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黑龍江省湯原縣雙河古城歷史學(xué)研究與考古學(xué)觀察

      2017-04-12 16:04:02孫文政祁麗
      理論觀察 2016年12期
      關(guān)鍵詞:觀察考古

      孫文政+祁麗

      [摘 要]位于黑龍江省湯原縣香蘭鎮(zhèn)雙河村的遼金時期古城遺址,過去有人認為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治所、金代屯河猛安治所、元代桃溫萬戶府治所。通過考古調(diào)查與歷史文獻研究,認為雙河古城不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治所,是金代屯河猛安治所和元代桃溫萬戶府治所。

      [關(guān)鍵詞]雙河古城;考古;觀察

      [中圖分類號]K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6)12 — 0058 — 06

      黑龍江省湯原縣境內(nèi)的雙河古城,因靠近湯原縣香蘭鎮(zhèn)雙河村,被當?shù)厝朔Q之為雙河古城?!都滞ㄖ尽份d:“此城周圍五里,地名公木納,俗因曰公木納城,即固木納古城。”①因以被學(xué)界稱之為固木納古城。目前關(guān)于雙河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該古城“遼為五國部盆奴里部治所,金為屯河猛安治所,元為桃溫軍民萬戶府治所,明為屯河衛(wèi)及海西東水陸城站的托溫城、滿赤溪站故城,清為布爾哈噶珊?!雹诠P者于2014年6月10日,隨哈爾濱市社科院歷史文化資源考察組到湯原縣,在湯原縣當?shù)匚幕ぷ髡叩囊龑?dǎo)下,對雙河古城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考察。筆者認為該古城被國務(wù)院以元代桃溫萬戶府故城,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為準確。至于是否為遼代五國部“盆奴里部”治所,或為金代“屯河猛安”治所,本文展開了深入的探討,以此推動雙河古城文化性質(zhì)的研究走向深入。不當之處,敬請同仁、專家、學(xué)者指正。

      一、雙河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建筑形制

      雙河古城位于湯旺河下游沖擊平原。其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29°43′—44′,北緯46°40′—41′,海拔98米。南距香蘭鎮(zhèn)6華里、西北至雙河村3華里。據(jù)陪同我們考察的縣政協(xié)郭主席講,湯旺河經(jīng)過幾次洪水改道,已經(jīng)把古城沖刷掉三分之二,大部分都已塌陷于河道之中,現(xiàn)在所能看見的僅是古城西邊部分的三分之一。距離雙河古城東北100余里的湯原縣振興鄉(xiāng)振興村,有“兩處朗君古城遺址,兩城之間相距3華里,西城周長1370米,東城周長700米?!雹鄹鶕?jù)其出土文物,可以認定為遼金古城。在雙河古城的西北伊春市金山屯區(qū)北郊,湯旺河右岸,有一處大型橫山金代遺址。據(jù)《金山屯區(qū)(林業(yè)局)志》載:“1956年,除出土了石桌、石凳、八面樂舞浮雕石幢、輪制陶罐、銅鏡、小木鞋、缸胎釉陶橋狀耳罐、鐵鍬、銅錢、玉石鳥、金質(zhì)符牌。金牌外包金箔,上面有陰刻的女真文字,及都統(tǒng)所銅印一枚?!雹苓@些出土文物表明金山屯橫山遺址,當為遼金時期古城遺址。雙河古城西南,松花江南岸依蘭市境內(nèi),有被史學(xué)界認可的金代胡里改路故城遺址。在依蘭縣城北一里許的古城遺址,普遍認為“遼代五國部越里吉故城,金代沿用為胡里改路故城。”⑤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匯編(東北卷)》認為胡里改路治所為“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喇嘛廟?!雹迣O秀仁則認為,今依蘭縣城南90華里“土城子古城為金代胡里改路治所?!雹唠p河古城周圍這些古城遺址文化性質(zhì)的確定,對考證雙河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佐證作用。

      雙河古城形制,基本上呈長方形。東西長750米,南北長500米,周長2500米。掘壕疊墻,夯土版筑。墻基底寬8米,頂寬2米,高3米。南門甕城僅存3座土包。西墻有馬面5個,間距80米;南、北城墻各有馬面1個。古城西北角和西南角筑有角樓,北城外面設(shè)有兩道城壕,西城外設(shè)有1道城壕。東城垣及南、北城垣大部無存。城內(nèi)已墾耕地面積約45畝。地面散布有大量板狀碎石塊、長方青磚、灰色布紋瓦、輪制灰陶殘片、獸面瓦當?shù)?,出土了銅鍋、銅鏡、鐵鍋、鐵鏃和宋錢等文物。從古城的建筑形制和出土的文物來看,雙河古城是典型的遼金時期古城。

