,為世界詩歌文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二、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人生經(jīng)歷

      翻開歷史的畫卷,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是如此的相似,就像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另一個自己。

      首先,阿赫瑪托娃與李清照都出生于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中。雖然阿赫瑪托娃的父親并不贊成她寫詩,甚至禁止她用自己的姓氏發(fā)表詩歌,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還是造就了她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而李清照的家庭乃書香門第,父母藏書豐富,這為李清照夯實了堅定的文學基礎(chǔ)。兩位詩人都是年少成名。阿赫瑪托娃在1912年發(fā)表第一本詩集《黃昏》,2年后又發(fā)表著名的《念珠》,這兩本唯美主義詩集讓她名聲大噪;李清照少年時期就寫出讓人耳熟能詳?shù)摹度鐗袅睢泛汀朵聪信d頌詩和張文潛》。

      其次,兩位女詩人都嫁給了另一位當時的著名詩人。阿赫瑪托娃1910年高校畢業(yè)后就嫁給了戀愛6年的詩人古米廖夫。然而他們卻在1917年離婚,兩位向往自由的詩人認為分手是最好的選擇。李清照18歲嫁給太學生趙明誠。二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琴瑟和鳴,然而不幸的是,建炎三年八月趙明誠死于建康。

      這兩位女詩人的詩歌里都充滿了對愛情的向往和贊美,這與其婚姻、戀愛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令人稱奇的是,這兩位女詩人的藝術(shù)成就都遠遠超過了其丈夫,這令“大丈夫們”感到無可奈何。

      再次,這兩位詩人中晚年的經(jīng)歷頗為相似,她們都處于社會動蕩和歷史變革時期。阿赫瑪托娃經(jīng)歷了“十月革命”、衛(wèi)國戰(zhàn)爭,晚年更是遭到法西斯強權(quán)的迫害。然而,至始至終,阿赫瑪托娃都沒有背棄她心愛的祖國。在這樣痛苦不堪的生活里,在精神和現(xiàn)實雙重折磨的下,她卻創(chuàng)作出史詩巨作《安魂曲》和《沒有主人公的抒情詩》,邁向了創(chuàng)作高峰,她用一顆慈母之心感受祖國人民的悲痛和苦難。李清照也在晚年面臨著歷史巨變。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克汴京,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宋高宗逃跑,趙明誠次年死于建康,李清照晚年凄苦。在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背景下,李清照并沒有被打倒,而是提筆寫下《聲聲慢》、《詠史》和《夏日絕句》這樣的詩詞。

      三、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創(chuàng)作風格轉(zhuǎn)變

      早期兩位女詩人的作品都比較委婉,更多的是抒發(fā)個人情懷。中后期的作品內(nèi)容都更加豐富,飽含愛國主義情懷。

      阿赫瑪托娃的早期作品語言風格簡潔、自然,人物豐滿、真實。她是從女性視角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阿赫瑪托娃的作品深受普希金的影響,繼承了俄羅斯詩歌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風格。她的作品中訴說了詩人的孤獨和對真正愛情的渴望,但是又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人的內(nèi)心。早年的阿赫瑪托娃是位多愁善感的抒情詩人,例如1911年的作品《在深色的面紗下》:“今天你為何如此憔悴?”“是因為,我用苦澀的憂愁把你灌得酩酊大醉?!薄拔壹贝呗暫暗溃骸且磺胁贿^是玩笑。我會死去的,你若一走。你平靜地一笑,冷冷地對我說:“別站在風口里?!庇煤唵蔚墓P觸訴說男女主人公分別的離別之苦。然而“十月革命”的來臨改變了阿赫瑪托娃的生活,也改變了她的創(chuàng)作風格。當時社會動蕩,很多知識分子禁不住國外的誘惑,棄國而去,而阿赫瑪托娃堅定地與他們劃清了界限。在她1917年的作品《有個聲音呼喚我》中寫道:“放棄你那多災多難的窮鄉(xiāng)僻壤……但我冷漠而又平靜地用雙手捂住了耳朵,不要讓這種卑鄙的言語把悲哀的心靈玷污?!泵鞔_表達了她留守祖國,堅定不移的信念。她開始思考時局,思考現(xiàn)實。即使在最為嚴酷動蕩的30年代,她的兒子因父母的原因一再入獄,阿赫瑪托娃都沒有放棄過祖國,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苦難后,她的意志更加堅定,詩人的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懷、憂國憂民之心愈發(fā)強烈。她以一位母親的胸懷愛著這片備受磨難的土地,愛著這片土地上痛苦的人民。

