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娜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教授治?!逼鹪从跉W洲中世紀大學,其代表學校為法國的巴黎大學。該大學以教師行會的形式治理大學,管理范疇包含挑選校長和學生、安排課程、組織考試、授予學位、管理學生日常生活等,全體教師共同治校,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合二為一。這一管理模式被其后創(chuàng)建的牛津、劍橋大學所沿襲,并在柏林大學辦學實踐中得與加強與完善。我國的“教授治?!敝贫仍醋浴洞髮W令》的頒布及推廣?!洞髮W令》中明確規(guī)定大學全校設評議會,各科設有教授會,并規(guī)定其各自職責,從而使教授全面參與到學校的日常事務的管理中。北大校長蔡元培將教授治校的理念付諸實踐,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教授會”和“評議會”制度。以此為載體,形成了教授治校管理模式,校、系兩級均實現(xiàn)了教授主政,開創(chuàng)中國大學教授治校之先河。四十年代末,計劃管理體制觸動了高校管理模式的轉變,垂直化管理和行政管理成為了高校管理的主要方式。時至今日,單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合發(fā)展時宜,現(xiàn)代大學治理模式急需變革與完善。教授治校作為經(jīng)典的教育管理模式,擁有其獨特的理念內涵。首先,教授治校凸顯了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從教授治校的歷史沿革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授對于大學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教授治校尤其強調作為教師群體的代表“教授”在學校學術事務中的絕對發(fā)言權以及對于學校重大事務的決策參與權,高校行政管理的職能更多的是為教學和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服務,并通過建立制度予以保障。其次,教授治校有利于學術自由、民主管理。
(1)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失衡。伯頓·克拉克把大學系統(tǒng)的結構特征概括為事業(yè)單位與各門學科之間形成的交織矩陣,即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的并存,這是合理的。但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不等同于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在辦學實踐中,高校往往會出現(xiàn)行政權力過于強勢的現(xiàn)象,這嚴重地阻礙了學術權力的正常發(fā)揮,從而引發(fā)教師集體的不滿。且學術人員的職稱評聘、年度考核等學術權力也是由行政人員把控,這使得學術人員在思想上輕視學術權力,行動上惟行政是從,加劇了二者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隨著高校管理理念的更新,教授治校已然成為大學治理的趨勢,然而一些高校行政人員對于“教授治?!边€存在誤解,認為教授治校就是讓教授們從事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出于對權利喪失的恐懼,更加抓緊行政權,甚至打壓學術權力的發(fā)展。
(2)教授治校缺乏制度保障。教授治校缺乏制度保障突出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缺乏明確的法律條文規(guī)定作為支撐。蔡元培時期的《大學令》對如何實施“教授治校”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當代的法律條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卻無相應權力規(guī)定,因此教授治校缺乏最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教授治校的直接管理形式——“教授委員會”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大學一般都設有教授委員會,但運行很不規(guī)范,缺乏相應制度保障。很多教授委員會沒有確立章程,這使委員們在行駛決議時,無章可循,盲從于行政領導。此外,教授委員會議事規(guī)則不明晰,導致委員會活動時間隨意性較大,只有需要驗收評估、教研立項時,才臨時組織學術委員會開展工作,且評審效力不明顯,評審結果有時還會受到行政部門干擾等。
(1)強化教授治校理念,理清高校內部權力關系。教授治校的發(fā)展史證明,教授對于大學的生存和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中應將教授治校的理念付諸實施,充分肯定教授的學術權力,尊重他們的學術地位,讓教授在學校治理的舞臺上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教職工要明確觀念:教授治校不同于校長治校,但絕不意味著對校長治校、傳統(tǒng)行政管理的否定,恰恰相反,只有保持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均衡發(fā)展,學校才能持續(xù)發(fā)展。因此,理清大學內部兩種權力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校長治校主要是管理學校的行政事務和保證學校在黨的領導下的辦學方向,行政管理的目的是為教學和教師服務,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簡政放權;而教授治校強調的則是教授對于學校學術事務的決策權和重大辦學事務的參與權,保障高校學術自由和學術發(fā)展。
(2)建立健全教授治校相關保障制度。西方和亞洲很多國家都制定了專門的法律條文對教授治校的具體實施做出了規(guī)定,我國在這方面還很欠缺,既無教授治校實施的具體法律條文,也缺乏對教授等學術人員的義務及責任的規(guī)定,這極不利于教授治校的落實。從宏觀層面來看,高校在教授治校上存在諸多問題,僅靠學校本身是不能解決的,需要通過國家頂層設計,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明確的條款來指導高校建立教授治校管理體制,從而保障學術自由和學術民主,使教授真正成為學校學術事務的掌控者和學校重大事務決策的參與者。
[1]趙潔,張正峰.從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學:蔣夢麟對北大的改造[J].山東高等教育,201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