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運用藝術(shù)研究

      2017-03-22 22:29:36李雙宏
      關(guān)鍵詞:暗喻明喻阿妹

      李雙宏

      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運用藝術(shù)研究

      李雙宏

      臨滄佤族漢語情歌反映了佤族人民的愛情生活,歌詞生動形象、感情真摯、充滿生活氣息,無論是短句情歌,還是較長的敘事情歌,都有鮮明的主題。尤其是情歌注重語言美感,在傳唱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格,主要有明喻、博喻、暗喻、強喻等4種形式。分析比喻修辭格的運用藝術(shù),有利于深入了解佤族漢語情歌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及其修辭價值,從而提升人們對佤族漢語情歌的鑒賞水平及保護意識。

      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明喻;博喻;暗喻;強喻

      云南臨滄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區(qū)。在“串姑娘”活動中,佤族青年男女以歌為媒,抒情傳意,運用多種漢語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效果。比喻修辭格在歌曲中的運用是最為普遍和廣泛的。本文以佤族漢語情歌①比喻修辭格為切入點,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佤族漢語情歌的語言特色和文化特性。

      一、比喻修辭格在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修辭效果

      情歌是情感的深層表達,歌詞內(nèi)容除了對內(nèi)心情感世界的真實描繪外,還涉及獨特的民族視角。臨滄佤族漢語情歌大多以口頭傳唱的方式保留和傳承下來,有著深刻的民族烙印。歌曲中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形式靈活多樣,主要有明喻、博喻、暗喻、強喻4種形式,這為情歌濃烈情感的自由抒發(fā)提供了便利。

      (一)明喻

      明喻是指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同時出現(xiàn),即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xiàn),表現(xiàn)比喻和被比喻的相類似關(guān)系。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使用明喻的比喻詞有“像”“就像”“像……一樣”。在修辭效果上,使用明喻易于將所描述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淺顯化和通俗化,使話語爽朗,句子簡單明快,給人以直覺的美感。

      1.以“像”為比喻詞的明喻

      明喻詞“像”在佤族漢語情歌中使用比較頻繁。這類明喻結(jié)構(gòu)形式一般為:“本體”+“像”+“喻體”。例如:

      (1)黑珍珠般的阿佤姑娘,阿佤姑娘,紅潤的臉龐像太陽像太陽……黑珍珠般的阿佤姑娘,阿佤姑娘,明媚的眼睛像月亮像月亮……

      (《黑珍珠般的阿佤姑娘》)

      (2)我兩個像山野里的一對箐雞和睦地相處,我兩個像山村里的一對甲久(鳥名)……我兩個像山坡上的一對兔子,一塊吃青草。我兩個像森林里的一對松鼠,一塊吃野果。

      (《晚歸談情》)

      以上兩例以“像”為喻詞。例(1)以“紅潤的臉龐”“明媚的眼睛”為本體,“太陽”“月亮”為喻體。表現(xiàn)出男女青年第一次見面,姑娘羞澀紅潤的臉龐紅得像太陽,明媚的眼睛像月亮一般純潔明亮。同時,“太陽”讓我們感到溫暖,象征著男女之間熱戀時的熱情;“月亮”潔白明亮,象征著姑娘純潔可愛。喻體極美,運用貼切得體,使所描述的對象形象化、具體化。例(2)以物喻人,歌曲選擇常見的動物“箐雞”“甲久”“兔子”“松鼠”作為喻體入歌。一對箐雞和睦相處,一對兔子—塊吃青草,一對松鼠—塊吃野果,還有甲久一塊歌唱。無論是哪種動物都是出雙入對,一起吃食、和睦相處,透露出生活的趣味和質(zhì)樸的純情。陳述者很自然地用“我兩個”來開頭,其明喻手法的運用使道理更加淺顯,使聽者更容易理解。