      二、五國部各城的建筑年代考辯

      目前在松花江中下游,諸如雙河古城《黑龍江省志·文物志》記載:“遼代為五國部盆奴里部,金代為屯河猛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①說雙河古城是遼金時期的古城,這只是大致的建筑時間范圍。作為五國部各治所的古城,應(yīng)該始建于遼代,為其后的金元所延用。我們判定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首先要了解古城的建筑時間。目前被學(xué)界稱之為五國部各古城,是否建于遼代五國部時期,這不僅要看這些古城的建筑形制,更要看古城是否出土了能夠佐證古城建筑時間的文物,這樣,才能斷定松花江中下游這些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

      我們先來探討遼代五國部各古城的建筑時間。從雙河古城的建筑形制來看,此城址的建筑時間,應(yīng)建于遼金時期,因為在遼代以前,東北地區(qū)的城市建筑,其形制不見夯土版筑、附帶馬面和甕城的形制結(jié)構(gòu),只是到了遼金朝時期,這樣的古城建筑形制才逐漸完備。雙河古城城墻夯土版筑,附帶馬面,且有甕城,從這一遺存來看,符合遼金時期古城建筑形制,因此,可以斷定雙河古城建于遼金時期。從古城遺址情況來看,即使該城在遼代以前就有建筑,那我們所見到的城墻遺址也不會早于遼代,或是在原有古城基礎(chǔ)上擴建或改建的。遼以前的建筑淹沒在遼以后的建筑之中。至于雙河古城,在遼朝以前是否存在,只有待于考古發(fā)掘工作的深入開展。

      遼朝在松花江中下游兩岸建筑城池,應(yīng)該始于遼朝在這一地區(qū)的設(shè)置。沒有設(shè)置是不會建城的,既使在遼以前有城存在,也不會是遼金建筑形制的古城。遼朝曾經(jīng)在松花江中下游地區(qū),設(shè)置過五國部,這為我們確定松花江下游各古城的大致建筑時間,提供了一個基本線索。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滅渤海之后不久,《遼史·太祖紀》記載:“天顯元年二月丁未(926年4月5日),高麗、濊貊、鐵力、靺鞨來貢?!雹诎矗何鍑吭谶|初,叛服不定。雖然靺鞨、鐵力來貢,但當時遼朝還沒有對靺鞨、鐵力等地區(qū)實行有效統(tǒng)治。這一狀況,一直延續(xù)到遼圣宗初期?!哆|史·圣宗紀》記載:“統(tǒng)和二年二月丙申(984年3月20日),東路行軍、宣徽使耶律蒲寧奏討女真捷,……已巳,五國烏隈于厥節(jié)度使耶律隗洼以所轄諸部難治,乞賜詔給劍,便宜行事,從之。”③這則史料說明遼朝對生女真和五國部地區(qū),實行有效統(tǒng)治是經(jīng)過了十幾年的征討?!哆|史·圣宗紀》記載:“二十一年四月戊辰(1003年5月12日),“兀惹、渤海、奧里米、越里篤、越里吉等五部遣使來貢?!雹苓@是五國部最早向遼朝納貢的記載。從統(tǒng)和二年遼朝在五國部設(shè)置,到統(tǒng)和二十一年才有五國部向遼朝貢的記載。在這樣長的時間里,沒有五國部向遼朝貢的記載,說明在這段時間里,遼朝沒有對五國部實行有效統(tǒng)治,五國部一直處于叛服不定的狀態(tài)。到統(tǒng)和二十一年(1003年),五國部遣使朝貢,說明此時遼朝基本上平定了五國部及其周邊各族。史料記載一年之后,《遼史·圣宗紀》記載:“統(tǒng)和二十二年秋七月丁亥,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篤、奧里米等部來貢?!雹輳那昂髢纱挝鍑考捌涓鞑孔宓竭|朝貢的記載來看,統(tǒng)和二十二年秋七月,應(yīng)該是徹底平定了五國部及其周邊地區(qū)。于是遼朝將五國部等周邊地區(qū),所“俘獲的諸國之民,初隸諸宮,戶口蕃息置部。訖于五國,皆有節(jié)度使?!雹捱@是遼朝依據(jù)“因俗而治”的基本國策,按著遼以前在這一地區(qū)較大的五個方國部落,劃分為五個行政區(qū),設(shè)置節(jié)度使,管轄這一地區(qū)。五國部各部的名稱,仍以原先部族稱之。景愛先生認為:“五國部是五個以城市為中心的大部落。”⑦干志耿認為:“絕不是五個大城落,而是部族分部,”⑧我認為五國部絕不僅僅是五個部落,或是五個城池,而是由五個部族或是五個中心城市,遼朝按照因俗而治的基本國策,劃分的五個節(jié)度使級別的地方行政機構(gòu)。由于五國部原先同屬于黑水靺鞨,彼此之間有著共同的經(jīng)濟生活,且地域相連,所以被后世學(xué)界統(tǒng)稱為五國部。遼朝在五國部地區(qū)設(shè)置五個節(jié)度使級別的部族,最遲不會晚于統(tǒng)和二十二年秋七月,此時五國部已基本被契丹所征服,遼朝即應(yīng)該開始在此設(shè)置?!哆|史·營衛(wèi)志》記載:“五國部。剖阿里國、盆奴里國、奧里米國、越里篤國、越里吉國,圣宗時來附,命居本土,以鎮(zhèn)東北境,屬黃龍府都部署司?!雹徇|朝在五國部設(shè)置五個節(jié)度使后,為加強對五國部地區(qū)的統(tǒng)治,就應(yīng)該開始筑城。剖阿里國、蒲奴里國、奧里米國、越里篤國、越里吉國,這五個節(jié)度使治所,如果原先有城,這時應(yīng)該重新按照遼朝的筑城的形制要求,開始擴建或修建;如果原先沒有城,就應(yīng)該選址建城。在原城址上擴建或是修建,一般要遺留一些原有城的建筑形制孑遺。重新選址所建筑的城,應(yīng)該是遼的城市建筑形制。從目前考古學(xué)所認定的五國部古城遺址來看,建筑形制不規(guī)范的古城,有可能是遼設(shè)置以前就有的城池,目前所看見的馬面、甕城等形制的古城,應(yīng)該是遼朝設(shè)置五個節(jié)度使之后,擴建沿用的城池。建筑形制很規(guī)范的古城,具有明顯遼金建筑形制特點的古城,應(yīng)該是遼朝設(shè)置之后始筑的城。

