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 魏睦新
胃病患者需重自我調養(yǎng)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 魏睦新
對于胃病尤其是慢性胃病,人們常說“三分治療,七分調理”,這是很有道理的。在臨床經(jīng)??吹竭@樣的情況,找了名望高的醫(yī)生,胃病很快就有改善,而如果看的是普通醫(yī)生,效果就不太好。其實處方差別可能并不大,關鍵在于患者是否按照醫(yī)生的叮囑調理好了自己的生活,因為“名醫(yī)”的話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我們倡導醫(yī)生在治療的時候,要把患者當朋友,不說為朋友“兩肋插刀”,至少要為朋友分憂,多盡關懷義務。
醫(yī)生該怎么做我們暫且不談,我們還是回到正題,談談慢性胃病調養(yǎng)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首先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過酸、過甜、過咸、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煙嗜好的患者應戒煙,白酒當然也要敬而遠之,它的危害眾所周知。我們做活檢時,把組織標本取下來放在酒精中就可以把組織固定死,幾十年不會變質,而高度白酒是可以取代酒精來浸泡保存活體組織的。希望胃病患者不要拿自己的胃做試驗。
補充維生素。平素的飲食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護胃黏膜和提高防御能力,并促進局部病變的修復。西醫(yī)經(jīng)常用葉酸來調養(yǎng)胃病是有道理的。葉酸主要存在于綠色蔬菜中。對于胃病患者,我們建議蔬菜水果要多樣化,單品種的量不可過多。
做好飲食調養(yǎng)。胃病日久,往往胃氣虛弱,又上有火象、下有寒氣,正所謂虛虛實實,寒熱錯雜。所以在飲食方面,不可因“上火”過食寒涼而使胃更為虛寒,也不可因“下寒”多用辛辣熱物使虛火更為上炎。胃病患者往往胃酸分泌失常,所以不可多食甜食或過咸以及淀粉類食品。胃病往往導致胃腸功能失調,所以,患者盡量少吃硬物以及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
飲食宜軟、溫、暖。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慌不忙,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這樣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復。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jié),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氣滯者忌在生氣后立即進食。一天三餐要規(guī)律進食。
經(jīng)常有患者說因為胃病,長期違心地吃自己不喜歡的稀飯或面條,這也是誤區(qū)。其實偏軟的米飯也是很好的主食。長期吃稀飯,胃被灌得大大的,胃酸被稀釋,不一定對胃的初步消化有好處。
至于飲料,大量飲水的習慣不利于慢性胃病康復,所以,患者應該適量少喝水。長期飲用鮮牛奶有助于慢性胃病康復和身體虛弱的恢復。酸奶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胃酸高的不宜飲用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