      2.以“就像”為比喻詞的明喻

      在佤族漢語情歌中用“就像”為明喻詞的現(xiàn)象也較為普遍。這類明喻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像”為明喻詞的結(jié)構(gòu)形式相同。即為:本體+“就像”+喻體的形式。

      (3)你的眼睛就像閃爍的星星,連同你雪白的身影,哦!我的天空。每一個傍晚望遠處的山,思念你就像深情的海洋,你的身影就像偷渡的帆,連同你潔白的宇宙,哦!我的月光,每一個晚上那纏綿的思緒,漂浮夢幻尋覓神奇的幻想,你的容顏就像美麗的山林,連同你夢中的美麗,哦!你的眼睛。

      (《謊言》)

      例(3)以“就像”為喻詞,連用4個比喻,表現(xiàn)的是一個被拋棄的男人的哭訴,想到情人那星星般的眼睛、如帆的身影和美麗山林一樣的容顏,思念就如同海洋。歌中通過明喻的運用把人帶入情境,在情境中可以體會到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肆意發(fā)散,畫面感極強。

      3.以“像……一樣”為喻詞的明喻

      以“像……一樣”格式的明喻,它是由“像”為比喻詞的明喻句延伸出的新的格式。此類明喻句的格式有:本體+“像”+喻體+“一樣”;“像”+喻體+“一樣”+本體兩種形式。例如:

      (4)都說瀾滄江水清,攪一攪所有的泥沙都上來;都說小黑江的魚光滑,光滑的鱗片也粘青苔。只有阿妹,我的心上人,像露珠一樣純潔可愛。

      (《阿妹我的心上人》)

      (5)像蜂窩眼一樣多的火塘,只有你的竹門對著我心窗。像簸箕眼一樣多的火塘,只有你的火塘溫暖我心房。

      (《只有你的火塘溫暖我心房》)

      以上兩例是以“像……一樣”為格式的明喻句。例(4)以“我的心上人阿妹”為本體,“純潔可愛的露珠”為喻體。歌曲頭兩句起興:瀾滄江的水雖清但有泥沙,魚鱗光滑也會有青苔,以物起興進入正題。表明自己對心上人的深度癡迷,其他事物不論怎么好但都有瑕疵,只有我心愛的人是完美的,有一種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味。 例(5)“像”+喻體(蜂窩眼)+“一樣”+本體(火塘);“像”+喻體(簸箕眼)+“一樣”+本體(火塘)。 連用兩個比喻句,用“像……一樣”的格式構(gòu)成明喻,表現(xiàn)出家庭和睦,夫妻間相敬如賓,溫暖而又其樂融融。

      (二)博喻

      博喻是比喻的形式之一,它是接連用多個喻體,從多個角度,說明本體或一個本體的不同側(cè)面,博喻多為明喻的連用。臨滄佤族漢語情歌博喻的運用,是通過佤族男女青年親身體驗,對多個側(cè)面進行主觀性的描寫,不斷強調(diào)和渲染某一景物或某一事實,將人物內(nèi)心情感更加突出、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

      1.兩個喻體喻一個本體

      兩個喻體喻一個本體的基本格式為:本體+“就像”+喻體 1,“就像”+喻體 2。 例如:

      (6)我是很窮的孤兒,就像沒有毛的雞,就像沒有葉的樹。

      (《只要我們真心相愛》)

      例(6)是以物喻人,用“就像”為喻詞構(gòu)成的博喻。本體(我是很窮的孤兒)+“就像”+喻體1(沒有毛的雞),“就像”+喻體2(沒有葉的樹)。阿哥向阿妹傾訴,把自己比作沒有毛的雞,沒有葉的樹,形象生動地表明了自己的困境。歌詞對孤兒的特征進行了描繪,對孤兒的情感進行了渲染,使孤兒形象在聽者面前顯得立體可感。但是,感情可以超越物質(zhì),只要真心相愛,不會因為孤兒這一身份而半路分離。歌曲展現(xiàn)出熱戀男女青年之間的深層關(guān)系,形象生動具體,情感真摯感人,體現(xiàn)了明喻的修辭效果。

