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克江·巴哈提
摘要: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研究目前還處在初級摸索階段,本文指出了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是指公共部門引導工作人員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以實現共同的目標,按預定的標準和程序將公共資源分配給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過程。有效的激勵培養(yǎng)員工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極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它還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長期作用,使員工認同和接受本組織的目標和價值觀,進而對組織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因此激勵得以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備受關注。隨著我國公共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公共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進行與時俱進的探討顯得尤為重要。
一、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薪資不合理、不公平。
公共部門的薪酬制度測缺乏合理性,缺乏公平性為了所謂的公平而采取相同的公共部門薪資水平相同,不會因為你工作的高效率而薪資就高,低效率而薪資就低,各層級之間的薪資差距比較小,同級別的技術型與普通型人員也未體現出有任何的差異,業(yè)績性薪酬在總薪酬中占有比率偏低,致使激勵機制失去有效的作用,無論干多干少都是一個樣,獎金制度也是集體獎勵,所以在公共部門工作的人則會抱著一種混的越久,工資越高的心態(tài),對自身工作的能力,對工作效率沒有要求,所以這樣的不合理不公平沒有競爭的薪酬制度,其激勵效果指數為零導致公職人員產生消極怠工、工作不積極等現象。
(二)績效考核激勵不健全。
科學的考核方法,是實現客觀、全面、公正評價公務員的重要手段。在公務員考核中建立積極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鼓勵公務員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不健全的公務員績效考核體系,使分配的激勵功能不足公務員工作量及工作質量的評判很難衡量。公務員積極性的調動、工作熱情的維持與公共部門的激勵措施直接相關。而目前公共部門在績效考核中仍沿用傳統的、以經驗判斷為主體的績效考核手段,職工個人的收入與貢獻大小不緊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義,從而使其激勵體系缺乏針對性、公平性、導向性,不能有效地調動公務員的工作積極性。考核結果缺乏反饋也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考核結果公布不及時,公布方式簡單,甚至基本不公布,長此以往,公務員對考核的關注度越來越淡,考核的激勵作用也就越來越弱。
(三)晉升機制不完善,缺少競爭激勵。
一個部門良性的建設,是在一個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中,充分激發(fā)鼓勵內部員工發(fā)揮對工作的熱情,在工作崗位上作出創(chuàng)造性的建樹,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薪資的獎勵還應該有職位的晉升獎勵,但是目前我國公共部門的干部職位晉升機制不合理、不完善、不科學,公共部門干部的晉升沒有明確的指標和制度,那么在不合理的晉升制度下不利于人才的成長和合理的使用。再說我國傳統的人事管理制度,公務員的職務晉升中缺乏競爭激勵。
在干部提拔使用上,沒有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激勵機制,從而使公務員認為自己的工作很穩(wěn)定而缺乏競爭壓力。論資排輩使部分年輕公務員對工作的熱情降低、混日子,因為他們覺得職務的升降是與“資歷”相關的。正是存在著這種職務升降、任免的不對稱、不平衡,形成了干部“只能上,不能下”的現象,導致公職人員出現工作保守、不思進取的傾向,并使公共部門普遍缺乏競爭與朝氣,降低了公職人員隊伍的素質和公共服務的質量。這些現象降低了激勵機制的有效發(fā)揮。
二、關于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改革建議
(一)建立合理的薪資制度。
要對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激勵,首先就要健全薪酬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使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物質條件得到基本滿足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工作。薪酬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國管理學家孔茨曾指出:“金錢對那些撫養(yǎng)一個家庭的人來說要比那些已經功成名就、在金錢的需要方面已不再是那么迫切的人,就重要得多?!盵6]當我們把工資和獎金建立在合理的考核制度上,我們會驚喜的發(fā)現職員的工作熱情提高了,而并非先前“混日子,漲工資”的狀態(tài)。這樣他們在對自身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能力,辦事效率上就會要求自己,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在現實的社會中,生存的壓力決定了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更豐厚的薪酬,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公共部門的獎勵制度也該從之前的集體獎勵變成公開的針對性獎勵,這樣更加能夠激發(fā)職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
(二)完善績效考核制度。
科學的考核是獎懲的主要依據。公務員績效考核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應從以下幾點著力做起才有可能取得實效: 第一,提升公務員自身對于績效考核的認同意識,使績效考核成為一種配合手段而不是占據工作中大部分精力的工作任務??冃Э己岁P系到服務對象及其他人員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對于評價結果也要保持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第二,務必使考核標準更趨合理性、更趨適用性,增強考核的針對性。不合理的考核標準猶如用錯誤的答案來評價考試成績,有極大的危害。第三,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嚴格執(zhí)行力度,通過多方位、立體化的監(jiān)督來實現陽光考核、公平考核。各個環(huán)節(jié)在考核之前要形成明確的權重設計,在考核中充分發(fā)揚民主,考核后及時公開公示結果,接受社會各界監(jiān)督。第四,注重考核結果的反饋,及時調整考核機制。不能把績效考核僅僅定位為控制公務員的行為,更要著眼于提高其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反饋既要考察公務人員所完成的業(yè)績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又要及時總結績效考核機制的經驗教訓,為進一步改進工作提供合理建議。
(三)完善晉升制度,充分發(fā)揮競爭激勵作用。
在公共部門的晉升問題上,要大力推行競爭上崗制和職務任期制,使競崗前后都能做到優(yōu)勝劣汰、能上能下。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公共部門的晉升制度,使領導職位更具開放性和競爭性。公職人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公職人員的升降任免。一般國家的公共部門管理制度中,都把升降任免看作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公職人員職務升降任免,不僅可以促進公職人員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還可以進一步強化公共部門內部的激勵機制。通過職務升降任免制度,使各方面表現優(yōu)秀的公職人員得到晉升,使不思進取、不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員得到降職,從而在公共部門內部形成一種優(yōu)勝劣汰的激勵機制。從公職人員的角度講,有對晉升有希冀和來自降職的壓力,這正反兩個方面產生競爭激勵效應,使公職人員之間形成一種相互促進、奮發(fā)有為的風尚。同時,實現職務升降任免,還有利于實現公職人員隊伍的優(yōu)化,進一步保持公職人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總之,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每個公務人員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由于人的需求的多樣性、多層次性,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完善并綜合運用各項激勵制度,完善薪資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晉升制度才能充分激發(fā)公務人員的潛力,達到行政效率的最佳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李文良. 公共部門與人力資源管理[M].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2]周三多. 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四版)[M].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3]周丹鳳.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J]. 甘肅農業(yè), 2006(6):104-104.
[4]陳娟, 鄧晰隆. 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9):145-147.
[5]曹會勇, 嚴明. 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完善[J]. 山東文學月刊, 2008(10).
[6]哈羅德·孔茨、海因茨·韋里克著:《管理學》(第十版),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8 月,第 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