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珍 楊紀紅 周永強
摘要 從采種、播種育苗、苗期管理、出圃及苗木質(zhì)量、包裝運輸?shù)确矫婵偨Y(jié)山茱萸育苗技術(shù),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山茱萸;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
中圖分類號 S68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3-0135-01
山茱萸不僅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經(jīng)濟林樹種,而且也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綠化樹種,市場需求量很大[1]。西峽縣是山茱萸重要生產(chǎn)地,是國家林業(yè)局命名的“山茱萸之鄉(xiāng)”。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山茱萸育苗經(jīng)驗,總結(jié)了一套山茱萸育苗技術(shù)規(guī)程,以供廣大林農(nóng)參考。
1 采種
1.1 品種選擇
選擇生長快、豐產(chǎn)性好、出皮率高的山茱萸優(yōu)良品系石磙棗、珍珠紅。
1.2 母樹選擇
選擇品系純正、樹勢健壯、冠形豐滿、生長旺盛、抗病蟲害能力強的中齡優(yōu)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并登記標號。
1.3 采種
每年10月中下旬,山茱萸果實呈深紅色充分成熟后,及時采收。從采收的果實中,選擇色紅果大、籽粒飽滿、無病蟲害和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略曬3~4 d,待果皮柔軟后,人工捏出果核。洗去果核表面的黏液后,晾干作種。應注意的是,禁止用機械加工的果核作種子;禁止用沸水燙過的果實的果核作種子;禁止使用搶青的果實取得種子。
1.4 種子包裝及貯藏
種子晾干去雜后裝入麻袋、木箱等包裝中貯存,包裝時應標明品種名稱、重量、產(chǎn)地、采種時間及采種單位等。包裝完畢后應該將種子貯藏在干凈、通風干燥、無污染、無鼠害的場地。
1.5 種子的質(zhì)量標準
要求種核淡黃色、無蟲蛀、無機械損傷、無霉變,種仁發(fā)芽率不低于90%,種子純凈度在95%以上,其他指標應符合《林木種子質(zhì)量分級》(GB7908-1999)的規(guī)定[2]。
從外地采購的種子按照《林木種子質(zhì)量管理方法》和《林木種子采收管理規(guī)定》的規(guī)定,持有“三證一簽”。
2 播種育苗
2.1 苗圃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或坡度<10°的背風陽坡或半陽坡的緩坡地,以土層深厚、質(zhì)地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為宜,要求地下水位在1 m以下,排溉方便,土壤環(huán)境條件應符合《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GB15618-2008)的規(guī)定。
2.2 整地
播種前,將育苗地深耕1遍,打碎耙平,揀去樹根、雜草和石礫。按南北行的方向,做成1 m寬的畦或1 m寬、10 cm高的壟,壟間距30 cm。同時,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30 t/hm2、硫酸亞鐵150 kg/hm2。
2.3 種子處理
2.3.1 種子消毒。在處理種子前,要先對種子進行滅菌消毒處理,即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30 min,再用清水洗凈藥液。
2.3.2 腐蝕法處理。按每1 kg種子用Na2CO3 10 g、水2 kg的比例,將Na2CO3 用溫水溶化后放入種子,攪拌均勻,浸泡12 h后,搓去果核上的黏液,撈出裝入透水容器內(nèi),每天早、晚各沖2次60 ℃溫水,共沖10 d。
將種子與牛馬糞按1∶1.5比例拌勻后下坑漚制。漚坑應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坑深40 cm??拥紫蠕? cm厚的沙,然后將拌好糞的種子倒入坑內(nèi),厚約20 cm,再鋪蓋5 cm厚的沙土,呈饅頭狀,最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將四周壓好。冬至前后,氣溫變低后,用牛馬糞將坑蓋平,用塑料薄膜繼續(xù)蓋好,立春后播種育苗[3]。
2.3.3 浸漚法處理。用60~70 ℃溫水浸泡種子2 d,取出后選背風向陽處,挖30~40 cm深的漚坑。將種子與糞灰(牛馬糞80%、草木灰20%)按1∶1.5比例拌勻,放入坑內(nèi)悶漚。待30%~4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4 播種
在畦(壟)面上開3行溝,間距30 cm,溝深5 cm,將種子順溝均勻撒入,再蓋1~2 cm厚的細土,覆蓋地膜或秸稈。用種量750 kg/hm2左右。
3 苗期管理
出苗前后,要保持土壤濕潤。進入夏季,要視天氣情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墑情,雨后及時排除苗圃地積水。出苗約30%時,要逐步揭去畦面上的覆蓋物。當幼苗長至2~3對真葉時進行間苗,并對缺苗斷壟處進行補苗,留苗距離5~7 cm。當苗高10~20 cm時,要注意防旱、遮蔭。此外,要及時中耕除草3~4次。5—6月,要交替噴灑0.100%~0.125%多菌靈液、0.085%~0.100%甲基托布津液2~3次,預防苗木立枯病、猝倒病。選用5%辛硫磷顆粒劑30.0~37.5 kg/hm2撒播于苗木根際土壤內(nèi),消滅地下害蟲[4]。
6—7月追肥2次,結(jié)合中耕每次追施尿素45~75 kg/hm2。夏季要視天氣情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墑情,雨后及時排除苗圃地積水。此外,入冬前澆1次封凍水。
4 出圃與苗木質(zhì)量
4.1 苗木出圃
苗木落葉至萌芽前出圃。出圃前澆1次透水,待苗圃土壤濕度適中再起苗。起苗時,要做到不傷苗、不傷根,保持苗木根系完整,并按GB1974-2010的規(guī)定進行分級。
4.2 苗木標準
苗木質(zhì)量應符合GB1974-2010的規(guī)定。優(yōu)良壯苗的標準是:苗木生長健壯、腋芽飽滿、木質(zhì)化程度高;苗高度70 cm以上,地徑粗度0.4 cm;無機械損傷、根系完整、須根發(fā)達;無檢疫對象及其他病蟲害。
5 包裝、運輸
苗木分級后,每50株一捆。原則上就地栽植,隨起隨栽。若需遠距離運輸,苗木根系用稀泥漿蘸根,然后用浸過水的麻袋包裹好。運輸過程中,需要有防風、防曬、防雨淋等措施。
6 參考文獻
[1] 王明方,李俊德,王昌明,等.山茱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8.
[2] 師曉慧,鄧莉蘭.云南山茱萸科植物資源及其在園林中的應用[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3(3):76-79.
[3] 陳延惠,馮建燦,鄭先波,等.山茱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經(jīng)濟林研究,2012(1):143-150.
[4] 韓東鋒.山茱萸無性繁殖技術(shù)的研究[D].楊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