      2.三個喻體喻一個本體

      三個喻體喻一個本體的基本格式為:本體+“就像”+喻體 1+“一樣”,“就像”+喻體 2+“一樣”,“就像”+喻體3+“一樣”。例如:

      (7)我們兩個相好,就像一棵椿樹一樣,即使人家把樹砍了,我們還是發(fā)得很好。我們就像一棵芭蕉,樹是一棵心是一條,即使有人把我們齊根砍斷,我們的根還會發(fā)芽。我們就像李子,人人見了都想吃,人家用刀把李子樹砍斷,我們還可以接在一起。

      (《我們永遠相好》)

      例(7)是用3個喻體喻1個本體的格式。連用3個比喻,即以“像……一樣”的格式構(gòu)成的博喻。歌中的本體(我們兩個永遠相好)+“就像”+喻體1(椿樹)+“一樣”,“就像”+喻體 2(芭蕉)+“一樣”,“就像”+喻體3(李子)+“一樣”。 椿樹、芭蕉、李子都是耐寒耐旱、適應(yīng)性強且生長迅速的植物,也是在滄源縣數(shù)量很多的樹。以3種樹比喻兩個人會永遠相好。以樹的特性喻愛情的頑強生命力,用淺顯明了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進行描述,幫助人們深刻理解。

      (三)暗喻

      暗喻即本體、喻體同時出現(xiàn),常用“是”“成”“變?yōu)椤钡仍~代替“像”一類的喻詞,構(gòu)成本體和喻體的比喻關(guān)系。其本體同喻體比“類似”更貼近,可以成為“一體”“等同”或“附著”的關(guān)系?!八潜让饔鞲M一層的比喻。暗喻常把本體直接說成喻體,它的語氣比‘某某像某某’更肯定、有力,所強調(diào)的類似點也更加鮮明突出。”[1]363在修辭效果上,佤族漢語情歌中暗喻的使用,更有利于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情感的交流。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暗喻的使用主要有主謂式暗喻和同位式暗喻兩種。

      1.主謂式暗喻

      所謂主謂式暗喻,就是歌曲中主語和謂語是構(gòu)成暗喻句的直接成分。主謂式暗喻句,主語是所敘述的焦點,即所陳述的對象,而謂語則是對主語的陳述。在臨滄佤族漢語情歌的主謂式暗喻句中,主語和謂語之間大多有“變”“變成”“化成”“是”等系詞作為連接。

      一是以“變”“變成”“化成”為系詞的暗喻。此類暗喻句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本體+“變/變成/化成”+喻體。例如:

      (8)阿妹啊,我愿變個橄欖果,天天被你唅著;阿妹啊,我愿化成一支歌,天天被你唱著。

      (《相愛的心只有一顆》)

      (9)女青年對唱到:我愿變成一朵云,阿哥,隨風(fēng)飄去你身邊,阿哥。男青年對唱到:“我想變成一只鳥,阿妹,飛去落在你肩頭,阿妹。

      (《想你》)

      以上兩例是以“變”“變成”“化成”為系詞構(gòu)成的暗喻句。 例(8)中的本體是“我”,喻體是“橄欖果”“一支歌”,喻詞是“變成”“化成”。歌中運用暗喻的同時以第一人稱為敘述角度,增強了感情的真實性。變成橄欖果,化成一支歌是不可能的事,但在這種不可能中有種想去實現(xiàn)的熱忱和親歷的沖動。被阿妹唅著、唱著,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質(zhì)樸單純,情感真摯。例(9)中,阿妹愿變成一朵云,飄去阿哥身邊,阿哥變成一只鳥,飛落阿妹肩頭。歌中本體、喻體顯而易見,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親切自然,情意濃濃,富有感染力,體現(xiàn)了佤族青年男女的一片癡情,不論山高路遙,還是水寬無橋,都要“隨君行”的真性情。