      根據(jù)遼朝設(shè)置五國部節(jié)度使的時間,來判斷五國部各節(jié)度使治所的建筑時間,兩者相差不會太遠。遼朝設(shè)置節(jié)度使不久,就應(yīng)該開始筑城,或是在原有城的基礎(chǔ)上擴建原,以適應(yīng)其統(tǒng)治。從行政機構(gòu)的設(shè)置時間,判斷其治所的建筑時間,這一史學(xué)研究方法,還是基本可信的。既然根據(jù)遼朝對五國部各節(jié)度使的設(shè)置,可以判斷五國部治所的建筑時間,也就可以依據(jù)五國部各節(jié)度使設(shè)置的沿革情況,來判斷五國部各節(jié)度使治所建筑時間的下限?!哆|史·營衛(wèi)志》記載:“重熙六年,以越里吉國人尚海等訴酋帥渾敝貪污,罷五國酋帥,設(shè)節(jié)度使以領(lǐng)之。”①同書記載:“重熙六年八月己卯,北樞密院言越棘部民苦其酋帥坤長不法,多流亡,詔罷越棘等五國酋帥,以契丹節(jié)度使一員領(lǐng)之?!雹谶@兩則史料說明,在遼景宗重熙六年(1037年),遼朝以越棘部民苦其酋帥坤長不法為由,對五國部地區(qū)的行政建置進行了調(diào)整,將原先五國部彼此直接隸于北府的五個節(jié)度使,進行了裁撤,合并為一個節(jié)度使,來管理整個五國部地區(qū)。五國部各部節(jié)度使被裁撤后,其作為各節(jié)度使建置治所被廢置。各節(jié)度使被廢置后,是不會筑城的。沒有建置機構(gòu),也就自然不會再筑城了。五國部各節(jié)度使廢置后,合并后的五國部節(jié)度使,既使筑城也應(yīng)該是在原有五個節(jié)度使治所中選一個比較適中,有利于有效統(tǒng)治五國部的治所,加以擴建,作為契丹節(jié)度使一員領(lǐng)之的治所。這樣看來,遼代五國部各城的改擴建時間,上限不會早于統(tǒng)和二十二年秋七月丁亥(1004年7月24日),下限不會晚于重熙六年八月己卯(1037年9月21日),這是遼代五國部各城大致的建筑時間范圍。

      三、雙河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辨析

      雙河古城為遼金時期的古城,這是雙河古城建筑的大致時間范圍。至于這個古城是遼代所建,還是金代所建,這得需要通過歷史文獻和考古材料結(jié)合起來進行考證。目前大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始建于遼代,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國故城。《黑龍江省志·文物志》記載:“遼代為五國部盆奴里部,金代為屯河猛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③這里既說明了雙河古城建筑的時間始于遼代,其文化性質(zhì)屬于遼代五國部之一盆奴里的治所,并且為其后的金元時期所延用。最早提出雙河古城是五國部之一盆奴里國治所的是清代學(xué)者屠寄,他在《黑龍江輿圖》中,湯旺河口右岸標注了“固木納城即遼五國部盆奴里國故城”④。屠寄認為:“吞河亦屯河,《金史》所稱陶溫水,亦作濤溫,又作土溫,《元史》謂之桃溫,今語或偽為湯旺河……,經(jīng)固木納城北,……其城……即遼五國部盆奴里國?!雹荽撕箨懤m(xù)有學(xué)者撰文說固木納古城是遼代五國部之盆奴里國故城。其實很多學(xué)者也認為屠寄的考證不可信,孫秀仁、干志耿在《論遼代五國部及其物質(zhì)文化特征》中說:“盆奴里,屠寄認為在固木納城,《遼東志》作托溫城,《吉林通志》作公木納城。該城在今湯原縣境內(nèi)湯旺河之側(cè),但無考古證明?!雹蘩钣⒖凇哆|金五國城叢談》中也認為:“唯依蘭以下松花江兩岸至黑龍江口有十余座古城,……可見五國部之城落不外于這十余座古城。其中唯奧里米古城相沿有續(xù),證據(jù)確鑿,為綏濱縣城西九公里的古城。近代學(xué)者以此為坐標,推測……盆奴里城為湯原境內(nèi)的桃溫城,……,均無考古證明未能定論?!雹唠m然他們都對屠寄的觀點提出質(zhì)疑,但沒有對其進行考證,致使把雙河古城說成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故城,這一未能成定論的觀點,一直沿襲到現(xiàn)在。屠寄依據(jù)《金史》里的陶溫水,亦作濤溫,又作土溫,以及《元史》謂之桃溫之音轉(zhuǎn),認定五國部盆奴里故城,就是位于湯旺河下游右岸的雙河古城,這一結(jié)論似有些牽強。今湯旺河在金代稱屯河或是陶溫、濤溫這一名稱,與五國部之盆奴里這一名稱沒有音轉(zhuǎn)關(guān)系。所以很難依據(jù)金代對湯旺河的稱謂,論證遼代的盆奴里故城就是湯旺河下游右岸的雙河古城。

