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紅+李彬
摘要 針對沭陽縣玉米生產上出現(xiàn)的缺鋅問題,特安排鋅肥試驗,了解鋅肥在玉米生產上的施用效果,以期為大面積推廣鋅肥在玉米生產中的應用提供支持,解決沭陽縣玉米生產上面臨的困難,同時對施用鋅肥增產的效益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鋅肥+復合肥對玉米有較好的增產效果,其投入產出比可達1.00∶12.08,可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 鋅肥;玉米;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S513;S147.5;S14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3-0011-02
玉米是沭陽縣傳統(tǒng)種植的三大作物之一,種植面積超過16 666.67 hm2,其中夏玉米面積超過16 333.33 hm2,年產量在9.5萬t左右,由于部分玉米產區(qū)農戶大量施用氮磷肥,造成沭陽縣不少玉米產區(qū)出現(xiàn)了缺鋅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玉米在7月上旬開始有葉片失綠現(xiàn)象,在7月下旬時更為明顯,首先是新長出的幼葉葉脈呈淡黃色或黃白色,葉片基部發(fā)白,然后是老葉片脈間出現(xiàn)失綠條紋,主脈和葉緣間有較寬的黃色或者黃白色帶狀區(qū),有部分嚴重地區(qū)玉米葉片出現(xiàn)棕褐色條斑狀枯死區(qū),生長嚴重受阻,玉米植株節(jié)間明顯變短,造成玉米植株矮小,穗結實少,禿尖缺粒,嚴重減產[1-3]。據(jù)統(tǒng)計,全縣玉米缺鋅面積在5 333.33 hm2以上,其中嚴重缺鋅面積超過1 333.33 hm2。為了解決沭陽縣玉米生產面臨的問題,了解鋅肥在沭陽縣玉米生產上的施用效果,特安排此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根據(jù)試驗土壤應選擇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原則,試驗地點選在沭陽縣官墩鄉(xiāng)友誼村,耕種方式為麥—玉輪作,供試土壤為底黑淤土,土壤肥力中等。試驗地塊土壤的基本農化性狀:土種為底黑淤土,pH值為7.8,含有機質16.3 g/kg,全氮1.28 g/kg,堿解氮180 mg/kg,有效磷16 mg/kg,速效鉀163 mg/kg。
1.2 試驗材料
試驗玉米品種為沭陽縣主栽的玉米品種鄭單958。供試肥料品種有鋅肥+復合肥(15-15-15,當?shù)亟涗N的常規(guī)復合肥)、特定配方復合肥(18-10-14)、尿素。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分別為鋅肥+復合肥(15-15-15)、普通復合肥(15-15-15)、特定復合肥(18-10-14)、不施肥空白對照(CK)。具體試驗設計方案見表1。3次重復,小區(qū)隨機排列[4-6],小區(qū)面積66.7 m2。小區(qū)間筑埂隔離。
1.4 試驗實施
播種期為6月21日,土壤較潮濕,采用機械旋耕滅茬人工點播。寬窄行栽培,大行距90 cm,小行距30 cm,穴距25 cm。正常定苗和田間管理。拔節(jié)期定苗密度66 675株/hm2。根據(jù)設計方案的用肥量換算成處理小區(qū)施肥量,稱肥下田。試驗過程中,不施用有機肥料。復合肥中氮素不足時用尿素調節(jié)。氮肥運籌,基肥與追肥比例按1∶2分配,基肥在6月21日小麥滅茬整地時施用,追肥在八葉期(7月25日)施入。復合肥在整地時作底肥一次施入。
1.5 測定內容與方法
考種時采集處理小區(qū)植株樣本,測產植株及籽粒N、P、K養(yǎng)分含量。玉米成熟期測定理論產量。收獲期稱重,得實際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分析
9月28日對小區(qū)進行測產,得理論產量。10月6日對小區(qū)單打單收,得實際產量。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鋅肥+復合肥、普通復合肥、特定復合肥、不施肥(CK)。鋅肥+復合肥較特定復合肥、普通復合肥、不施肥(CK)分別增產3.22%、8.82%和32.70%。
