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陳榮春+吳小軍
摘要:目的 通過分析27例骨折患者的治療探討MIPO技術在脛骨中遠端骨折中的應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27例采用MIPO技術治療脛骨中遠端骨折。結果 所有患者在術后3 d內下肢功能鍛煉,平均住院時間為18 d。結論 MIPO微創(chuàng)技術,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對骨膜和骨皮質血供的影響,更有利于骨折愈合。
關鍵詞:MIPO;脛骨骨折;中遠端
脛骨中遠端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之一,是一種高能量損傷,常伴有干骺骨壓縮或粉碎,骨折斷端不穩(wěn)定和關節(jié)軟骨的損傷,由于骨折周圍軟組織嚴重損傷,選擇治療方法有一定的難度。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方法通常用于保證骨折的絕對穩(wěn)定性,缺點如廣泛的骨膜剝離和傷口愈合慢、感染和延遲愈合[1]。微創(chuàng)鋼板內固定術(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MIPO)技術是krettek等提出的一種微創(chuàng)內固定技術。從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們采用MIPO技術治療脛骨中遠端骨折27例。結果令人滿意,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齡30~69歲,平均年齡44歲。左側脛骨中遠端骨折14例,右側脛骨中遠端骨折13例。交通事故原因致傷12例:高處墜落傷7例,運動損傷5例,重物擠壓傷3例。
1.2骨折的類型 8例開放性骨折,19例閉合性骨折。
1.3治療方法 麻醉后,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給病人內踝近端前方做一縱形皮膚切口,長約4 cm,在深筋膜和骨膜之間鈍性分離深筋膜,骨膜剝離器建立軟組織通道,接近內踝遠端、鎖定鋼板直接推入切口至脛骨前內側骨折線,靠近骨折的近端。C臂X線機透視骨折,近端鎖定導向板和調整鎖定位置,以確保脛骨在中央,透視證實骨折端對位對線正確,再次C臂X線機透視確認骨折近端和遠端對位對線正確,鎖定鋼板長度,準確確定近端和遠端螺釘放置位置,螺釘均長0.5~0.8 cm,并通過自攻螺釘鎖定和固定,鎖定鋼板兩端擰入4個螺釘。對于有骨折塊的關節(jié)面有限切開復位,圖像監(jiān)控下將克針、大毛巾夾經皮固定。有限切開皮膚,暴露骨折,可以直接打開骨折部位,手法臨時固定。如手法復位困難,要考慮軟組織內嵌入,可用一種裝置,將被嵌入的軟組織內固定。粉碎性脛腓骨遠端骨折與腓骨骨折與脛腓骨開放復位一樣,保持脛腓骨長度一致,如骨折不穩(wěn)定,先用螺釘固定治療。
2結果
2.1手術 手術切口長度為1 cm;術中出血平均(230±50)ml;手術時間為100~180min,平均(130±30)min。
2.2術后恢復 所有患者在術后3 d內下肢功能鍛煉,平均住院時間為18 d。術后肢體局部炎癥反應較輕,其中9例踝關節(jié)周圍腫脹,3 d內消退;1例局部皮膚水皰;所有患者體溫在3 d內恢復正常。無傷口感染及皮膚壞死。
3討論
脛骨遠端骨折由于其特殊部位,下肢血液循環(huán)少,軟組織覆蓋較少,代償空間小,容易導致局部血運障礙導致骨折不愈合或延遲愈合[2]。此類骨折治療的關鍵是復位時保護軟組織,而MIPO微創(chuàng)技術,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對骨膜和骨皮質血供的影響,更有利于骨折愈合,所以近年來,許多學者主張用MIPO技術治療取代傳統(tǒng)開放復位鋼板螺釘固定[3]。MIPO這種先進的手術理念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廣泛應用于各種四肢骨折,成為成熟的外科技術,有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功能恢復快等優(yōu)點。MIPO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生物穩(wěn)定性。研究表明,MIPO技術間接復位和固定的臨床效果優(yōu),MIPO技術可應用于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4]。MIPO技術的優(yōu)點:①損傷小、恢復快,與傳統(tǒng)切口手術相比可以大大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病人的痛苦和經濟負擔;②MIPO技術使用LCP鈦板可使骨折骨膜,甚至周圍軟組織懸浮于內固定,和骨折鈦板處可以形成一定的空間,不會有骨膜的壓迫,防止對骨折端血供進一步的破壞,最大限度的保留骨膜是骨修復的基礎;③表皮切小切口比傳統(tǒng)開放大切口更容易被病人接受,符合審美要求;④手術對周圍血供量的影響比傳統(tǒng)的切口小,能進一步縮短骨折愈合時間,更符合生物固定的概念。
參考文獻:
[1]Sail F,Kohler I,Rottinger E.et al.The value。f the tumor marker in diagnosing and monitoringbreast cancer.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carcibrvt11cantigen[J].Cancer,201l,68(3):574.
[2]Stathopoulos P,Zundt B,Spelsberg FW,et al.Relation ofgallbladder func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o gastric mucosa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holecystolithiasis[J].Digestion,2014,73(2/3):69-74.
[3]Moorehead RJ,Mills JO,Wilson HK,et al.Cholecy stectomand infe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neoplasis :a prospectivestudy[J].Ann R Coll Surg Engl,2009,71(1) :37-39.
[4]Pan HY,Zhu JH,GuY,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dobutamine on acute decompensated with differsent blood BNP levels[J].BMC Cardiovasc Disord,2014,14(1):31.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