      遼代五國部是一個廣闊的地區(qū),現(xiàn)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就有十余個古城。這些古城能確定為五國部故城的只有“今綏濱縣城西十八里奧里米城?!雹嘀劣谄渌膫€五國部故城的確定,很難依據(jù)《遼史》記載五國部的順序,考證其故城所在。我們知道《遼史》關(guān)于五國部的記載,很是混亂的,時而把兀惹記入五國部之中,時而把鐵力部記入五國部之中。僅《遼史·圣宗紀》與《遼史·營衛(wèi)志》關(guān)于五國部的記載,前后順序就不一樣?!哆|史·圣宗紀五》記載的順序是:“兀惹、蒲奴里、剖阿里、越里篤、奧里米”⑨?!哆|史·圣宗紀七》記載的順序是:越里篤、剖阿里、奧里米、蒲奴里、鐵驪”⑩。《遼史·營衛(wèi)志》記載的順序是,“五國部。剖阿里國、盆奴里國、奧里米國、越里篤國、越里吉國,”{11}僅這三處記載,就把剖阿里國和蒲奴里國的順序調(diào)換了。因此依據(jù)《遼史·營衛(wèi)志》關(guān)于五國部記載的順序,推斷五國故城之所在,就很難讓人信服?!哆|史》關(guān)于五國部記載的混亂,給后世學(xué)者研究五國部地望問題,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后世學(xué)者依據(jù)《遼史》記載的順序,對五國部各故城的位置進行推斷。特別是位于五國部最西邊的五國頭城,是五國部哪一部的問題,提出了不同學(xué)術(shù)觀點。孫進己、馮永謙認為:“五國部最西的是哪一部?也就是五國頭城是哪一部,是從剖阿里部往東排,還是從越里吉往東排,期間只有奧里米部怎么排都不變,其余四部的位置,隨排法不同,位置完全不同?!眥12}干志耿認為:“越里吉,金代為胡里改路治,宋徽、欽二宗流放地,為五國頭城?!眥13}孫進己、馮永謙贊同干志耿的考證,認為:“越里吉,因挹婁音轉(zhuǎn)而來,當在挹婁故地,因此,定在依蘭是對的?!眥14}但他們認為:“越里篤,則應(yīng)位于越里吉(今依蘭)和奧里米(今綏濱)之間,一般定于今湯旺河入松花江處?!眥15}這樣,就把屠寄認定的雙河古城為盆奴里故城,變?yōu)樵嚼锖V故城。反而把“盆奴里,應(yīng)在剖阿里(伯力)與奧里米(綏濱)之間,當為勤得利古城。”①景愛先生依據(jù)“在依蘭上游方正縣有瑪顏河(俗稱螞蟻河),為松花江南岸支流。屠寄認為:瑪顏河,即《金史》仆燕水,遼時五國部蒲聶部即盆奴里部所居也?!雹谡J為:“依蘭位于固木納城與瑪顏河之中間,可知依蘭北古城也在盆奴里部范圍之內(nèi)。認定“盆奴里部又作破魯古部,即五國頭城。盆奴里部在松花江中游,其中心地區(qū)在今依蘭縣。”③景愛認為盆奴里故城,是今依蘭縣城北古城,認定盆奴里故城是遼代五國頭城??v觀各家學(xué)術(shù)觀點,認定依蘭北古城是五國頭城,有干志耿的越里吉故城說,有景愛的盆奴里故城說。至于雙河古城為遼代五國部哪一個部的故城,現(xiàn)在有屠寄的盆奴里故城說,有孫進己、馮永謙兩位先生的越里篤故城說,景愛先生則把五國部故城,認定為其它各古城,把雙河古城排除在五國部其中之一故城。相形之下是說,雙河古城不是遼代五國部故城之一,也就否定了雙河古城是遼代所建。

