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云博,史 良*,蔣 瑋
(江蘇張家港澳洋醫(yī)院,1.腎內科;2.病理科穿刺室,江蘇 蘇州 215600)
綜合護理干預與傳統(tǒng)護理方式在腎穿刺活檢術中的比較性研究
蔣云博1,史 良2*,蔣 瑋1
(江蘇張家港澳洋醫(yī)院,1.腎內科;2.病理科穿刺室,江蘇 蘇州 215600)
目的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在腎穿刺術中的應用,分析與手術成功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之間的應用價值,加強圍手術期護理計劃和措施的制定。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腎穿刺患者為傳統(tǒng)護理組,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腎穿刺患者為綜合干預組,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綜合護理干預組手術成功率高,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少,并發(fā)癥少,與傳統(tǒng)護理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在腎穿刺活檢術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綜合護理干預;腎穿刺活檢術;護理措施
腎活檢術是用于診斷腎臟疾病非常重要的方法[1]。通過腎活檢,可以對腎臟疾病作出準確診斷,獲得有關疾病進展和預后的重要信息,并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有用的依據(jù)[2]。正確、全面的護理措施在術前、術中、術后的應用對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使患者盡快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2016年我院腎內科聯(lián)合病理科(腎活檢術在病理科進行,由病理科護士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對腎活檢患者進行全過程綜合護理干預。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選取52例腎穿刺患者納入傳統(tǒng)護理組,其中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齡(56.23±8.18)歲;腎病綜合癥21例,慢性腎炎16例,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11例,過敏性紫癜4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選取68例腎穿刺患者納入綜合護理干預組,其中男37例,女31例;平均年齡(58.26±7.56)歲;腎病綜合癥26例,慢性腎炎24例,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12例,過敏性紫癜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診斷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傳統(tǒng)護理方法:術前協(xié)助患者完善術前檢查;進行床上大小便及排尿練習。術中送患者如病理科;協(xié)助患者擺俯臥體;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術后仔細觀察患者的傷口敷料及血尿情況,遵醫(yī)囑予抗生素及止血藥以防術后感染,出血;囑患者多次少量飲水以沖洗尿道。(2)綜合護理干預方法:術前加強心理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需要,滿足其心理需求;提供手術治療的必要信息。完善入院評估:詳細詢問病史,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針對評估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護理措施,使之身心達到良好的術前狀態(tài)。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計數(shù)、出凝血時間、腎功能、雙腎B超等。④給予術前指導和訓練:由于術后要求患者臥床24 h,因此練習床上大小便十分重要。術前1天訓練患者床上排尿,指導其反復練習會陰部肌肉收縮和放松,強化臥床排尿反射,防止術后尿潴留。為了術中更好的配合穿刺在2~3天前可以進行俯臥位屏氣訓練。術中接送患者要語言溫柔、動作輕慢,使患者感覺親切,放松緊張情緒;進入手術室對患者講解各項操作目的,注意事項以得到配合;幫助患者擺俯臥位并在腹部墊一厚枕,密切關注記錄患者生命體征,及時關注患者表情變化。術后取合適的臥位,限制活動,預防出血:將患者搬至床上取平臥位,注意動作輕柔,告知患者平臥24 h;減少肢體活動,避免引起傷口出血。術后常規(guī)給予止血藥,同時觀察傷口有無滲血。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后4~6 h每30 min測1次生命體征,若平穩(wěn)可改為每小時測1次生命體征。同時觀察穿刺處有無出血,有無腎區(qū)疼痛,有無惡心、嘔吐。觀察尿液:觀察尿量、尿色的變化,囑患者多飲水,講解勤排尿沖洗尿路防血凝塊阻塞,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使患者主動配合[3];飲水方式為少量多次為宜。心理護理:加強心理關懷,疏導緊張情緒,向患者解釋活動與出血的關系,告知其活動方式和注意事項。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措施的腎穿刺活檢成功率進行比較。綜合護理干預組的腎穿刺活檢成功率為97.2%,傳統(tǒng)護理組為85.6%,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x2=8.11,P<0.05);綜合護理干預組平均住院天數(shù)為(8.2±0.8)天,住院費用為(4695.1±521.4)元,均顯著低于傳統(tǒng)護理組的(10.8±0.6)天和(6846.5±498.2)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3,33.62,P<0.05)。
腎穿刺活檢術在腎臟疾病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穿刺組織為明確的病理診斷提供了必要條件,對腎臟疾病的分型起到了決定作用。伴隨手術的開展傳統(tǒng)的護理工作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不利于臨床工作的開展[4]。此時,我院護理部組織腎內科、病理科護理人員共同開展全面連續(xù)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加強術前心理護理和術中護理,將傳統(tǒng)護理方法完善,充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合護理干預小組的建立應由護理部召集相關科室的優(yōu)秀代表,通過各參加者之間相互激發(fā)及交流各自的思想,制定有效可行的護理程序,并不斷更新,使它始終反應最新的狀態(tài)。小組特點:來自不同功能的各個相關部門;參加者應有豐富的經(jīng)驗,積極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
[1]王海燕,劉 平.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409-420.
[2]JuanRosai,鄭杰譯.外科病理學[M].第10版.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4:1101.
[3]單彩燕,鄒冬梅,陳偉玲.綜合護理干預對腎穿刺活檢術后排尿困難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15):1814-1815.
[4]錢麗萍.腎穿刺活檢術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44-146.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6.35.01
史 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