將產量結果進行F檢驗(表3)。F=61.46>F0.01=7.59,所以各處理間的玉米產量有極顯著差異。因此,需對產量結果進行多重比較。
用SSR法對產量結果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表4)。結果表明,鋅肥+復合肥、普通復合肥、特定復合肥處理產量極顯著地高于不施肥(CK),鋅肥+復合肥、特定復合肥處理玉米產量極顯著地高于普通復合肥,鋅肥+復合肥與特定復合肥相比,產量差異不顯著。
2.2 農藝性狀
玉米各處理株高、穗長、穗粒數(shù)、理論產量等平均結果見表5。其中理論產量計算公式如下:
理論產量(kg/hm2)=(有效穗數(shù)(穗/hm2)×穗粒數(shù)(粒)/1 000)×(千粒重(g)/1 000)×0.9
從表5可以看出,鋅肥+復合肥、特定復合肥、普通復合肥處理玉米株高、莖粗、雙穗率、穗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等農藝性狀都明顯高于不施肥(CK)處理,其理論產量也顯著高于不施肥(CK)處理。鋅肥+復合肥處理玉米穗粒數(shù)、千粒重表現(xiàn)較佳,產量構成因素協(xié)調較好,理論產量最高,達7 056.65 kg/hm2。特定復合肥有利于穗發(fā)育,有效穗數(shù)較高,分別比鋅肥+復合肥、普通復合肥、不施肥(CK)高2.7%、9.5%、14.2%;產量因素也比較協(xié)調,產量達6 873.03 kg/hm2,位居第2位。普通復合肥理論產量6 430.14 kg/hm2,位居第3位。不施肥(CK)玉米生長發(fā)育不良,有效穗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重產量構成因素表現(xiàn)較差,產量最低,為5 383.64 kg/hm2。
2.3 效益分析
效益分析計算,玉米單價按2.6元/kg,化肥成本氮磷鉀養(yǎng)分分別按4.0、4.7、5.2元/kg計算,投入成本把化肥、種子、除草劑、人工管理列入計算。各處理玉米效益分析見表6。
從效益分析可看出,鋅肥+復合肥、特定復合肥、普通復合肥化肥投入產出比分別為1.00∶12.08、1.00∶11.35、1.00∶9.91,純利潤分別為10 633.4、10 038.3、9 032.9元/hm2。鋅肥+復合肥投入產出較高,尤其是對照普通復合肥效益顯著,生產上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按照沭陽縣目前缺鋅區(qū)域玉米面積5 793.33 hm2計算,每年農民可以增收911.41萬元,平均每戶增收150元以上。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鋅肥+復合肥在玉米上應用,增產效果顯著,效益可觀,比特定復合肥、普通復合肥、不施肥處理分別增產3.22%、8.82%和32.70%。其投入產出比達1.00∶12.08。鋅肥在玉米上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其他土壤上鋅肥+復合肥表現(xiàn)有待進一步試驗探討。
4 參考文獻
[1] 杜秀玲,王?,|,徐杏.鋅肥不同施用量對玉米產量及植株性狀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44(21):37-38.
[2] 史桂芳,畢軍,夏光利,等.氮磷鉀鋅肥對夏玉米的影響效應試驗研究[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3(5):40-41.
[3] 高鶴清,姜兆全,蔣守清.石灰性土壤磷鋅肥對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8(8):63-64.
[4] 方旭,任濤,楊非.藍田縣川道地區(qū)夏玉米鋅肥施用效果研究[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5(7):57.
[5] 劉德明,王剛,王志剛,等.鋅肥在玉米上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3(16):20.
[6] 張麗娜,孫麗華,鄭久明,等.天津市寶坻區(qū)夏玉米鋅肥試驗研究[J].天津農林科技,201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