      二是以“是”為系詞的暗喻。此類暗喻句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本體+“是”+喻體。例如:

      (10)……阿妹呀,如果你是順著水槽流的清水,你要流進我的水缸,做我食用的清水。

      (《晚歸談情》)

      (11)對門望見一堵巖,石巖頭上砌花臺?;ㄅ_還要郎來砌,花樹還要妹來栽。妹是香花香十里,郎是蜜蜂跟著來。蜜蜂采花是熱鬧,恐怕蜂多花少分不開。

      (《姊妹山歌》)

      以上兩例是以“是”作為系詞構(gòu)成的暗喻句。例(10)用第二人稱敘述,增強了親切感,拉近了與聽者的距離。運用暗喻手法,把阿妹比作清水,表現(xiàn)出阿妹在阿哥心中純潔的形象,讓阿妹流進自家水缸成為食用水,表現(xiàn)出阿妹在阿哥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比喻雖生活化,卻淡中有情,耐人尋味。例(11)“妹是香花香十里,郎是蜜蜂跟著來?!睂⒚帽茸鳌跋慊ā?,郎比作“蜜蜂”。大家都知道蜜蜂采花蜜是通過花香而覓到。并且歌中表明男多女少的事實,“蜜蜂采花是熱鬧,恐怕蜂多花少分不開”,表明男女內(nèi)心深處的祈求與渴望。歌中喻體生活化,易于理解。

      2.同位式暗喻

      所謂同位式暗喻,就是省略喻詞“使本體和喻體在句式中處于同一位置,或本體在前,喻體在后;或喻體在前,本體在后;可用作主語,也可用作賓語或定語?!保?]364佤族漢語情歌中出現(xiàn)的主要是同位式暗喻,即本體與喻體組成偏正結(jié)構(gòu)的名詞短語,形式上是修飾與被修飾的關(guān)系。例如:

      (12)哎,黑妹妹,哎,黑妹妹。烏黑的長發(fā)風(fēng)中的柳,叫我長夜難眠。明亮的大眼勾魂的風(fēng)韻,豐滿的身膀火熱的情懷,叫我永生難忘……哎,黑妹妹,哎,黑妹妹。七彩的筒裙天上的霞,叫我心思長長。清脆的歌喉春天的百靈,朗朗的笑聲大方的舉姿,叫我一生陶醉。

      (《黑妹妹》)

      例(12)中“烏黑的長發(fā)風(fēng)中的柳”“七彩的筒裙天上的霞”“清脆的歌喉春天的百靈”3個比喻都沒有喻詞,本體與喻體在結(jié)構(gòu)形式上是并列關(guān)系,二者構(gòu)成復(fù)指短語,是同位式暗喻。歌詞大意拓展為:“阿妹烏黑的長發(fā)像風(fēng)中搖擺的柳條,阿妹七彩的筒裙猶如天上的彩霞,阿妹清脆的歌喉讓我仿佛聽見春天的百靈鳥啼叫,阿妹讓我思念,讓我陶醉!”同位式暗喻的運用使情歌言簡意賅,含蓄雋永。

      (四)強喻

      為了突出本體,傳達深厚情意,在情歌中都會使用強喻。強喻手法通常會在句子中使用比較級和最高級。有多個比較,然后得出那個更好,抒發(fā)的感情更有層級性?;蛘咧苯映霈F(xiàn)最高級,直抒胸臆,多個句子并列。在這種強喻中,還會雜糅別的修辭手法,如對比、押韻等,這些手法的混用可以更好地表達感情。例如:

      (13)玉麥林玉麥林,玉麥甘蔗棵棵甜。不甜那顆妹吃掉,甜的那棵留待郎。玉麥甘蔗不如糖,官家少爺不如郎。

      (《子妹山歌》)

