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爽 萬博文
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公”“私”二字體現(xiàn)的是做人本性、考驗的是官品黨性,不僅是新時期黨員干部面對“糖衣炮彈”的試金石,更是單位風氣建設和政治生態(tài)的風向標。
當前,個別黨員干部混淆了公與私的界限,有的公費私用、公款吃喝,酒場上交杯代替了思想的交鋒,拿江湖交情攀附私人感情;有的感情投資、人身依附,把為領導個人效忠當成為單位盡忠,把保障領導利益當成抓單位建設的效益;有的拉幫結(jié)派、結(jié)黨營私,在選人用人上提拔的是“圈內(nèi)人”、關鍵崗位上任用的是“自己人”,搞量身定制、“蘿卜招聘”,等等。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quán)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為官掌權(quán)就是維護一架搖晃的天平,謀私的心理重一克,權(quán)力的使用將偏千斤。正是這些公私不分、損公肥私的行為,滋生了腐敗,助長了歪風,弄得上下級關系緊張、同志關系復雜。
公私分明就是要管住欲望。欲望是對事物的期盼和渴望,本無善惡之分,關鍵在于怎么控制。七情六欲人生而有之,但對財、物、色、權(quán)欲望過多、過大、過激,都是內(nèi)心失衡、縱欲成災的表現(xiàn)。貪似火,無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管不住欲望這頭猛虎,就等于埋下了一個在政治上自毀前程、自由上身陷囹圄、名譽上身敗名裂的“不定時炸彈”,級別越高“入魔”越深,能力越大“反噬”越重。
公私分明底線是要管住行為。研究表明,人的行為是內(nèi)在需要和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內(nèi)心需求和外部影響,必然會導致行為失規(guī)失范。心中有戒尺,行為才不失范。戰(zhàn)國時期魯國相國公孫儀特別喜歡吃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但均被拒之門外。公孫儀慨嘆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蹦切┍徊樘幍呢澒傥劾?,第一次收人錢物沒有一個不是從接受他人小恩小惠開始的,從一飯一食的“感情交流”最終演變?yōu)橐卉囈环康氖帐茇澱?,有的地方甚至“一窩黑”“一班蛀”。不管住自己的行為,遲早會面臨被管制的人生。
公私分明關鍵是要管住家人。俗話說,宰相家人七品官。管不好家里人,就用不好手中的權(quán)。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上任之初便喊出“自己清、家屬清、親戚清、身邊清”的“四清”口號,但后來不僅默許縱容其子與地方老板進行合作投資,更是頻頻出席飯局“站臺”“壓陣”,父子聯(lián)合經(jīng)營政商帝國。事實證明,靠權(quán)錢交易利益交換,換不來家庭幸福和睦,只會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將妻子兒女一并帶進鐵窗牢籠。家風連著黨風政風民風,黨員領導干部要定家規(guī)明底線,幫助家人提高明辨是與非、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更要多與家人談心交心,在摸清家人言行舉止底數(shù)中提高家庭幸福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