      現(xiàn)在我們來梳理一下,雙河古城為盆奴里故城的依據(jù)。通過檢索,發(fā)現(xiàn)認定雙河古城為盆奴里故城的說法,既沒有文獻證明,也沒有考古材料佐證。有研究者依據(jù)盆奴里部在遼代的鷹路上,斷定雙河古城是遼代發(fā)生叛遼的盆奴里部節(jié)度使治所。馬翰英在《固木納城沿革考略》中說:“湯旺河為遼代鷹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遼朝皇帝每年都派出金牌使者和銀牌使者至此索取名鷹海東青。”④他依據(jù)“1975年,在湯旺河中游伊春大豐橫山屯發(fā)現(xiàn)契丹字“敕宜速”金牌,即為金牌使者所持牌符。”⑤認定湯旺河是遼代鷹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的,但是契丹字“敕宜速”金牌出土地與雙河古城有百余公里,且契丹字“敕宜速”金牌出土地,本身的金山屯橫山遺址,就是遼金時期古城遺址。因此,這件契丹字“敕宜速”金牌,只能證明伊春金山屯古城遺址是遼代鷹路上的某部故城遺址,無法證明百余公里之外的雙河古城,是遼代五國部之盆奴里部故城遺址。馬翰英先生還說:“熙寧七年(1074年),發(fā)生了博諾部即盆奴里部節(jié)度使拔乙門叛遼事件,使鷹路不通?!督鹗贰け炯o》:會土溫水、徒籠古水(多籠烏河)紇石烈部阿闔版及石魯阻五國鷹路,執(zhí)殺捕鷹者,遼詔穆宗討之入其城?!督鹗贰け炯o》載:穆宗令禿答水(今都魯河在湯原與蘿北交界處)之民陽阻鷹路,穆宗聲言平鷹路而敗于吞水,謂遼人曰吾平鷹路也?!雹揆R先生通過盆奴里節(jié)度使叛遼事件,來證明五國部之盆奴里部故城,就是今天的雙河古城。其實馬先生所描述的發(fā)生在熙寧七年的叛遼事件,是《金史》里記載的不同時間的事?!督鹗贰け炯o》記載:“既而五國部蒲聶部節(jié)度使拔乙門釁遼,鷹路不通?!谑蔷白骊柵c拔乙門為好,而以妻子為質(zhì),襲而擒之,獻于遼主?!雹摺皶諟厮?、徒籠古水紇石烈部阿闔版及石魯阻五國路,執(zhí)殺遼捕鷹者。遼詔穆宗討之,……數(shù)日入其城,”⑧“乃號令主隈、禿答兩水之民陽為阻絕鷹路,……穆宗聲言平鷹路,攻于土溫水而歸?!雹徇@三則史料,分別記載三個不同時期,五國部與鷹路有關(guān)的事件,根本不是一個事件。這里的“遼詔穆宗討之,……數(shù)日入其城,當不是盆奴里之城,而應(yīng)當是徒籠古水紇石烈部之城。從上述三則史料,斷定盆奴里部故城,在今湯旺河流域的雙河古城,有些欠妥。如果推斷徒籠古水紇石烈部故城,在今天的松花江左岸某一支流附近的古城,還是有可能的。另外,依據(jù)《金史》里記載的,今湯旺河為濤溫、陶溫、土溫,之音轉(zhuǎn)為屯河,但盆奴里與屯河音轉(zhuǎn)不上,這些音轉(zhuǎn)之名稱,與遼代的盆奴里沒有音轉(zhuǎn)關(guān)系。這樣來看,用地名音轉(zhuǎn)來斷定五國部之盆奴里部故城,即為湯旺河下游右岸雙河古城是不能成立的。在遼代,沒有史料顯示湯旺河下游有城鎮(zhèn)存在,也正如景愛先生將遼代的五國部故城,都置于其它一些古城遺址,而沒把雙河古城說成是遼代五國部某一部的故城遺址。由此看來,應(yīng)當考慮雙河古城,在遼代五國部時期是否存在。