      例(13)中,玉麥、甘蔗有一個特點——多,句意層層推進。突出最后要表達的“官家少爺不如郎”,才是抒情的焦點。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表達效果一樣,用強喻來表達最深的情感。并且,此是對比、押韻和強喻的混用。“郎”“糖”兩個字押韻,甘蔗和糖對比,官家少爺和郎對比,兩個“不如”突出了情感的傾向,最后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郎很好,值得托付終生。這就是強喻的妙用。

      (五)明喻和暗喻連用

      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的明喻和暗喻連用,以“像”“是”為喻詞。明喻和暗喻的連用,由形式上的相類關(guān)系上升至相合關(guān)系。情歌所唱對象是由歌唱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而產(chǎn)生,使被說明的對象更有具體性、生動性、形象性和新穎性。同時,明喻和暗喻的連用使所強調(diào)的類似點更加鮮明突出。這有利于讓接受者在產(chǎn)生聯(lián)想的過程中,對所述內(nèi)容及道理留下深刻印象,提升其審美情趣和審美價值。例如:

      (14)枇杷果啊,甜蜜的果。當(dāng)你成熟的時候,像落下深箐的云朵。我是吃蛀蟲的陽雀,天天為枇杷果唱歌。阿妹啊,心上的人,當(dāng)你出門的時候,像彩虹從山頂越過。我是清澈明亮的水潭,天天盼望彩虹降落。

      (《當(dāng)你出門的時候》)

      例(14)中,共用了4個比喻,第一句本體是“成熟的枇杷果”,喻體是“落下深箐的云朵”,本體和喻體是相類關(guān)系,喻詞是“像”,為明喻;第二句“我是吃蛀蟲的陽雀,天天為枇杷果唱歌。”喻體是“吃蛀蟲的陽雀”,與本體是相合關(guān)系,喻詞為“是”,是暗喻。第三句本體是“你出門的時候”,喻體是“彩虹從山頂越過”,本體和喻體是相類關(guān)系,喻詞是“像”,為明喻。第四句喻體是“水潭”與本體“彩虹”是相合關(guān)系,喻詞為“是”,是暗喻。明喻和暗喻的連用,形象地展現(xiàn)出男子對出門女子的思念,將自身情感寄予所想之物,并將其形象具體地描繪出來。

      二、比喻在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的修辭動因

      佤族漢語情歌源于生活,情感的表達有賴于對現(xiàn)實世界的描繪,動物、植物、日月、山川、河流、勞動工具等都可以入歌,或為情歌的內(nèi)容,或為表情達意的載體。喻體偏向生活化,富有情趣和意味。臨滄佤族人民在傳唱情歌過程中使用比喻修辭格與文化、心理、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guān)。

      (一)文化世界是比喻產(chǎn)生的動因之一

      程裕禎將文化分為4種結(jié)構(gòu):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tài)文化[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文化形式,文化是人類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是民間的口頭語言,屬于民俗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負載著文化,傳播著文化,也創(chuàng)造著文化。可見,文化和語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自然與修辭也有密切聯(lián)系,文化的各要素都影響和制約著修辭表達。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的喻體選取偏向于生活化,以動物、植物等為喻體,體現(xiàn)了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佤族人民有獨特的宗教信仰“萬物有靈”,他們認為自然萬物都有靈魂,這一直影響著他們的文化生活?!案缡蛆g鶉棲歇的樹,長在天上云深處。妹是開在刺中的花,阿哥伸手摘不到?!备柚杏谩谤g鶉棲歇的樹”“開在刺中的花”來比喻愛情,這是佤族特有的比喻,也是特有的文化,展現(xiàn)了民族特色。佤族漢語情歌在傳唱過程中用“以人喻物,以物喻物和以物喻人”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了特定民族的特定文化現(xiàn)象及其文化內(nèi)涵。

