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領域法學:法學研究的第三條道路

      2017-03-27 14:47:08張學博李玉云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教義法理學社科

      文/張學博 李玉云

      領域法學:法學研究的第三條道路

      文/張學博 李玉云

      法教義學者和社科法學者們都意識到傳統(tǒng)的知識和方法已經(jīng)無法指導不斷涌現(xiàn)的新的法學學科研究了,但雙方并沒有關注到制約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的根本問題:部門法學所形成的壁壘。研究方法的爭論只是表面現(xiàn)象,而背后的部門利益才是根本問題所在。在這個法學困局之下,財稅法學者首次提出了新的法學研究范式——領域法學。

      法教義學;社科法學;領域法學

      改革開放三十八年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法學研究也迎來了春天。當年的冷門學科今天儼然已經(jīng)成為社會中的顯學。法學研究也經(jīng)歷了跑馬占地,再到今天學科眾多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在三十多年的法學研究中,有兩大方法論占有顯赫的地位。一個是法教義學,另一個是社科法學。法教義學主要是民法和刑法等傳統(tǒng)部門法學科,而社科法學則主要是以法理學界為代表。兩方學者均聲稱自己是未來法學研究的主流。蘇力聲稱“大約30年后,法教義學的研究——有別于教學,很可能不再能進入中國頂尖高校法學院頂尖學者的視野,相關的研究會轉(zhuǎn)移到二流或三流法學院中去?!盵1]而法教義學學者則認為:“如果法學研究不能確立或者至少是理解法教義學的視角,中國未來的法治很難讓人有樂觀的期待”。[2]兩方學者近年來均發(fā)表了不少文章進行論戰(zhàn),對未來法學研究流派和格局之形成有重大影響。所以,作為既非法理學科,又非傳統(tǒng)部門法學的學科,有必要對此兩者進行認真審視,以便找到符合學科特點的研究道路。

      一、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的由來

      作為研究方法而言,法教義學目前有幾種比較權威的定義。正如諾依曼所說,“法教義學要以對一國現(xiàn)行實在法秩序保持確定的信奉為基本前提,這也是所謂的‘教義’的核心要義所在?!盵3](P17)王澤鑒認為:“法教義學是一門將現(xiàn)行實在法秩序作為堅定信奉而不加懷疑的前提,并以此為出發(fā)點開展體系化與解釋工作的規(guī)范科學”。[4](P11)但是今天的法教義學已經(jīng)融合了德國學者的觀點,不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以法條解釋為核心,而是升級為法律解釋學,將自己的領域不斷擴展,甚至到了公共政策等無邊界的領域。如果有一個比較簡單明了的介紹什么是法教義學,還是蘇力的理解比較明了:“主要關涉制定法的司法解釋,但除了制定法、判例外,也包括個別部門法學者長期奉行的學說,如刑法的犯罪構成理論、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等。這是以規(guī)范和教義為中心的研究”。[1]

      社科法學則在十余年來異軍突起,現(xiàn)在儼然已經(jīng)與法教義學成分庭抗禮之勢。用蘇力本人的話來說,“社科法學是針對一切與法律有關的現(xiàn)象和問題的研究……也集中關注專業(yè)領域的問題(內(nèi)在視角),同時注意利用其他可獲得的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也包括常識(外在視角)”。[1]如用孫少石的話來描述則更加形象:“這些青年一代結合他們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雜糅其他學者的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有他們自己特色,但內(nèi)在理路卻又一氣相貫的旁支,如侯猛的司法制度,陳柏峰的鄉(xiāng)村問題,王啟梁的邊疆治理、法人類學研究,尤陳俊的新法律史,桑本謙的法律的經(jīng)濟分析,甚至還有觸及自然科學的,如李學堯的法律與認知科學?!盵5]不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的,社科法學在法學界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現(xiàn)象,其影響從傳統(tǒng)的法理學者不斷向其他部門法學者擴展。

      二、兩者之異同、優(yōu)勢和缺陷

      盡管社科法學已經(jīng)異軍突起,但是法教義學者們并非日薄西山。下面將對兩大學派的異同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

      首先,法教義學者們以傳統(tǒng)的民法、刑法學者為主。而社科法學盡管經(jīng)過了十多年發(fā)展,仍然以法理學者為主。十多年前,法理學者就宣稱法條主義者沒有前景,但是今天法條主義者們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挖掘了新的學術資源,與德國法接軌,仍然牢牢占據(jù)著學術的主流地位。盡管今天中國的法律體系構建中,不斷引入英美法的內(nèi)容,但是以德國法為主導的學術思想仍然牢牢占據(jù)著法治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中國的法律體系仍然以大陸法為主體,短期內(nèi)看不出有任何變化的跡象。法教義學者們占據(jù)著絕大多數(shù)學術資源,以成文法來解決現(xiàn)實糾紛的思想仍然占據(jù)著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主流。

      其次,社科法學嚴格意義來講,并非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只是把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移植到法學學科中來。社會學、人類學、經(jīng)濟學的研究方法的確精妙,但是法教義學者們以實定法的解釋者自居,不論何時,仍有其存在之價值。

