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78年10月,交通部所屬的香港招商局董事會進行改組,已年過花甲的袁庚被任命為副董事長。
當時,香港招商局總部所用的干諾道15號樓,是1966年招商局將原來的4層辦公樓改建而成的14層樓。隨著時代的變遷,該樓已不能適應(yīng)發(fā)展的需求。
到達香港后,通過考察,袁庚選中了干諾道上一幢24層的商業(yè)大廈。這幢樓處于黃金地段,人流密集,老板將此樓定價為6500萬元港幣。經(jīng)過連續(xù)幾天的談判,袁庚將價格壓至6180萬元港幣。對方心有不甘,但還是勉強同意了。
談判成功,袁庚很高興,他當場提出,希望能請對方吃個午飯,大家共同慶賀一番。然而,令袁庚沒有想到的是,不管他怎么表達自己的誠意,對方就是不愿意去酒樓。不僅如此,賣樓的老板還堅決要求在當天下午2點以前,到律師樓將所有手續(xù)辦完,以便盡早拿到定金。袁庚看到對方如此心急,便打心眼里瞧不起對方。不過,他還是聽從了對方的安排。
等到辦完一切手續(xù)之后,賣樓的老板才道出實情:當天恰好是星期五,此時,香港已經(jīng)實行雙休日。在每周星期五下午3點前,各家銀行都將停止營業(yè)。也就是說,如果星期五下午3點鐘之前袁庚不把支票交到賣樓老板的銀行賬戶上,那么,老板就要白白損失掉定金2000萬元港幣在3天之中的利息。當時的月浮動利率是1.4%,這樣算下來,3天的利息就有2.8萬元港幣。
聽了老板掏心窩子的話后,袁庚不由得感嘆香港人在對待時間上的嚴謹:如果你充分利用時間,就會在這段時間里創(chuàng)造出不菲的財富;而如果浪費時間,你的時間將會毫無價值。從那以后,袁庚把這次買樓所受的教育,稱為“香港第一課”。
(李云貴薦自《智富時代》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