      (二)心理世界是比喻產(chǎn)生的動因之二

      陳望道先生曾指出:“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的,名叫比喻?!保?]筆者認為,比喻是基于人類心理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通過思維方式抓住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描寫并闡述另一事物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修辭活動。臨滄佤族漢語情歌用山中成雙成對的“箐雞”“甲久(鳥名)”“兔子”“松樹”作為喻體,比喻夫妻。這是佤族人民生活中對事物的直觀感受,這種直觀感受的思維活動構(gòu)成了情歌比喻的心理基礎(chǔ)。佤族漢語情歌所唱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他們運用直觀的形象思維去感知身邊的事物,他們的形象思維對日常生活景物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使性情自然流露。此外,在男女對唱過程中所使用的比喻,表現(xiàn)更多的是當(dāng)事人的心理感覺。為了表達情感體現(xiàn)出個體的無意識,“郎是藤子妹是樹”“妹是香花香十里,郎是蜜蜂跟著來”,運用這樣的暗喻表現(xiàn)出歌唱者的動機。當(dāng)然,歌中更多的是集體的無意識,佤族人民至今都存在原始現(xiàn)象,信仰萬物有靈,歌中的原型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司崗里、葫蘆等喻體就是集體無意識的表現(xiàn)。

      (三)社會環(huán)境是比喻產(chǎn)生的動因之三

      人類都生活在社會環(huán)境之中,這里所說的社會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語言環(huán)境。臨滄地處云南省西南部,瀕臨瀾滄江。“由于佤族長期生活在以佤山為中心的云南西部邊境的山區(qū)和偏僻的河谷地帶,山巒重疊,河流縱橫,風(fēng)光秀美,生活在這種獨特的地域環(huán)境中的佤族人民,圍繞著這些獨特的奇山異水,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地方風(fēng)物、民族習(xí)俗的傳說。”[4]獨特的地域環(huán)境造就了獨特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佤族漢語情歌以“李子”“椿樹”“芭蕉”“雞”“猴”等作為喻體就不言而喻了。

      三、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的功能

      比喻是人類語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個民族的文學(xué)、藝術(shù)、宗教信仰、風(fēng)俗習(xí)慣、歷史背景、自然環(huán)境等都必然影響到各民族語言比喻的形成和運用?!保?]一個民族的比喻反映著一個民族的地域文化特點以及生活習(xí)慣、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臨滄佤族漢語情歌中比喻的運用,展現(xiàn)了別樣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色彩,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功能,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借鑒。

      (一)認知功能

      “認知(cognition)是人對客觀萬象注意、感知、記憶、產(chǎn)生表象、形成概念,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分析、判斷、推理以獲取知識的信息處理過程。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心理活動,無論對建構(gòu)話語還是理解話語來說,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比喻作為人類思維的重要方式之一,參與了人類的認知過程,具有認知功能?!保?]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的運用,是佤族人民認識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過程。它憑借事物之間的相似點,通過描摹闡述說明事理。通過我們熟悉的事物來認識陌生的新事物。“如果天上有一千顆星星……像蜂窩眼一樣多的火塘,只有你的竹門對著我心窗。像簸箕眼一樣多的火塘,只有你的火塘溫暖我心房?!保ā吨挥心愕幕鹛翜匚倚撵椤罚┻@首情歌對熟悉的事物“火塘”的感知,運用比喻形象、生動、新穎地表達出夫妻之間的情感和家庭的溫暖。情歌中明喻、暗喻、強喻、博喻的運用,通過對事物和信息感知、記憶,對其進行分析和判斷,以此豐富所敘對象的生動性、形象性、新穎性和拓展性,從而使接受者對所描繪對象的深刻把握及認知。

      (二)審美功能

      王希杰先生說:比喻是藝術(shù)構(gòu)思的手法,也是表現(xiàn)意象的手段。比喻的本質(zhì)就在于美,它應(yīng)當(dāng)體現(xiàn)人類對美的追求。所以,欣賞比喻也是培養(yǎng)審美能力的一種方法[7]。臨滄佤族漢語情歌對比喻的運用,創(chuàng)設(shè)了獨特的語境,“對門望見一堵巖,一棵藤子甩下來。郎是藤子妹是樹,藤子纏樹解不開。藤子解開除非樹棒爛,我倆拆離除非巖子坍?!保ā舵⒚蒙礁琛罚枨ㄟ^臨滄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語境,表明男女之間纏綿廝守的心境。其次是歌曲中鮮明的審美意象,都是生活中所熟知的事物。通過內(nèi)心再造性想象以及對各種審美意象的解讀,接受者就可以在頭腦中復(fù)原傳唱者所表達的信息,從而獲得一種別樣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快感。