      再次,法教義學雖然掌握了最多的學術人馬和學術資源,但是按照部門來進行法律部門劃分的確已經(jīng)無法適應法學學科自身不斷發(fā)展的需要。法律本身是經(jīng)濟社會的產(chǎn)物,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不斷有新的法學學科在產(chǎn)生,按照研究對象進行學科劃分來確定學術資源和發(fā)展空間,的確已經(jīng)不合時宜。社科法學雖然沒有顛覆法教義學的主導地位,但的確由法理學者們向傳統(tǒng)部門法學者們發(fā)出一個強烈的信號:跑馬占地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每個學科需要自己的學術空間??梢哉f,之所以社科法學由法理學者們產(chǎn)生,正是市場機制倒逼的結果。法理學者們最有危機感,他們很難與市場經(jīng)濟親密擁抱,所以必須在學術市場上隨時保持一種危機感。最關注司法改革的是法理學者,對社會事件最關注的往往是法理學者,最關注研究方法的也是法理學者。

      某種意義上,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的論戰(zhàn)是法學研究的一場危機。當法學學者們還在各種畢業(yè)生致辭上為法治春天而自豪時,法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已經(jīng)成為史上最難就業(yè)的專業(yè)。①這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即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的嚴重脫節(jié)。法學是一個實踐科學,不是一個純粹的人文科學。

      三、領域法學:法學研究的第三條道路

      兩方論戰(zhàn)之際,財稅法學者提出了“領域法學”的概念。在新興的法律學科中,包括金融法、財稅法、知識產(chǎn)權法、互聯(lián)網(wǎng)法,體育法等。在這些法律學科中,財稅法學者首次提出了新的法學研究范式。實際上法教義學者和社科法學者們都意識到,傳統(tǒng)的知識已經(jīng)無法去指導不斷涌現(xiàn)的新的法學學科研究了。但是法教義學者們和社科法學者們都停留在對研究法學的爭論上,而沒有關注到制約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的根本問題:部門法學所形成的壁壘。研究方法的爭論只是表面現(xiàn)象,而背后的部門利益才是根本問題所在。部門法學者之所以要以法教義學方式捍衛(wèi)自身學科的獨立性和專業(yè)性,實質(zhì)是因為他已經(jīng)占據(jù)了重要的領域,不希望別的研究者們進入到此領域,所以要構建專業(yè)槽。而法理學者們之所以打著社科法學的旗號,表面上是研究方法的論戰(zhàn),其實質(zhì)還是因為法理學本身不能為其提供足夠的學術資源,他們必須到別的學科挖掘?qū)W術資源。雙方其實心知肚明,卻又義正言辭。

      正是在這個困局之下,財稅法學者提出:“領域法學,是以問題為導向,以特定經(jīng)濟社會領域全部與法律有關的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融經(jīng)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多種研究范式于一體的交叉性、開放性……但又在方法論上突出體現(xiàn)以問題意識為中心的鮮明特征,是新興交叉領域‘諸法合一’研究的有機結合,與部門法學同構而又互補?!盵6]說到底,每個學科都希望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但直到如今,經(jīng)濟法學與民法學等傳統(tǒng)學科的爭論仍未有徹底終結,多少新學科為自身的獨立性耗費大量資源去論證??梢哉f,領域法學的提出正當其時。改革是問題倒逼的。如果一定要說“領域法學”理論是一門“找位置”的學問的話,“領域法學”不僅僅是為財稅法學找到了最為適合的位置,也不僅僅是為所有法學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找到了適當?shù)奈恢?,更重要的是為整個法學在這個“法律現(xiàn)象領域化”或者說“法律問題綜合化”、“社會問題跨領域化”的時代找到了自己最為適合的位置。[7]

      四、領域法學的主要特征

      首先,領域法學秉持實定法規(guī)范和實定法秩序的實用主義研究立場,主張打破部門法桎梏,以問題意識為關懷起點,以經(jīng)驗研究為理論來源,綜合借鑒與運用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成熟方法進行研究。[6]在這一點,領域法學并不與傳統(tǒng)的法教義學發(fā)生沖突。領域法學并非對于法教義學的顛覆。社科法學對于法教義學的沖擊,主要是一種研究方法的顛覆。在社科法學者看來,法教義學代表了一種法學界的保守勢力,是墨守成規(guī)的把持者。正因為法教義學的強大勢力使得青年學者必須找到新的出路。某種意義上講,社科法學是在別的學科找到利器來對法教義學進行顛覆。如孫少石所言:“一個語詞一旦進入社會生活層面,將不只有交流溝通的功能,它會類似于標簽,還存在著與權力意志如影隨形的諸如甄別、分類、促人“站隊”的功能……使用者未必自覺、但也勢必帶入這樣的利害關切?!盵5]相反,領域法學則是兼容性的。他以實定法的秩序為前提,并不沖擊法教義學本身的領地,只是代表著包括財稅法學、知識產(chǎn)權法、網(wǎng)絡法等新興法學學科自身學術研究拓展的需求。這是一種立體共贏的思路,并非以挑戰(zhàn)者姿態(tài)出現(xiàn)。

