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qū)和平幼兒園 唐禮莉
紙杯飛上天
◆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qū)和平幼兒園 唐禮莉
在開展科學活動“彈橡皮筋”之后,孩子們對于紙杯飛起來的游戲興趣大增。我特意空出了大段的活動時間,供幼兒自由嘗試。于是,新發(fā)現(xiàn)來了,新問題也來了,新的“哇”時刻也來了。
第一次請幼兒自由嘗試是在區(qū)域游戲時間。我在科學區(qū)投放了少量的紙杯和橡皮筋。當幼兒選擇這些材料時大部分都是按照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演示的那樣進行游戲,將一個紙杯口朝下放置,另一個上有橡皮筋的紙杯口朝下疊加在口朝下的紙杯上,當手松開時,上面的紙杯飛出去。不一會兒,小涵拿著材料跑過來和我說:“老師,我有新玩法?!币贿呎f著,一邊對我演示著。只見她將一個紙杯(口有橡皮筋)口朝上放好,再將另一個杯子口朝上疊加放上去,手松開時,上面的紙杯飛了出去?!巴邸?,正當我為她的想法感到吃驚時,她繼續(xù)說著:“老師,我還可以將幾個杯子放在一起,然后讓它們一起飛出去……”
第二次請幼兒自由嘗試是在集體活動時間,剛開始,幾乎所有幼兒都全神貫注地自己嘗試著,活動室里不斷傳來孩子們的聲音,“耶,我的紙杯飛上去了?!辈灰粫?,孩子們就開始和旁邊的同伴比賽了。“一、二、三。”孩子們一邊喊著口令,一邊比賽。“看,我的比你的飛得高?!薄袄蠋煟麋鞯募埍w得更高。”這時,梓軒和雨瞳向我走了過來,“老師,我們的紙杯飛得高,你快來看看。”只見雨瞳扶著底下的杯子,梓軒扶著上面的杯子,然后兩人一起喊著:“一、二、三,發(fā)射!”紙杯成功地飛了出去。我給她們豎了一個大拇指,并向一邊正在爭搶紙杯的幼兒說道:“瞧,原來合作也能讓紙杯飛得高,你們也試試吧。”轉(zhuǎn)眼間再向雨瞳和梓軒看過去時,我不禁“哇”了一聲,對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學習能力不禁感嘆至極!只見兩人將杯子傾倒在杯子上,一只眼瞇著,一只眼睜著看前方,一起喊口令:“一、二、三,發(fā)射!”場面更富情境性,更逼真。
第三次請幼兒嘗試是在集體活動前。這次在自由嘗試前我留了問題給幼兒:“到底怎樣才能讓紙杯飛得更高或更遠?”有幼兒在聽后直接回答我:“把紙杯按得低一點就可以了”,“使勁往下按”,其他幼兒聽后一一表示贊同。“那紙杯飛得高低、遠近和橡皮筋的多少有關(guān)嗎?”我引導性地向幼兒提問。大部分幼兒不吭聲了,于是,請幼兒自由嘗試。不一會兒,梓軒走到我面前說:“老師,我要再加兩根橡皮筋?!薄盀槭裁茨兀俊薄耙驗槟菢拥脑捔α看?,紙杯飛得更高?!庇谑?,我給她的紙杯加了橡皮筋?!耙∥揖驼f嘛,看我的紙杯飛得多高!”梓軒一邊給同伴演示著,一邊自豪地說著。不一會兒,很多幼兒都來到我的面前:“老師,我也要加橡皮筋,像梓軒那樣……”于是,大部分幼兒的紙杯都飛得更高了。正在大家都開心不已時,子月和思琪愁眉苦臉地拿著杯子向我走來:“老師,為什么我的杯子不圓了?”
于是,圍繞這個問題的集體活動開始。我請幼兒對這個問題進行猜測回答,并一一驗證,最后總結(jié)。
孩子們的猜測如下:玩得時間長了,紙杯軟了;搞上水了;卡槽越來越多,橡皮筋越來越多;玩的時候向紙杯吹了好多氣;放在嘴里吸氣就會變形;捆橡皮筋的時候杯子變形了;手攥的。
我不禁“哇”了一聲,感嘆于孩子們在解決問題時那份認真與專注,那份獨有的思考與回答。小小紙杯飛上天,感受與反思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