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44-01在語文課堂上,如何才能進一步提升課堂氛圍,使得老師和學生之間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使得課堂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俗語說:動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活動是在維系師生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得以實施的。如果師生關(guān)系良好,心理相融,學生會把對教師的感情遷移到教師所講的課程上來,產(chǎn)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應。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建立和諧、融洽的情感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先決條件。要建立師生間良好的信任。信任的建立,從來都是雙向的,不能苛求于僅僅一方的建立,而另一方可以肆意揮霍這樣的信任。學生是單純的,他們會渴求得到老師的認可。而老師,也應為此而做出巨大的努力,維護這份信任的資格持續(xù)存在。建立信任最重要的就是維護持續(xù)平等人格獨立。教師與學生的相處,極易變成權(quán)威者對受眾的一種心理暗示。雙方的立場本來就是天然的溝壑,如果再不加以持續(xù)的改進,雙方的信任絕不可能持久化得建立,而應該用積極的態(tài)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才能建立好師生之間那份信任。
2.尊重每一位學生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不管學生天資如何,都要平等對待他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guān)心。不能對學生進行諷刺和挖苦,例如學生在學習作文時,一些同學因為理解力和閱讀量不夠,因而寫作文無從下手,這時候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諷刺,也不能直接說:"你怎么這么笨啊,什么也不會。"這樣會使學的自尊心受到傷害,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同時,還會使學生學習作文出現(xiàn)畏難情緒,甚至出現(xiàn)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而如果老師耐心的對學生進行講解,同時告訴學生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等,那么,學生會因為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心和愛護而對作文學習充滿信心,就會積極主動、堅持不懈的進行學習。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不單單是身體素質(zhì)方面的差異,同時,在興趣、志向和學習能力方面也存在有一定的差異。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對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個人素質(zhì)進行了解,從而在課堂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建立完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
師生之間要互相支持和互相理解。師生應該作為共同主體來參與到課堂中,老師不能強迫學生去接受相關(guān)知識,而是應該創(chuàng)設課題環(huán)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之后,共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但師生互動也要切忌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老師對課堂不加控制,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四是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是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職業(yè)道德。老師不能對孩子存在偏見,不能因為一些孩子聰明??蓯劬瓦M行偏袒,也不能因為一些孩子調(diào)皮、任性、多動就厭惡。作為一名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去進行,保護孩子稚嫩的自尊心,讓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育和成長。
4.充分了解每個孩子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所以,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特征都會不一樣,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對孩子進行充分了解,要對孩子進行仔細觀察,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達到看一下孩子的眼神和表情,就知道孩子在干什么、需要什么,這樣,在課堂中,就會對每個孩子進行不同的教育,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總而言之,新課標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加課堂氛圍,在課堂中開展師生互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通過開展師生互動,使課堂氛圍更加熱烈高效,同時使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得到進一步改善,使師生關(guān)系更加融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