      前邊已經(jīng)推斷遼代五國部各城的大致建筑時間,上限不會早于統(tǒng)和二十二年秋七月丁亥,下限不會晚于重熙六年八月己卯。如果雙河古城是遼代五國部時期所建,這個古城一定有遼代五國部時期的文化遺存,或是體現(xiàn)五國部時期的文化特征。從遼金古城形制看,金代建城形制基本上是沿襲遼代的,因此無法從古城的建筑形制上,來判斷某一古城是遼代的還是金代的。這樣,要想斷定雙河古城是遼代五國部時期所建,還是五國部之后金代時期所建,就應(yīng)該用雙河古城出土的文物,參照已被確定了的遼代五國部時期,其它古城考古發(fā)掘所出土的文物進行考察。雙河古城在遼代五國部地區(qū)范圍之內(nèi),如果雙河古城是遼代五國部之盆奴里部古城的話,其文化面貌和特征,應(yīng)該與同時期的其它四部故城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相一致。考察古城文化性質(zhì),在沒有出土文字材料的情況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以古城內(nèi)出土的陶器,來判斷古城的文化性質(zhì)。關(guān)于五國部文化面貌及其特征,過去黑龍江省考古所先后多次,進行了考古調(diào)查和發(fā)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逗邶埥辖棡I中興古城和金代墓群》、《松花江下游奧里米古城及其周圍的金代墓葬》,以及孫秀仁、干志耿《論遼代五國部及其物質(zhì)文化特征》、干志耿、魏國忠《綏濱三號遼代女真墓群清理與五國部文化探索》、干志耿《綏濱三號遼代五國部墓群清理紀要》這些成果的先后發(fā)表,為研究遼代五國部文化,奠定了基礎(chǔ),明確了方向。遼代五國部奧里米部故城的確定及其出土大量文物,為五國部其它各城的探究,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孫秀仁、干志耿說:“奧里米位于綏濱地區(qū)的考定,為尋找五國部文化提供了一把閃光的鑰匙?!雹狻端苫ń掠螉W里米古城及其周圍的金代墓葬》說:“計有三足鐵鍋一、瓜棱陶罐一、灰陶罐一,……其中三足鐵鍋、瓜棱陶罐都是這個地區(qū)金墓中的典型器物?!雹賹O秀仁、干志耿二位先生,把奧里米古城及其周圍金代墓葬出土的文物,確認為界于黑水靺鞨與女真之間的文化,這種文化既有黑水靺鞨文化因素,又有女真文化因素,還有遼文化因素,并且有別于這三種文化。他們把這種文化提出來,確認為五國部文化。并指出五國部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器形和紋飾上的重唇和瓜棱是三號文化類型陶器的基本特征?!雹谶@里的三號文化指綏濱三號遼代女真墓群。出土的陶器主要分為兩類?!耙活愂浅蘅凇⒅卮?、深腹、平底夾沙陶罐,多呈灰褐色;另一類是細泥灰陶罐,呈灰色或灰褐色?!雹圻@種“侈口重唇深腹平底夾沙粗陶罐和細泥灰陶罐、瓜棱罐、瓜棱壺共生,都已不是勿吉、靺鞨文化、渤海和契丹文化的簡單重復(fù),而構(gòu)成了三號墓群陶器的特點,使之區(qū)別于周圍地區(qū)的其它文化類型?!雹苓@一遼代五國部文化文化特點,為我們判斷雙河古城,是否是遼代五國部故城提供了參考標準。在雙河古城出土的文物中,有“灰色布紋瓦、輪制灰陶殘片、獸面瓦當、滴水等。有汝、定、鈞、龍泉等窯瓷器殘片和各種粗瓷片。”⑤從雙河古城出土的陶器及其殘片來看,沒有侈口、重唇陶器、瓜棱罐和瓜棱壺等明顯遼代五國部文化特點。如果雙河古城是遼代五國部之盆奴里故城的話,在城內(nèi)應(yīng)該有五國部文化文物出土,諸如侈口、重唇陶器、瓜棱罐和瓜棱壺等典型器物出土。目前沒有此類器物出土,雙河古城就不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部故城。

