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冬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腰間盤突出癥指機體自身存在腰椎間盤疾病,造成腰椎間盤組織功能退化,后在外傷影響下,破壞椎間盤纖維環(huán),髓核組織自椎管內突出后壓迫相鄰脊神經根,導致神經根出現(xiàn)炎癥反應,神經根充血且水腫,患者臨床癥狀包括疼痛、下肢麻木等,嚴重影響患者工作,且日常生活質量下降,臨床治療手段包括手術與非手術[1-2]。但因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度較低,且對治療后康復意識較低,為了促進患者康復,降低復發(fā)率,除進行常規(guī)治療外,護士還需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本文選擇78例腰間盤突出癥患者,結合實際情況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康復護理,分析優(yōu)質護理對腰間盤突出患者康復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于2014.6月~2015.9月間收治的腰間盤突出癥患者78例,隨機劃分為2組,其中觀察組39例與對照組39例,觀察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范圍在34~73歲,平均為(48.6±3.4)歲,病變部位:L2間盤突出8例、L3間盤突出12例、L4間盤突出9例、L5間盤突出者10例。對照組:男27例、女12例,年齡范圍在33~75歲,平均為(49.0±3.3)歲,病變部位:L2間盤突出10例、L3間盤突出10例、L4間盤突出8例、L5間盤突出者11例。兩組患者疾病資料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士為觀察組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包括:⑴心理護理: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告知住院注意事項,解答患者對疾病存在的相關疑問,提供針對性健康指導,告知患者治療流程,安撫患者焦慮情緒。⑵牽引護理:觀察患者牽引期間機體感受及反應,及時調整,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2日查看患者體征情況,對于情況尚可的患者早期提供功能訓練,重視腰屈伸肌和雙下肢肌鍛煉,術后2周協(xié)助患者佩戴腰圍后離床活動[3]。⑶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進食豐富纖維素、水果及蔬菜,做好出院指導,包括告知患者必須睡硬板床,采取屈髖屈膝臥位,告知患者穿著舒適的鞋子,康復期間可選擇適量有氧運動,如游泳等,囑咐患者定期返院復查。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安撫及出院指導等。
自制滿意度表格,表格指標包括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
對照組滿意度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滿意度(n,%)
觀察組患者復發(fā)1例(2.56%),低于對照組4例(10.26%),(x2=4.942,P=0.026)。
腰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疾病,發(fā)病危險因素包括長期勞作、腰椎退行性病變、外傷等,發(fā)病后因主觀癥狀為疼痛,影響患者活動范圍,對生活造成不利影響,研究中為腰間盤突出癥患者治療期間提供優(yōu)質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
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發(fā)現(xiàn),優(yōu)質護理服務概念指以臨床醫(yī)護人員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做好基礎護理同時全方位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護士本著一切護理干預以滿足患者需求的理念,圍繞腰間盤突出患者對康復護理的需求[4]。術后早期開展肢體鍛煉措施,重視患者情緒變化,提供針對性心理疏導服務,提高護理質量,重視患者住院期間身心安全,改善病房環(huán)境提高患者舒適度,聯(lián)合家屬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制定護理方便措施,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患者滿意度;加強出院指導,囑咐患者院外堅持康復鍛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復查,降低復發(fā)率[5]。
綜上所述,護士為腰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優(yōu)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復發(fā)率。
[1] 段征征,劉義蘭,陳 婷,等.認知行為干預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疼痛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30(8):40-42.
[2] 李艷芬.舒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2):239-240.
[3] 馬麗紅.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在腰椎間盤突出微創(chuàng)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預后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0):84-86,90.
[4] 楊慶紅.疼痛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5(17):79-80.
[5] 姚曉紅.個性化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