      其次,領域法學呈現(xiàn)開放性和立體性。傳統(tǒng)的部門法體系以調(diào)整對象和調(diào)整方法來進行學科劃分,具體表現(xiàn)為法學內(nèi)部二級學科的相對封閉。各個學科之間相對比較封閉,各個學科的學者之間很少交流,各自在各自的圈子里進行研究,缺乏開放的心態(tài)。“規(guī)范法學研究者把本來屬于一個整體的法學研究予以肢解,使得憲法、刑法、民事、行政法和訴訟法的研究相互隔離……‘一畝三分地’……對于超出自己學科領域的法律問題,既沒有解釋的能力,也沒有研究的興趣。”即便是向法教義學發(fā)起挑戰(zhàn)的社科法學,并沒有走出這條老路,仍然是重復他人昨天的故事,只不過是試圖以新的圈子代替舊的圈子。如此的挑戰(zhàn)很難讓人信服。而領域法學最大的特征就是,不進行學術門派劃分,不以某個學科化分界線,每個學科、每個學者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研究,自由進行交流。在領域法學的理念之下,每個學科,不論是傳統(tǒng)的部門法學科,還是法理學科,或者新興的如財稅法、知識產(chǎn)權法等學科,都不僅可在自己的領域安身立命,不用擔心別的新的范式的挑戰(zhàn),而且可以與其他領域的學科、學者進行平等的交流,并不斷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間,互相之間也不用發(fā)生沖突。

      再次,領域法學以問題為中心。法教義學最大的特點在于追求法學學科自身的圓滿性,試圖找到一種法學學科自身存在的理由,所以其所有的研究立足于法律文本的解釋,最多擴展到司法判決對法律解釋的影響,并對公共政策適當?shù)挠枰钥紤]。但不論如何,法教義學的根本其實就是規(guī)范法學,也就是以規(guī)范和應然為價值取向的法律科學。其核心是價值導向的。而社科法學則以研究范式為導向,追求價值無涉,追求法律背后社會現(xiàn)象的客觀性,其實質(zhì)是以社會和實然為取向的社會科學。但是中國的社科法學與國外那些其他學科出身研究法學的學者還有一個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的社科法學學者多數(shù)是野路子出身,本身對于社會學、經(jīng)濟學等研究工具的運用并不熟悉,所以往往淪為一些常識的論證。“一些社科法學研究經(jīng)常將一些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運用了其他社會科學的既有理論。或許,這種研究足以論證規(guī)范法學是存在缺陷的,也是無法解決中國法律問題的。但是,這種零零散散的研究,又能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成體系的理論呢?”[8]所以,研究方法固然重要,圍繞問題為中心,才是法學研究更應該關注的重點。法學研究不論運用哪種方法,目的都是法學法律條文背后真實的規(guī)律,提出對中國法律實踐富有解釋力的法學理論。

      [1]蘇力.中國法學研究格局中的社科法學[J].法商研究,2014,(5).

      [2]張翔.形式法治與法教義學[J].法學研究,2012,(6).

      [3](德)烏爾弗里德·諾依曼.法律教義學在德國法文化中意義法哲學與法社會論叢(第5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4]王澤鑒.人格權法——法釋義學、比較法、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5]孫少石.知識生產(chǎn)的另一種可能——對社科法學的述評[J].交大法學,2016,(1).

      [6]劉劍文.論領域法學——一種立足新興交叉領域的法學研究范式[J].政法論叢,2016,(5).

      [7]梁文永.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從部門法學到領域法學[J].財稅法學動態(tài),2016,(61).

      [8]陳瑞華.法學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J].中外法學,2015,(1).

      張學博,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副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法學博士,研究方向:財稅法、經(jīng)濟法學和法律經(jīng)濟學。

      李玉云,中共西雙版納州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民族宗教。

      責任編輯李冬梅

      D913

      10.13784/j.cnki.22-1299/d.2017.02.010

      猜你喜歡
      教義法理學社科
      社科成功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論周公的法理學說
      社科成果展示
      刑事追繳的教義學構造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12
      網(wǎng)絡空間教唆自殺行為的法教義學分析
      法律方法(2019年2期)2019-09-23 01:40:40
      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的教義學展開
      刑法論叢(2018年2期)2018-10-10 03:32:22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刑法適用與刑法教義學的向度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探析法理學在審判實踐中的應用
      永和县| 垫江县| 望城县| 大庆市| 棋牌| 泸水县| 望谟县| 东阳市| 景宁| 建宁县| 康定县| 宜都市| 涿州市| 依兰县| 七台河市| 中宁县| 巩义市| 五指山市| 思茅市| 庆阳市| 大洼县| 应城市| 屏东县| 铁岭市| 石河子市| 阜新市| 上犹县| 潼南县| 阜平县| 镶黄旗| 靖江市| 桐乡市| 荣成市| 南漳县| 响水县| 浦东新区| 周口市| 山东省| 龙口市| 长岭县| 汉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