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張秋瞳
香港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形成獨具風格的本土文化表征。香港電影在黃金時期曾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以喜劇片和動作片以及警匪黑幫片在華語電影界享譽盛名。其中,尤以喜劇片出產量大、頗受歡迎,周星馳更是以其獨具風格的無厘頭式幽默穩(wěn)坐香港喜劇電影界頭把交椅。周星馳身為一代人尤其是80后心目中的喜劇之王,他用一次次的票房神話證明了“無厘頭”喜劇電影經久不衰和自身的巨大號召力。
一、 20世紀90年代初,“無厘頭”一枝獨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日新月異,經濟快速發(fā)展所產生的滿足感促使香港人摒棄了昔日殖民地時期的身份認同,逐漸形成了驕傲、高慢的本土身份認同感。香港喜劇電影迎來了第一個黃金時代,即以突出香港人的美好幸福生活和精神享受成為表達主流,許冠文導演的《鬼馬雙星》和《半斤八兩》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近入20世紀90年代,面對香港經濟的潮起潮落,以及“九七”香港回歸的現(xiàn)實情況,使得香港人對自身優(yōu)越的身份認同感產生懷疑、焦慮、不安的情緒。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安和焦慮,在電影中暫時忘卻現(xiàn)實痛苦成為眾多香港民眾的意愿。由此,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應運而生,成為時代的寵兒。1992年,由周星馳主演的《鹿鼎記》《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2之神龍教》《武狀元蘇乞兒》五部影片,成為當年香港電影十大賣座影片的前五名。1992年也被電影學者們稱之為“周星馳年”。所謂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目的,粗俗隨意,亂發(fā)牢騷,但并非沒有道理?!疅o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1]1990年上映的電影《賭圣》,使得周星馳聲名大噪,初步形成了“無厘頭”式喜劇風格,“無厘頭”成為周氏喜劇片的標簽和標識。20世紀90年代周氏“無厘頭”喜劇成為時代的音符。《大話西游》被譽為周星馳“無厘頭”式喜劇的經典之作。
周星馳“無厘頭”喜劇打破了傳統(tǒng)喜劇的創(chuàng)作模式和規(guī)范,大都運用具有鮮明后現(xiàn)代主義色彩的戲仿、嘲弄、反諷、解構后重組拼貼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完成敘事和表演。影片《大話西游》將觀眾對文學版《西游記》孫悟空和唐僧的認知徹底顛覆。唐僧不再是穩(wěn)重形象而是變得絮叨討人厭,觀音菩薩不再白衣飄飄救苦救難而是鄙俚淺陋、口出俗語;孫悟空不再放蕩不羈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有思想。《大話西游》中孫悟空對師傅唐僧滿腹怨言甚至惡語相向,甚至將師傅比作蒼蠅,還放狠話要殺了它?!洞笤捨饔沃笫ト⒂H》(1995)中就有對王家衛(wèi)的經典電影《重慶森林》(1994)中臺詞的戲仿。影片《重慶森林》的臺詞:“1994年5月1日……如果記憶是一個罐頭,我希望這個罐頭永不過期,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日期,我希望是一萬年。”《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中的臺詞:“曾經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個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p>
周星馳“無厘頭”喜劇通過塑造動作和表情夸張的人物形象與觀眾的審美期待以及感受,形成強烈反差和沖突,進而營造出滑稽、荒誕、幽默的喜劇效果。影片《國產凌凌漆》(1994)是周星馳對由美國好萊塢明星皮爾斯·布魯斯南所主演《007》的戲仿之作?!?07》開篇西裝革履帥氣的美國特工形象在《國產凌凌漆》中,出現(xiàn)的卻是一個衣冠不整、滿臉胡渣、生活窘迫的豬肉小販。影片中凌凌漆的經典臺詞:“‘國家大事這種小事等我談完兒女私情再說,這種癲狂和解構背后包含的政治隱喻,是在他之前的喜劇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盛景”。[2]
再如影片《唐伯虎點秋香》名叫“如花”的姑娘是身材粗大,相貌丑陋,風騷,滿臉胡茬的,“如花”一詞更成為時代流行詞。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具有滑稽、搞笑、幽默的效果以外,還給觀眾一種意想不到的荒誕感受。正是這些形象的丑,給人以意料之外、離奇荒誕之感覺,這也正是周星馳“無厘頭”喜劇電影的笑點和魅力之所在。