      李清照的轉(zhuǎn)變就更為明顯了。李清照本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符合中國大眾的審美,語言清麗,善用白描。李清照早期詩歌多反映閨中生活、田園風光以及離別愁苦。讀著她的詩詞,仿佛置身畫中,一步一步,娓娓道來。賦閑生活,小女兒心態(tài)躍然紙上。李清照的《一剪梅》非常有名,也更能表現(xiàn)詩人的寫作特點?!凹t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蓖ㄆ淖智妍悾瑳]有半點媚俗之態(tài),思念之情躍然紙上。

      李清照南渡后,丈夫的死給了她很大的打擊,國家的破滅也讓她的創(chuàng)作風格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其作品一改往日清麗之風,轉(zhuǎn)而抒發(fā)懷鄉(xiāng)吊念孤獨之意。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她時常思念故土。這些意象在她的作品《菩薩蠻》、《蝶戀花》、《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聲聲慢》和《孤雁兒》中清晰可見,充分表達了思鄉(xiāng)和愁苦之情。我們可以通過這首《武陵春》來體會:“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p>

      兩位詩人都是由單純細膩的小女兒慢慢轉(zhuǎn)變成憂國憂民、感懷家國的偉大詩人。歷史背景和社會現(xiàn)實造成了這種相似的轉(zhuǎn)變。

      四、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驚人藝術(shù)成就

      阿克梅派是1912—19132年間形成于俄國的詩歌流派,它既有對象征主義的繼承,又有對象征主義的否定。而阿赫瑪托娃是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阿克梅派三大詩人之一。她的主要代表作有《黃昏》、《念珠》、《白色的畜群》、《車前草》、《公元1922》和《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以及死后于1987年首次公開發(fā)表的《安魂曲》。她的作品廣受外好評,并于1964年榮獲意大利的“艾特內(nèi)·塔奧爾米諾”國際詩歌獎,是公認的“詩歌語言的光輝大師”、“20世紀俄羅斯詩壇屈指可數(shù)的詩人之一”,俄羅斯白銀時代的重要代表。阿赫瑪托娃在俄羅斯文壇的地位無人可以動搖。

      李清照詩歌無數(shù),詩詞無雙。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她被譽為“詞國皇后”,被尊為藕花神,現(xiàn)今在國內(nèi)多處建有她的紀念館。在封建社會中,女人本就屬于弱勢群體,然而李清照卻能在那樣男權(quán)社會的歷史背景下追求男女平等、關(guān)心國家、熱愛祖國,開創(chuàng)女性愛國主義詩人的先河,無愧“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譽。

      無論在俄國還是在中國,每一個時代,在文學歷史的長河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耀眼璀璨的明星。每一位偉大的詩人或者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創(chuàng)作風格都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性格特點相關(guān)聯(lián),他們各具特色,各有風采,她們的作品往往都是獨一無二的。像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這樣跨越時代、跨越國籍又如此相似的詩人確實是少之又少。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就像世界上的另外一個自己,一樣經(jīng)歷困苦,一樣經(jīng)歷平凡。在動蕩的歷史背景下苦苦尋找自身的價值。她們不甘于平凡,不甘于落寞,從一個小女人成長為振臂高呼的愛國詩人,用手中的筆表達自己的家國情懷,用自己的筆來對抗社會的不公,發(fā)出自己強有力的吶喊。

      參考文獻:

      〔1〕褚斌杰,孫承恩.李清照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熊驕.剛?cè)岵耐窦s—阿赫瑪托娃與李清照詩歌中的女性形象對比[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06).

      〔3〕徐賢緒.二十世紀俄羅斯詩歌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徐雪琴.閱盡滄桑,方顯達練—淺析造成阿赫瑪托娃和李清照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相似的原因[J].時代文學,2009,(03).

      〔5〕楊雷.淺談李清照和安娜·阿赫瑪托娃的創(chuàng)作道路[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2,(05).

      〔6〕周啟超.白銀時代俄羅斯文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酉阳| 武邑县| 巴林右旗| 武安市| 沐川县| 常熟市| 嘉荫县| 曲麻莱县| 松桃| 德格县| 新密市| 新巴尔虎左旗| 图片| 永福县| 桦南县| 宜阳县| 永年县| 敦化市| 康乐县| 吉木乃县| 郎溪县| 罗平县| 牡丹江市| 焦作市| 大邑县| 油尖旺区| 奉化市| 利津县| 新密市| 抚松县| 福鼎市| 垫江县| 岚皋县| 湟源县| 盐津县| 玛多县| 怀仁县| 东光县| 金湖县| 屏南县|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