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華,汪圣杰,顧涓涓
(合肥學院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
通信工程專業(yè)綜合實訓認證模塊是合肥學院通信工程專業(yè)模塊化教學改革中的一門重要綜合實訓課程[1],該綜合實訓模塊分為三個子模塊:移動通信技術子模塊、光通信技術子模塊、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子模塊。各子模塊依據“工學結合、項目驅動”教學理念,融入現代通信行業(yè)所需的工程實踐能力、崗位技能素養(yǎng)與系統(tǒng)工程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系統(tǒng)工程問題能力[2],并通過工信部NCIE工程師認證考核來鑒定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探索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的綜合實訓教學新思路[3]。
本文以移動通信技術子模塊為例來進行分析,該子模塊分為3G WCDMA-RAN(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Radio Access Network)認證方向和4G LTE(Long Term Evolution)認證方向。依托合肥學院通信工程實訓中心(現網商用級3G和4G全網實訓平臺、SDH光傳輸實訓平臺、數據通信實訓平臺和三網融合平臺,硬件投入近700萬。)平臺來實施各子模塊實訓教學。經過各工程模塊問題的解決,最終實現運營商級移動通信整網穩(wěn)定工作,實現語音及視頻通話、開發(fā)設置用戶的彩鈴、彩信以及彩背等多媒體業(yè)務。逐漸深入的實訓模塊教學,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使他們有強烈的期盼感和成就感,渴望去體驗工程實踐并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因勢利導,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移動通信網絡的布局與關鍵技術,為其畢業(yè)后從事移動通信系統(tǒng)設備的研制、開發(fā)、生產、維護和工程項目打下扎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傳統(tǒng)通信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一般為綜合課程設計[4-5],即依據理論課程內容,設計實驗任務以并通過實驗過程和實驗報告來進行考核,存在著實驗任務單一、實驗內容枯燥、實驗考核片面的問題。通信技術綜合實訓采用模塊化教學,依據完整工程項目,設計各子模塊實訓任務,各子模塊之間具有較強關聯性和漸進性,完成所有子模塊任務后,進行整網調測,實現整個移動通信系統(tǒng)運行。最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理論基礎及未來就業(yè)方向,選擇四個認證方向(如3G WCDMA-RAN方向、4G LTE方向、光通信技術方向、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方向)中的一個方向進行綜合實訓模塊學習,然后參加工信部NCIE資格認證,通過NCIE的“通信工程師”資格認證考核來鑒定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通信工程專業(yè)綜合實訓模塊化教學,從教學模式、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等方面進行改革與探索,依據商用級整網實訓平臺,提供真實移動通信網絡實訓環(huán)境,學生通過各模塊實訓任務,實現對通信網的搭建、配置、調測、運行及整網維護,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和工程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
通過通信工程專業(yè)綜合實訓認證模塊的構建與實踐,提高通信技術綜合實訓的質量,促進該專業(yè)教學的發(fā)展,并為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提供資源共享平臺,進一步提高聯盟高校的實訓教學水平。
將整個實訓子模塊系統(tǒng)分解成若干個工程模塊任務實現,且各工程模塊的能力輸出均對應不同方向的NCIE工程師資格認證,移動通信技術子模塊分為3G WCDMA-RAN認證方向和4G LTE認證方向。如圖1所示為3G WCDMA-RAN模塊認證方向,主要包括無線側實訓模塊、移動交換中心CS域實訓模塊和移動交換中心PS域實訓模塊,且每個模塊對應有具體的工程目標和對應的能力輸出。如圖2所示為4G LTE模塊認證方向,主要包括無線網絡規(guī)劃與設計實訓模塊、接口及協(xié)議實訓模塊、DBS3900單站數據配置模塊和工程維護及故障處理實訓模塊,且各模塊均對應實訓項目任務并有具體能力輸出[6]。
圖2 4G LTE移動通信網實訓模塊
圖1 3G WCDMA移動通信網實訓模塊
圖3 WCDMA-RAN體系結構
圖4 WCDMA-RAN子模塊任務分解
WCDMA移動網絡系統(tǒng)構架如圖3所示,包括:UE(User Equiment)、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和CN(Core Network)部分。WCDMA-RAN子模塊為圖1中的無線側實訓模塊部分,主要物理模塊有 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平臺物理設備為華為 BSC6900(Base Station Controller 6900),主要功能是管理和控制無線資源,實現對基站的管理和控制;NodeB單元,平臺物理設備為華為BBU3900(Building Base band Unit 3900)和RRU3804(Radio Remote Unit 3804),主要由傳輸子系統(tǒng)、控制子系統(tǒng)、基帶子系統(tǒng)、射頻子系統(tǒng)和天饋子系統(tǒng)組成,實現UE與RNC的信息傳輸及控制。WCDMA-RAN子模塊有六大接口:UE與NodeB的Uu無線接口,NodeB與RNC的Iub接口,RNC與RNC的Iur接口,RNC與CN的Iu-CS、Iu-PS和Iu-BC接口。依據工信部NCIE通信工程師資格認證理論測試與實踐測試要求,圍繞物理設備和具體接口,將WCDMA-RAN子模塊任務分解為如圖4所示的六個子項目來實現,且每個子項目均對應能力輸出。