二、“北上合拍”的大環(huán)境
在經歷“九七”動蕩焦慮到回歸大陸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香港人對于自身的身份認同由焦慮漸漸趨向平和,狂喜或是極悲儼然已不再是香港人的內心需求。香港人從以極致娛樂完成對現(xiàn)實恐慌逃離的自我麻痹,逐漸回歸理性以追求原始的內心的美好和希望。周星馳“無厘頭”喜劇也在這時漸漸走向衰落。
(一)融入內地——溫情敘事
隨后,美國好萊塢文化侵入、亞洲金融風暴等使得香港經濟全面滑坡,香港電影業(yè)也面臨史無前例的巨大挑戰(zhàn)。為此,2003年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簽訂《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即CEPA協(xié)議[3]使得香港和內地進入合作新時代。政策上的利好和廣大受眾群體使得香港的電影業(yè)有了喘息休整的空間和機會,“香港電影進入‘后港產片(列孚語)或‘新埠片(湯禎兆語)階段”[4],即“中國內地市場幾乎完全向香港電影敞開,而打入內地市場,基本上已成為香港電影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的唯一選擇”。[5]著名喜劇導演馬偉豪作品《河東獅吼》(2002)和葉金鵬作品《花好月圓》(2004)都是融入內地文化元素的古裝喜劇并且頗受歡迎,電影《花好月圓》同名主題曲更成為時代流行曲。許鞍華導演的《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2006)講述的是發(fā)生在上海和鞍山之間的故事,徐克導演的《女人不壞》(2008)講述的則是北京故事。在這些電影中可以看到共通之處,即皆以大陸城市為影片背景,皆表達了人世間的溫情、真善美。這就更加巧妙地迎合、拉近與內地觀眾的心理距離,符合內地審美情懷和口味。
周星馳系列喜劇電影在適當?shù)膱允刈约骸盁o厘頭”喜劇風格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鮮明的內地元素,主要表現(xiàn)在電影敘事的溫情化。自1999年的《喜劇之王》初步形成到2008年的《長江7號》日趨成熟。在帶有周星馳自傳性質的喜劇電影《喜劇之王》中,可以看到兩條溫情線,一方面是尹天仇對表演的熱愛,對演員夢的如癡追求,另一方面是尹天仇對并不完美的柳飄飄至死不渝的愛。夢想和愛情是生命中跳動的重要旋律,雖然尹天仇的夢想和愛情結局都不是那么完美,卻仍以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tài)度去經營自己的人生。在影片《功夫》(2004)中,游手好閑、一事無成的街頭混混阿星最終完成了自我的救贖并懲惡揚善。阿星習得一身正義之氣和好武藝,找回了親情不再孤苦無依,收獲了夢寐以求的愛情。影片《長江7號》(2008)雖是一部科幻片,卻不同于其他科幻電影一貫的創(chuàng)作方式,而是追求宏大的故事背景,崇拜人類與外星人大作戰(zhàn),拯救地球亦或是保護人類皆不是星爺?shù)淖非蟆?
(二)主題鮮明——表達自我
周星馳自1988年出道以來獲得無數(shù)榮譽,1992年香港十大賣座影片周星馳自己占了前五名,2003年被評選為《時代周刊》“時代風云人物”獨占封面等等。周星馳作為優(yōu)秀演員,不再滿足做演員所帶來的快感,開始親自上陣擔當導演表達自我。在周星馳執(zhí)導的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其鮮明的周氏“無厘頭”喜劇風格和個人的自我表達?!断矂≈酢罚?999)是鮮明的帶有周星馳自傳性質的一部作品,熱愛表演視如生命的尹天仇雖然只能跑龍?zhí)?,仍然不放棄對表演的堅持像極了周星馳早年的經歷?!渡倭肿闱颉罚?001)用五師兄告訴觀眾什么是堅持,什么是夢想?!豆Ψ颉繁磉_了周星馳對正義及愛情的理解。《長江7號》用科幻的外衣表達了周星馳對于父愛的認知?!睹廊唆~》(2016)不僅僅是星爺用童話的方式傳達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人魚愛情,而是隱晦的表露心聲。影片《美人魚》宣傳曲《無敵》由周星馳親自操刀填詞作曲,“獨自在頂峰中、冷風不斷地吹過、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這樣的歌詞給《美人魚》留足了懸念,吊足了胃口。影片上映后留給觀眾的是“蒙娜麗莎微笑”般的思考。這樣慷慨激昂的詞曲是影片中成功房地產商劉軒的內心寫照,又何嘗不是星爺?shù)恼鎸崈刃闹?。星爺是一代喜劇之王,身上的眾多榮譽頭銜讓他備受矚目將他推上風口浪尖。
(三)“無厘頭”——風格化堅守
“無厘頭”周氏幽默是周星馳系列喜劇電影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20世紀90年代是時代最強音。面對時代潮流和新形勢需要,周星馳雖然不再堅持極致的“無厘頭”表現(xiàn)形式,但是并沒有完全摒棄招牌“無厘頭”式的幽默方式,而是做出適當?shù)恼{整且非追求極致。