      從形制來看,雙河古城屬于遼金時期的古城。雖然不是典型的遼代五國部之故城,但是應(yīng)該建于遼金時期的?,F(xiàn)在,我們來探討一下,雙河古城當屬于哪級建置治所,其建筑時間當在什么時候。湯旺河流域?qū)儆诮鹪磧?nèi)地,金初湯旺河流域就有很多女真部族,居住在各山谷與河流之間?!督鹗贰な兰o》記載:“會陶溫水、徙籠古水紇石烈部阿闔版及石魯阻五國鷹路。”⑥“屯水赫舍哩部阻五國鷹路,穆宗討之?!雹摺澳伦诼曆云晋椔?,攻于土溫水而歸?!雹唷督鹗贰ぬ婕o》記載:“(太祖伐溫都部),與烏古論部兵,沿土溫水過末琳鄉(xiāng),追及跋忒于阿斯溫山北樂之間。”⑨以上這幾則史料,都說明金初湯旺河流域有女真部族在此居住。當時女真各部在湯旺河流域居住,應(yīng)該建有城池。那么雙河古城到底是哪個女真部落所居住的古城呢?金初居住在湯旺河流域的各部族都較小,不可能建成“周長2500余米,東西長759米”⑩如此大型古城。在金代要想建成這樣大型古城,應(yīng)當具有一定級別的金代行政建置才能建城,否則不會建成如此大型的城池。那么如此大型的雙河古城,當是金代什么建置,其建筑時間當在什么時期呢?查閱《金史》,發(fā)現(xiàn)金代在湯旺河流域曾經(jīng)設(shè)置過蒲與路屯河猛安。《金史·宗尹傳》記載“宗尹,本名阿里罕,……錄其父功,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并親管謀克?!眥11}金代在金源內(nèi)地,普遍實行猛安謀克制度?!督鹗贰け尽酚涊d:“金之初年,諸部之民無它徭役,狀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xí)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nèi),及遣使詣諸孛堇征兵,凡步騎之仗糗皆取備焉。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眥12}程妮娜先生認為金代猛安謀克制度“至少包含三項內(nèi)容:一是地方基層行政組織;二是軍事組織;三是世襲爵?!眥13}由此可見,宗尹被授為世襲屯河猛安,顯然屬于程妮娜先生所說的第三種猛安謀克制度。金初,阿骨打為了征伐遼朝,“將女真社會原有的猛安謀克組織改革為基層社會行政組織,由過去領(lǐng)人變?yōu)轭I(lǐng)戶”{14}《金史·太祖紀》記載:“初命諸路以三百戶為謀克,十謀克為猛安。”{15}宗尹被授予屯河猛安,是世宗大定年間的事情,此時猛安謀克制度,已由過去的領(lǐng)人改變?yōu)轭I(lǐng)戶了。宗尹所授猛安當是領(lǐng)戶猛安,雖然不一定有十謀克三千戶,但所領(lǐng)戶數(shù)不會太少,應(yīng)該接近這個戶數(shù)。再者,宗尹官至樞密副使,所領(lǐng)猛安謀克數(shù)亦不會少。從宗尹被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的記載來看,符合雙河古城規(guī)模大小的遼金古城,從雙河古城遺址的大小來看,當是宗尹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時所建的屯河猛安城。至于雙河古城的建筑時間,我們可以依據(jù)宗尹被授屯河猛安的時間,推斷一個大概建筑時間?!督鹗贰ぷ谝鼈鳌酚涊d:“(大定)八年,置山東路統(tǒng)軍司,宗尹為使。遷樞密副使。祿其父功,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并親管謀克。”{16}這則史料明確記載了宗尹在被任命為山東路統(tǒng)軍使的同時,遷樞密副使,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的時間在大安八年。宗尹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之后不久,就應(yīng)當建屯河猛安城。在沒有授宗尹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之前,此地或是宗尹父親所領(lǐng)的屯河謀克,既使是有城池存在,其規(guī)模也不會有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雙河古城大。宗尹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之后,不是從新選址建城,就是在原有基礎(chǔ)上擴建。因此,可以推定雙河古城的建城時間,當在大安八年前后,或是在宗尹授世襲蒲與路屯河猛安之后。

