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曾希圣,因為憑借破譯敵軍電報密碼的高超技能,領導中革軍委二局指引中央紅軍在反圍剿中屢克強敵,在長征中一再化險為夷,而被毛澤東譽為“沒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沒有紅軍”。
曾希圣,字騰光,1904年10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資興市州門司鎮(zhèn)一戶書香人家。1922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加入改組后的國民黨。1926年7月,隨軍北伐,先后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團指導員、漢口教導團軍事隊隊長等職。后赴蘇聯(lián)學習,1927年回國,轉入中國共產(chǎn)黨,在河南、山東從事秘密工作和兵運活動。1930年,調任漢口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秘書長。同年冬,任上海中共中央軍委諜報科科長。
1931年4月,由于在中共中央擔任要職的顧順章、向忠發(fā)相繼被捕叛變,中共在上海的秘密斗爭形勢急劇惡化。根據(jù)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的安排,中央機關和中央軍委機關被緊急疏散。12月,曾希圣乘船到香港,然后經(jīng)汕頭、潮州、長汀等地,在秘密交通員的護送下,到達中央蘇區(qū)的紅都瑞金,擔任紅軍第一方面軍參謀部偵察科科長。1932年初,中革軍委把偵察科改組成一局(作戰(zhàn)局)、二局(情報局)、三局(通信局)。曾希圣出任二局局長。
當時的情報搜集工作,主要是依靠派人出去偵察的原始方式??捎捎跀橙朔阑紭O嚴,加之很難滲入其高層,以至于可獲得的情報少且不準,尤其是對敵軍的兵力部署、作戰(zhàn)命令、戰(zhàn)略意圖等核心機密更是難以獲取。即使已經(jīng)獲取,有時也會因為傳遞問題而失效。如鑒于贛州是江西南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又是通往閩、粵、湘的交通要道,1932年1月10日,中革軍委下達了《攻取贛州的軍事訓令》。贛州城三面環(huán)水,易守難攻,自東晉太康筑城,五代擴城,北宋用鐵加固,素有“鐵贛州”之稱,以當時紅軍的力量和裝備,攻取贛州少有勝算。加之附近駐扎的由陳誠率領的國民黨精銳部隊,紅軍根本沒有取勝的希望。可偵察員報告敵人只有幾千人,力量也不強,紅軍完全可以取勝。結果戰(zhàn)役歷時33天,不僅城未攻破,反遭傷亡3000多人,為日后反圍剿增添了新的困難。
為有效解決類似問題,找到及時、準確獲取敵人情報的途徑,掌握瞬息萬變的軍情,曾希圣想到了破解敵人的軍用密碼電報。經(jīng)上級批準,二局成立了電文破譯小組。可敵人電文中繁雜的內(nèi)容、古怪的文體、晦澀的漢字等讓人一看就頭痛。但曾希圣并沒有退縮,而是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向中共無線電通信創(chuàng)始人周恩來請教,弄清編碼規(guī)律;將抄收的敵臺密電,按時間登記編號,通過已經(jīng)發(fā)生的戰(zhàn)況,反過來“倒查”密電內(nèi)容;從繳獲的敵軍密碼本和電報底稿中找出破譯方法;向被俘的敵軍電臺人員了解其密碼和譯電常識……然后,沒日沒夜地比對、分析、研究,反復推敲。終于,曾希圣打開了缺口,并能為紅軍的第二次、第三次反圍剿,陸續(xù)地破譯出一些電報。
但很快也引起了敵人的警覺。出于進一步保密,敵人不時地變換著密碼,甚至各支部隊都建立了自己的密碼。為更好地提高破譯效率,曾希圣設置了專門的破譯機構,總結出專門的破譯方法,如每一部電臺,都針對敵人的一個或兩個師,由專人負責研究。
11月,紅一方面軍發(fā)起金(溪)資(溪)戰(zhàn)役。敵人在撫河流域集結了9個師,伺機尋找紅軍主力決戰(zhàn)。紅一方面軍根據(jù)曾希圣提供的情報,乘敵調整部署立足未穩(wěn)之際,一舉殲滅了敵第五師第十三旅。敵人增調3個主力師至滸灣,兵分兩路,對紅軍進行報復性攻擊后,曾希圣及時截獲敵左路軍指揮官吳奇?zhèn)ハ逻_的作戰(zhàn)命令,紅軍立即決定以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紅二十二軍予以迎敵。不料,覺察紅軍意圖的敵人悄悄改變了主攻方向和兵力部署,曾希圣又將情報火速報告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司令部連夜調整作戰(zhàn)方案,結果紅軍重創(chuàng)了吳奇?zhèn)サ诰攀畮?,為金資戰(zhàn)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接著,歷時兩個月的金資戰(zhàn)役,也以紅軍大獲全勝而告終。