電影《功夫》(2004)開篇,鱷魚幫大佬(馮小剛飾)大鬧警察局,并破口大罵“法律何在”,出門就被斧頭幫殺害,提前收錢的警察局默不作聲,最后出來“洗街”。斧頭幫的勢力不斷壯大令人聞風喪膽,斧頭幫大哥帶領眾小弟大跳斧頭舞與其劣跡斑斑案發(fā)現(xiàn)場鏡頭進行交叉剪輯。幽默的背后極具反諷意味令人深思的回味是周星馳一貫的創(chuàng)作風格。影片中神雕夫婦小龍女和楊過是性格暴躁的包租婆和好色滑頭的包租公,卻是他們保護鄰居伸張正義。個性十足、說話慢吞吞的理發(fā)師醬爆的那句“包租婆,為什么沒有水了呢?”更成為一代人的回憶。阿星為逞能選人出來單挑,一個快要淹沒在人群中的人竟然站起來超兩米,憨厚的老人和弱不禁風的孩子竟然有著健美的肌肉,令觀眾忍俊不禁的同時表達了小人物和草根階層的大智若愚。
周星馳時隔5年回歸致敬經典《大話西游》的作品《西游降魔篇》(2016),以近12.47億元收官,創(chuàng)造了票房神話。觀眾仍然可以看到“無厘頭”的喜劇表現(xiàn)。影片中人物設置與臺詞彰顯著“無厘頭”風格,呆萌的玄奘,女漢子段姑娘,驅魔人空虛公子和其貌不揚卻很有笑料的四大“美女護法”,頑劣老頑童孫悟空,史上最美豬八戒。愛慕玄奘的段姑娘看到孫悟空將玄奘的頭發(fā)拔光,大罵孫悟空:“你爸爸的矮冬瓜!”“竟然把他搞成這個樣子,你當我是吃素的。玄奘也對段姑娘說:“我愛你,一千年,一萬年?!苯洿颂幚?,周星馳用“無厘頭”的表現(xiàn)方式告訴觀眾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博愛。即消解權威,解構經典表達真善美是周星馳“無厘頭”喜劇風格的本質特征。具有顛覆性的人物設置,時髦流行語的臺詞等是其“無厘頭”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看來,“無厘頭”的喜劇表現(xiàn)形式是周星馳喜劇風格的堅守高地。
三、 數(shù)字3D技術的盛宴
電影從無到有,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走進觀眾的生活經歷了三次革命。數(shù)字3D技術更是將觀眾重新拉回電影院,并且賦予電影新的生命力。數(shù)字3D電影技術較2D電影最鮮明的藝術魅力在于使立體影像“躍然屏上”,使觀眾卷入到影片中有身臨其境之感。3D電影技術在呈現(xiàn)宏大的場面、表現(xiàn)激烈的打斗上具有天然優(yōu)勢。
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3D電影《阿凡達》獲得當年奧斯卡三項大獎,重掀3D熱潮。電影3D藝術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導演關注,觀看3D影片也成為觀眾重回電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周星馳及時發(fā)現(xiàn)并再次抓住時機,在3D技術的東風中游刃有余盡顯才華。在視覺效果呈現(xiàn)上讓觀眾大呼過癮,在理念和敘事上之巧妙如鬼斧神工自然流暢。周星馳也充分利用數(shù)字3D技術為自己的電影增加籌碼。周星馳電影《功夫》(2004)不乏激烈的打斗場面。其中,包租婆“獅吼功”的巨大威力,火云邪神“蛤蟆功”的逼真效果,阿星“如來神掌”從天而降的巨大掌印給觀眾震撼的視覺享受。在《西游降魔篇》中,唐僧收服河妖、高老莊豬剛鬣比武中的3D技術特效讓觀眾汗毛高立,獲得酣暢淋漓的視覺體驗。
3D技術的視覺魅力毋庸置疑,在呈現(xiàn)理念輔助敘事上也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星爺最溫情的影片《長江7號》重要“角色”七仔的形成源于3D技術的應用,完成了影片父愛的主題呈現(xiàn),也讓觀眾深深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小家伙。值得一提的是,七仔形象紅極一時成為電影周邊塑造的典例。星爺再一次創(chuàng)造票房新神話的影片《美人魚》中,八爪魚(羅志祥飾)是刺殺無良地產商劉軒(鄧超飾)計劃的領導者,無意中露出了自己的觸須,為了不暴露以致計劃敗露不惜砍掉自己的觸須,甚至被做成“鐵板章魚燒”。八爪魚痛不能喊的夸張表情博得觀眾的笑聲。通常情況下,八爪魚在電影中總是反派角色,而在《美人魚》中的八爪魚是個忠于情和義的悲情角色。在笑料之后讓觀眾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周星馳“無厘頭”式表達的一貫風格。這樣的理念和敘事的呈現(xiàn)無疑是因為3D技術的運用。
綜上所述,20世紀90年代周星馳“無厘頭”喜劇應時代而生而榮,奠定其喜劇之王的地位。時代的變遷和觀眾審美的變化讓周星馳不得不面對新的挑戰(zhàn),堅持自己的“無厘頭”風格,融入內地溫情化元素且表達自我,順應時代和觀眾需求,運用3D技術為再創(chuàng)輝煌保駕護航是星爺做出的明智選擇。周星馳經典作品《大話西游》所形成的“大話文化”之盛世雖不可復制,但周星馳用作品征服了一代人,一次次的票房神話證明了周星馳電影的非凡魅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