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勝韓國后,我在朋友圈貼出評論文章《里皮是英雄,但救世主只能是自己》,附言“在德黑蘭只需要1分,棋就活了”。當時國足隊醫(yī)還調侃“為什么我們不能拿三分?”打伊朗之前,馮瀟霆這樣寫道,“沒有激流就稱不上勇進,沒有山峰則談不上攀登”。國足終于可以抬起頭去看周邊的世界,這得益于戰(zhàn)勝韓國的結果,也得益于名帥里皮的調教,還有回歸正常的足球規(guī)律。
曾幾何時,德黑蘭阿扎迪球場對于國足就像一個“黑洞”:3根黃瓜和4根手指都成了國足最經(jīng)典的“懦弱”證據(jù)——動輒4個丟球,真是讓看球的人都覺得“殘忍”。但這第六次失敗,卻少了些“顫栗”,多了些“無奈”。面對亞洲第一、本次世界杯預選賽從未丟球的伊朗,里皮排出433的進攻陣容,哪怕對手強大如山,整場比賽國足也踢得有理有節(jié),沒有失序。我們只犯錯了30秒——那個偶然丟球不應責怪任何個體。
現(xiàn)在客觀來談,中國隊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之路基本可以宣告“死緩”。但不能忽略的是,最近3輪比賽留下很多有意義的“碎片”。首先,說國足“基因無能”的人請閉嘴。重金打造的金元聯(lián)賽打造出亞洲級別的防守端,也造成了鋒無力,有利有弊不要一并而談。接下來又要重啟“輪回”。既然足改兩周年座談會上已經(jīng)定調國家隊成績不列入足改評價體系,國足就應該大刀闊斧進行變革。大國家隊可以搞,但不應簡單照搬舉國體制,國家隊的管理體系如何升級更合理有效,才是關鍵?!?/p>
(作者是中央電視臺《足球之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