至1933年7月,曾希圣領導的二局已成功破譯敵軍密碼100多本,為紅軍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曾希圣被授予二等紅星獎章,周恩來稱贊他是“為紅軍情報工作創(chuàng)業(yè)的人”。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為剿滅中央紅軍,國民黨軍大舉圍、追、堵、截,無線電通信自然成了其傳遞軍情的主要方式。對中央紅軍來說,破譯敵人的密電碼,獲得相關情報,采取相應對策,尤為重要。為了能夠不間斷破譯密碼,不遺漏任何消息,曾希圣把人員分成兩隊,一隊一到駐地,立即架設電臺,開始收聽敵臺;一隊隨時準備隨大部隊出發(fā),以便在新的駐地及時開展工作。即保持24小時輪番監(jiān)聽、破譯。
12月上旬,曾希圣及其領導的二局偵獲敵人已在湘西、湘南集結重兵,企圖圍殲中央紅軍于去湘西途中的重要情報。毛澤東等不顧“左”傾路線的高壓,力主改變行軍路線,得到了中革軍委大多數(shù)領導人的贊同。中央紅軍隨即入貴州,占黎平。
1935年2月,大部分中央紅軍已經(jīng)在赤水南岸整裝待發(fā),根據(jù)已有情報顯示,北岸的敵人只有兩個師。如果就此對陣,中央紅軍無疑穩(wěn)操勝券??芍醒爰t軍的背后卻有敵人的兩個主力縱隊計6個師,正由安底西北一帶往東南方向逼近紅軍,且僅有一天的路程。一旦遭遇,無疑會使紅軍腹背受敵。怎樣才能遲緩背后的敵軍,全力對付北岸的敵人呢?曾希圣向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獻出了一條妙計:利用我軍掌握的敵人密碼和電文格式,冒充蔣介石的口氣,發(fā)出調開敵軍兩個主力縱隊的命令。敵軍的兩個主力縱隊在收到假電報后,真的按照中央紅軍指示的方向而去。
中央紅軍進入云南后,二局參謀陳仲山不幸掉隊被俘,隨身所帶的情報泄露了二局的破譯能力。蔣介石立即命令另行編印多種密碼,每部電臺各發(fā)10種密碼本,每日調換,每10日再另發(fā)10種密碼。曾希圣領導二局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照樣破譯了大量有價值的密電,指引中央紅軍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
6月12日,中央紅軍和第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后,制訂了松潘戰(zhàn)役計劃:攻占川北的松潘城,然后取道甘南,建立川陜甘革命根據(jù)地。7月中旬,中央紅軍攻下松潘附近的毛爾蓋。此時,二局從無線電偵察中得知,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已在松潘完成集結,薛岳兵團也進至平武地區(qū)向胡部靠攏。顯然,如果紅軍再攻打松潘,不但可能打不下來,而且還有被圍殲的危險。于是,中央決定紅軍改走草地進入甘南,避免了可能出現(xiàn)的重大損失。
8月21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以及軍委二局同紅四方面軍一部組成右路軍,開始出發(fā)向草地前進。而第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卻企圖分裂紅軍分裂黨,拒不執(zhí)行中央北上方針,電令陳昌浩率領的右路軍和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全部南下。曾希圣收到電報后,當即報告給時任右路軍總參謀長的葉劍英,葉劍英連夜騎馬趕到巴西報告毛澤東。中央為了顧全大局,繼續(xù)貫徹北上方針,當即決定率中央機關和紅一、三軍團脫離險境,北上甘南。葉劍英向曾希圣傳達毛澤東的整體轉移指示后,曾希圣立即派人騎馬追回二局外出背糧的20余人,以夜間查鋪查哨為名悄悄離開,趕到中央機關所在地。彭德懷見二局人員一個不少,高興地說:“希圣同志,你又為黨立了大功!既保住了二局全體同志,又保證了往后黨中央、毛主席的情報供應。”
曾希圣及其所領導的二局,先后在長征途中破譯了國民黨800多種不同電文密碼版本,紅軍在情報的指引下,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毛澤東稱贊說:“長征有了二局,我們好像打著燈籠走夜路?!薄皼]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沒有紅軍?!比~劍英則評價說:“曾希圣是個可以認識‘天書的人。毛主席用兵如神,在相當程度上,有賴于曾希圣等同志提供的準確情報?!?/p>
12月5日,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的三個技術偵察部門合并,成立統(tǒng)一的中央軍委二局,由曾希圣任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