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威
評估,顧名思義,評判和估算。對項目來說,評估是第三方的勘察、測量和分析,也是受托人的界定、論證和判定,還是決策者、審批者、監(jiān)控者和投入者們的憑據、工具和依靠。評估人之于決策人,等于法醫(yī)之于法官、會診之于治療、顧問之于總統(tǒng)。評估出了問題,決策不可能正確、后續(xù)執(zhí)行不可能不出問題。
在項目工作中,大家提到項目評估,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特指項目前期總體評估。項目前期總體評估不僅應用次數最多,而且導向功能最強、價值放大功能最大,因此后果風險也最大,是直接影響項目論證和項目決策工作的最大關鍵因素。由此可見,項目評估做得如何,直接決定了項目的未來狀況乃至生死。
項目評估的重點在于總體,其中主要包括全面、精細、準確和長期,簡稱為“全、細、確、長”。目前大多數項目評估側重于專業(yè)性,實際上是專業(yè)評估或者專項評估,并不全面,導致風險非常大,尤其是針對大投資、長周期和廣泛性項目。缺乏全面性必然會導致疏漏,缺乏精細性必然會導致混淆,缺乏準確性必然會導致誤差,而缺乏長期性則會導致短視和應變差。總體性是項目評估的核心和基礎,即便專業(yè)性再好,如果缺乏總體性,再漂亮的項目也不會成功、也不會持久。據統(tǒng)計,至少90%的項目失敗都與項目評估有直接的關系。
客觀地說,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項目評估機構都是由專業(yè)性評估機構轉化而來,大多都是強調專業(yè)特長和技術屬性,很少有貫徹項目總體理念的,相對缺乏完成總體性項目評估工作的能力。近些年,我國的眾多PX項目,其專業(yè)論證都是頂級的,但是其結果呢?很多高速公路評估時都會盈利,可是通車后都在虧損。很多會展賽活動評估出的參加人數達上千萬,可是實際結果經常連1/3都不到。還有很多農業(yè)、文化、教育和投資項目,評估結果和實際數據往往大相徑庭,給國家、投資人和社會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損失。
項目評估還具有現(xiàn)實性和時效性兩大特色。所有的項目都是新項目,作為新項目,應用以前范例進行套用評估,是有很大風險的,更何況很多范例是幾年、十幾年以前的。另外,項目評估做出后,哪怕相差一個月,只要任一時效性因素發(fā)生變化,其效果和功能都很有可能會完全不同,如果繼續(xù)盲目沿用,結果可想而知。因此,項目評估必須要“隨做隨用、及時更新”,其現(xiàn)實性和時效性必須要重視和保證。
對于“一帶一路”、京津冀這樣的大戰(zhàn)略,其涉及投資額都達到了數萬億,其中的重大項目、廣泛項目、長期項目不計其數,如果項目評估做得不好,哪怕是做得不夠好,就可能會給國家?guī)硪詢|、十億為單位的重大損失,導致產業(yè)、資源、環(huán)境、社會、民生和外交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各個企業(yè),還會影響到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甚至影響到國家的發(fā)展,以及黨和國家的長期、總體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