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一個平常的周末,有些無聊了,為尋點小新鮮,我們一家來到附近的清涼山,踏秋,打牌。
清涼山,南京鬧市的幽靜處所在,2000多年的歷史積淀,使得這里的一石一磚、一草一木,都暈染了濃濃的人文味。
拾級而上,不遠便是眾樹呵護著的三五畝大小的平坦之地,兩張圓桌,數(shù)塊坐石,老人孩子情侶若干。喜鵲嘰嘰喳喳地飛來竄去,陽光透過樹隙斜斜地懶照過來。最喜深秋的銀杏葉,斑駁地黃綠著,厚厚地鋪在山坡,再薄薄地灑向山路,油畫一般地靜謐安詳,更噴發(fā)著生命的感覺。
四人圍坐石桌,激戰(zhàn)起摜蛋。牌摔得啪哩啪啦,都想以氣勢勝出。一局結(jié)束,“炸彈”還留在手上,便被其他三人戲稱為“沒有發(fā)出的可恥的子彈”,那份嘲弄啊;自己打出的花色鉆進了邊家的軌道,那份懊惱?。煌狄u成功或者蓋了對手自以為必勝的秘密武器,搖晃著身子哼起了小調(diào),那份得意??!
一個中年女性背著小炮筒般的相機,詢問我們能不能讓她拍幾張照片,說太美太浪漫了。我們欣然允諾。
環(huán)顧四周,真是有些浪漫。藍天為頂,落葉作氈,飛鳥回旋,幼童嬉戲,人生若斯,夫復(fù)何求?
先生乘興發(fā)揮:真正的浪漫,都是自然生長出來的,那些預(yù)設(shè)的作秀,往往都不能稱為浪漫。細想想,真正的浪漫,還真的更在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浪漫是什么?可能就是沒有帶傘的細雨之夜的一次漫步,就是氣候突變之前遠方手機發(fā)來的一個個提醒式的天氣預(yù)報,就是看電視時睡著了家人輕輕從你臉上摘下的眼鏡,就是生病發(fā)燒時親朋送上的一支溫度計和一杯熱水……
突然想到了我們的教師。呵呵,職業(yè)使然,許多事總會習(xí)慣性地向教育上靠。
我們定居于日常,而日常,往往意味著平凡、瑣碎、單調(diào)、重復(fù)。分數(shù)的大山壓得我們透不過氣,永遠有備不完的課、改不完的作業(yè)、處理不完的各式各樣的問題,似乎足夠“小”,足夠“輕”,又足夠“累”,足夠“重”。這,就是不少教師的日常生活。
日常 ,就有這樣一種“侵蝕”的力量。如果我們耽于日常,埋怨日常,日子便真的一眼就望到底了,毫無激情、浪漫與期待可言。其實,教育的情境千變?nèi)f化,教育的對象生動活潑,用扈中平先生的話說,教育的活動“是最靈活最有彈性最需要機智也最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活動”。如果我們換一種心態(tài)與行為方式,嘗試著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比如變換一下授課樣式,捕捉一下學(xué)生的微動作、微情緒,發(fā)現(xiàn)一些美好的細節(jié),養(yǎng)育一些閑情逸致,日常,是不是就平添了些許的詩情與浪漫?欣賞學(xué)生,悅納自己,一個平日不怎么發(fā)言的孩子在課堂上興奮地舉起了小手,一個不經(jīng)意的問題激發(fā)了學(xué)生持久的探索熱情,還有那些與學(xué)生擊掌相守小秘密時的默契、膠著在一起踢足球時的歡愉等等,教師的日常,其實也蘊含著更多的“非日?!?。
不少人常常抱怨:這日子一天天地重復(fù)著過,沒意思。同樣的日子,有的人過得有聲有色,有的人過得蔫頭耷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nèi)绾稳ふ也⒔?jīng)營平凡中的浪漫與樂趣。這,不僅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也是一種思維方式,還是一種智慧與能力。
清涼山上的牌局,微改變,大快樂,我們在日常中觸摸到了生活的詩情。很多時候,我們的身邊并不缺少浪漫,只是許多真正的浪漫從歲月的指尖輕輕溜過而不察覺,或者我們把浪漫看得過于玄乎,過于別出心裁,總覺得浪漫就是纏綿悠遠的感嘆號,就是韻味深長的省略號。其實,浪漫也許更是周邊世界那一個個尋常的逗號和句號,只要我們有一顆感恩的、新鮮的心,尋常的符號一樣能夠連綴成為久而彌香的浪漫之章。
(宣麗華,江蘇省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210013)
責(zé)任編輯:趙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