      雙河古城在元代未因戰(zhàn)亂而廢棄,而是被元朝沿用。那么在元代是什么建置呢?干志耿、孫秀仁在《黑龍江民族史綱》中說“桃溫萬戶府在今湯旺河右岸雙河古城(即屠寄《黑龍江輿圖》之固木訥城),乃金代屯河猛安故地?!雹佟逗邶埥≈尽の奈镏尽酚涊d:“元代為桃溫萬戶府,”②孫進己、馮永謙總纂的《東北歷史地理》(下)贊同干志耿、孫秀仁雙河古城為元代桃溫萬戶府說?!疤覝丶唇駵?,《黑龍江古代民族史綱》謂,桃溫萬戶府即今湯原縣湯旺河右岸雙河古城,”③干志耿、孫秀仁提出的雙河古城為元代桃溫萬戶府這一觀點,沒有展開論述。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匯編(東北卷)》繼干志耿、孫秀仁合著《黑龍江民族史綱》之后,也主張“桃溫軍民萬戶府,今黑龍江省湯原縣固木納古城。”④該書對雙河古城為元代桃溫萬戶府治所做了考述,認為“元代桃溫萬戶府因見于《金史》的桃溫水(亦作土溫水或濤溫水)而得名?!睹魇贰分凶魍袦亟?,清稱屯河,即今湯旺河。府以水名,當在今湯旺河流域?!雹蓠R翰英《固木納城沿革考略》一文,亦對雙河古城為元代桃溫萬戶府,做了簡略的考述。他說:“今湯旺河,《金史》作桃溫水、土溫水,濤溫水、吞水、屯河等?!对贰纷魈覝厮?,萬戶府系因水得名?!雹拮T其驤、馬翰英等根據(jù)湯旺河名稱的沿革,考證桃溫萬戶府得名于元代湯旺河的名稱,這是較為可信的。因為歷史上很多時候,地方建置的名稱,往往是依據(jù)其境內(nèi)的山水得名。元代桃溫萬戶府因今湯旺河元代名稱而得名,說明元代桃溫萬戶府治所應(yīng)該在今湯旺河流域。目前經(jīng)過考古調(diào)查得知,在今湯旺河流域有伊春金山屯古城遺址和湯原雙河古城遺址。今湯旺河上游伊春金山屯古城遺址周圍多是山區(qū)不適合屯田開墾,湯旺河下游雙河古城遺址周圍多是平原丘陵,適合農(nóng)業(yè)屯墾開發(fā)。從這一點來看,干志耿、孫秀仁著《黑龍江民族史綱》、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匯編(東北卷)》認定的雙河古城為元代桃溫屯田萬戶府治所應(yīng)該是對的。然而《元史·地理志》載:“元初設(shè)軍民萬戶府五,撫鎮(zhèn)北邊。一曰桃溫,距上都四千里。一曰胡里改,距上都四千二百里,大都(今北京)三千八百里。有胡里改江并混同江,又有合蘭河流入于海?!雹邚倪@則史料的記載來看,元代的桃溫萬戶府治所據(jù)上都四千里,胡里改萬戶府治所據(jù)上都四千二百里,桃溫萬戶府較胡里改路萬戶府近上都二百里,可知桃溫萬戶府在胡里改路西南,與胡里改路萬戶府相距二百里。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釋文匯編(東北卷)》說:“元代胡里改萬戶府沿襲金代胡里改路而來?!雹喟呀鸫锔穆分嗡ㄔ凇敖窈邶埥∫捞m縣喇嘛廟,”⑨“定元代胡里改萬戶府于依蘭縣的喇嘛廟。”⑩孫進己、馮永謙《東北歷史地理》(下)說:“依蘭舊古城,位于今依蘭縣城北二里,北距松花江一里。該城基本是長方形,方向不正,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周長2900米,筑有城墻,最高處4米,底寬8米,頂寬1米,未發(fā)現(xiàn)馬面。當為胡里改萬戶府舊址?!眥11}如果元代胡里改萬戶府沿襲金代胡里改路治所,這樣《元史》里記載的桃溫萬戶府與胡里改萬戶府的位置,與現(xiàn)在學(xué)界大多數(shù)公認的金代胡里改治所在依蘭境內(nèi)相矛盾。關(guān)于金代胡里改路治所的位置,李英魁《金代胡里改路》說:“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依蘭城鎮(zhèn)東12里的喇嘛廟;其二,依蘭城北舊城,即五國城;其三,依蘭縣土城子鄉(xiāng)古城,即土城子;其四,樺川縣悅興鄉(xiāng)萬里河通村古城,即瓦里霍吞古城?!眥12}在這四種學(xué)術(shù)觀點中,前三種學(xué)術(shù)觀點,無論喇嘛廟、依蘭城北舊城,還是土城子,都在依蘭縣境內(nèi)。這三處遺址都在雙河古城東南,與《元史》里記載的位置正好相反,僅第四種學(xué)術(shù)觀點與《元史》記載的位置相符合。然而李英魁考證“據(jù)《樺川縣志》記載,該城做為胡里改路治所,從建筑特點和規(guī)??词峭耆赡艿模湮恢眠h離牡丹江,也不合文獻記載。當時的交通主要靠水路,路線應(yīng)從上京出發(fā)到今哈爾濱后入松花江,順江東行到胡里改路,按這樣的路途計算,從金上京到瓦里霍吞城約為900里,遠遠超過了《金史》記載的里數(shù),因此我們認為金代的胡里改路治所不在此地?!眥13}其實,元代胡里改萬戶府治所,不一定就是沿襲金代的胡里改路治所。干志耿、孫秀仁《黑龍江民族史綱》亦認為元代“胡里改萬戶府可能與金朝胡里改路治不在一地,”{14}但主張元代胡里改萬戶府“但亦有主張在依蘭附近五國城,或其南之土城子者?!眥15}瓦里霍吞古城不是金代胡里改治所,但不一定不是元代胡里改萬戶府治所。如果定瓦里霍吞古城是元代胡里改萬戶府治所,這樣就與《元史·地理志》記載的“一曰桃溫,距上都四千里。一曰胡里改,距上都四千二百里,”不相矛盾了。因此,干志耿、孫秀仁《黑龍江民族史綱》認為“元代桃溫軍民萬戶府在今湯原縣湯旺河右岸雙河古城”{16}是對的。干志耿主編《黑龍江省志·文物志》記載“固木納城(雙河古城),遼代為五國部盆奴里部,金代為屯河猛安,元代為桃溫萬戶府,”{47}我們認為雙河古城不是遼代五國部盆奴里部故城,是金代屯河猛安和元代桃溫萬戶府故城。

      〔責(zé)任編輯:張 港〕

      猜你喜歡
      觀察考古
      這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是否意味著對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應(yīng)小覷?
      英語文摘(2022年9期)2022-10-26 06:58:28
      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52
      考古出乎意料的幾件事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6
      走,考古去!
      三星堆考古解謎
      思維繪畫對學(xué)生能力的培養(yǎng)
      立足生活,挖掘習(xí)作的豐富素材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5:34
      體育教學(xué)中的德育滲透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4:19
      提升學(xué)生數(shù)學(xué)審題能力的研究與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6:29
      考古與論今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37
      织金县| 平罗县| 本溪| 丽江市| 迭部县| 丰原市| 灵丘县| 汉中市| 京山县| 怀化市| 托克托县| 晴隆县| 广宗县| 石门县| 高淳县| 莱芜市| 河津市| 灵台县| 余江县| 库车县| 德令哈市| 嘉黎县| 正阳县| 凤山市| 钦州市| 通州市| 南雄市| 安多县| 东莞市| 开阳县| 武定县| 赣榆县| 慈利县| 清水县| 九龙城区| 鄂尔多斯市| 司法| 永定县| 宜川县| 如皋市|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