      (三)教育功能

      佤族漢語情歌比喻的運用,是佤族民眾表達需要、交流情感的一種藝術(shù)化手段。它除了有娛樂的功能之外,也是佤族民眾傳授知識、實施教育的一種有效工具,民眾口頭傳唱的知識體系是人類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所使用的比喻修辭格的研究,不僅豐富了現(xiàn)代漢語修辭和民間文學(xué)的研究資料,而且拓展了生態(tài)語言學(xué)和生態(tài)修辭學(xué)研究的領(lǐng)域。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比喻修辭格的運用,突出了獨特的地域特色,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色彩。歌曲喻體偏向生活化,包括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等,所唱的都是身邊的人和事,這與佤族人民信仰“萬物有靈”以及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生活習(xí)俗、審美價值和思維方式有重要關(guān)系。臨滄佤族漢語情歌是臨滄佤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情感的深層表達。分析歌中的比喻修辭格,有利于我們深入了解佤族情歌的創(chuàng)作藝術(shù)及其修辭價值,從而提升人們對佤族情歌的鑒賞水平及保護意識。

      注釋:

      ①本文所選情歌主要來自 《滄源佤族自治縣曲藝志》《民間情歌三百首》《臨滄市民族歌曲大家唱》《云南原生態(tài)民歌選集》《民間情歌》等資料。

      [1]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yè).修辭通鑒[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

      [2]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1998:3.

      [3]陳望道.修辭學(xué)發(fā)凡[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8:59.

      [4]郭思九,尚仲豪.佤族文學(xué)簡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59.

      [5]宋晉云.云南彝族地區(qū)民族音樂的地域特色[J].民族藝術(shù)研究,2010(4).

      [6]聶焱,比喻的認知功能[J].北方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06(2).

      [7]王希杰.修辭學(xué)導(dǎo)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1:296.

      (編輯:文汝)

      H05

      A

      1673-1999(2017)11-0080-05

      李雙宏(1993—),男,云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xué)科(語文)教學(xué)。

      2017-07-1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xué)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現(xiàn)代漢語辭格系統(tǒng)論”(10YJC740143)。

      猜你喜歡
      暗喻明喻阿妹
      從語言符號象似性比較隱喻和明喻
      散文百家(2022年1期)2022-05-12 03:24:00
      中國文學(xué)“譯出翻譯”的修辭研究
      ——以《三體》明喻翻譯為例
      看阿妹
      黃河之聲(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6
      阿妹門前一樹槐
      青年歌聲(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4
      戴斗笠的小阿妹
      心聲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30
      冰與火
      阿妹的心
      民族音樂(2019年3期)2019-08-14 01:09:50
      隱/明喻的恰當(dāng)性-規(guī)約度-熟悉度多維擇選實證研究
      外國語文(2019年1期)2019-05-24 06:26:32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關(guān)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譯上的應(yīng)用
      兴城市| 勃利县| 汪清县| 班戈县| 洛川县| 丽水市| 威信县| 丰城市| 凤山县| 尚义县| 滨海县| 乐至县| 海门市| 永平县| 瑞安市| 灵台县| 云南省| 东丽区| 宿州市| 修武县| 年辖:市辖区| 庆安县| 建宁县| 邹城市| 永顺县| 安丘市| 青铜峡市| 彩票| 桂阳县| 仙桃市| 元江| 绥德县| 姚安县| 保靖县| 顺昌县| 开原市| 太保市| 丰都县| 沛县| 四子王旗|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