LTE移動通信網絡系統(tǒng)構架如圖 5所示,包括:UE(User Equiment)、eNodeB(Evolved Node B)、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GW (Serving GateWay)、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和IP承載網。LTE移動通信網絡結構的最大特點是“扁平化”,具體表現為:①取消RNC,無線接入網只保留基站節(jié)點;②取消核心網電路域(MSC Server和MGW),語音業(yè)務也全部由IP承載(VoIP);③核心網分組域采用類似軟交換的架構,實行承載與業(yè)務分離的策略。由于LTE移動通信網絡結構“扁平化”,在網絡構架時減少了RNC和CS域物理設備,故在圖2的4G LTE移動通信網實訓模塊中沒有體現對CN(核心網)以及CS域的實訓項目任務。
4G LTE移動通信網體系構架中,MME主要處理存儲UE控制面上下文(包括UEID、狀態(tài)、跟蹤區(qū)等)、移動性管理、鑒權和密鑰管理、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護、管理和分配用戶臨時ID等。SGW主要承擔業(yè)務網關的功能,包括:發(fā)起尋呼、LTE_IDLE態(tài)UE信息管理、移動性管理、用戶面加密處理、PDCP(分組數據的包頭壓縮)、SAE承載控制、NAS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護及承載網絡全IP化。HSS服務器是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體子系統(tǒng))中控制層,支持用于處理調用/會話的IMS網絡實體的主要用戶數據庫。依據工信部NCIE通信工程師資格認證理論測試與實踐測試要求,圍繞LTE移動通信網體系結構物理設備和功能及其空中接口E-UTRA(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可將4G LTE子模塊任務分解為如圖6所示的六個子項目來實現,且每個子項目均對應能力輸出。
圖5 4G LTE移動通信網體系結構
圖6 4G LTE子模塊任務分解
3G WCDMA-RAN子模塊分解成WCDMA移動通信網的組網工程設計規(guī)劃、硬件設備及接口數據規(guī)劃和配置、無線側網絡規(guī)劃及數據配置、系統(tǒng)工程分析和故障解決等實訓項目來實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工程勘測規(guī)劃和設計能力、軟硬件調測和系統(tǒng)工程能力、以及系統(tǒng)維護和故障解決能力。通過WCDMA移動通信網的整網規(guī)劃、數據配置和調測運行,培養(yǎng)了學生針對WCDMA移動通信網絡規(guī)劃、建設和運行的復雜系統(tǒng)工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G LTE子模塊分解成LTE組網規(guī)劃及設計、無線側DBS3900數據配置及天饋系統(tǒng)工程設計、整網系統(tǒng)工程維護及故障分析處理等項目來實施,培養(yǎng)了學生對4G LTE移動通信網的組網及網優(yōu)設計工程能力、接口協(xié)議分析能力、天饋系統(tǒng)工程設計能力、軟硬件調測和系統(tǒng)維護工程能力。通過該模塊的實訓,并經過工信部NCIE通信系統(tǒng)工程師資格認證,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復雜的4G LTE移動通信網的構建、調測及系統(tǒng)工程維護的能力。
依托通信技術綜合課程設計,開展通信技術綜合實訓認證,2014級通信工程本科專業(yè)模塊化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立了通信技術綜合實訓認證模塊,分為3G WCDMA-RAN、4G LTE、光通信技術、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四個認證方向,供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實訓認證方向,完成工信部NCIE“通信工程師”考核。近三年各認證方向具體通過NCIE資格認證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通信技術綜合實訓認證模塊通過NCIE認證情況
通信工程專業(yè)綜合實訓認證模塊將理論知識同工程實踐密切結合,采取“1+1”教學模式,即1名校內教師和1名企業(yè)一線工程師共同授課,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崗位技能素養(yǎng)與系統(tǒng)工程問題解決的能力;實現了“雙證制”培養(yǎng)模式,即學生獲得畢業(yè)證和行業(yè)資格證,拓寬了學生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本領和途徑;探索了“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實訓教學開辟一條新的道路。
[1] 趙茂俞,蒙爭爭,王學軍.基于德國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專業(yè)實踐與創(chuàng)新[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3):34-38.
[2] 楊亞萍,梁 豐,劉高平,等.通信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改革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2015,37(6):8 -10.
[3] 胡永祥,楊偉豐,蔣 鴻,等.應用型通信工程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25(3):105-108.
[4] 鄧 煒,丁娟娟,白小偉.基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多層次模塊化模擬實踐教學體系探索——以國際貿易專業(yè)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88 -90.
[5] 方 薈,余根堅,曹新容,等.新建本科院校信號處理課程群的構建與探討——以閩江學院通信工程專業(yè)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48 -51.
[6] 胡國華,譚 敏.應用型院?,F代通信技術——3G通信網絡實訓模塊的構建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3(2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