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洋口鎮(zhèn)初級中學(226407)
仲衛(wèi)華●
?
淺析初中物理教學的變革
江蘇省如東縣洋口鎮(zhèn)初級中學(226407)
仲衛(wèi)華●
初中物理教學的變革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教師角色等多個內容,學生掌握的不只是物理知識,同時還會得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
初中物理;教學;變革
隨著《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頒布,物理教育變革進一步深入.物理教學變革的目標是不斷加大對教學活動的研究,激發(fā)物理課堂的活力,讓課堂教學活動發(fā)生質的改變.在此背景下,加大對物理課程標準的探究,落實其內的各項標準,將其作為物理教學變革的指揮,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推動初中物理教學變革的發(fā)展.
隨著素質教育變革程度的進一步加深,物理教學的變革也被提上了日程,引起了諸多研究者的注意.下面將針對物理教學變革的不同的方面展開進一步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內容:教學是發(fā)生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實現(xiàn)彼此補充,共同成長.物理屬于自然科學的一種,對學生實施物理教學,目的是在教導學生養(yǎng)成探究的習慣.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必須與學生一起,對問題追根究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探究習慣.面對此種情況,物理教師需要轉變自身傳聲筒的角色,主動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意見,將學生作為具有同等地位的主體看待,推動學生的發(fā)展.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學生要學會進行探究,這一能力需要學生主動參與才能獲得.這就要求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將書本作為教學的根本,實驗作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師必須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采用信息化手段,將多媒體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之中.換句話說,物理教師不能再單單把課本當做教學的探究對象,并在此基礎上探究教學方式,而是要從學生出發(fā),按照學生的認知法特征和思維發(fā)展狀態(tài),去營造適合學生探究問題的情境,指引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教師直接告知,也不是教師計劃好的,而是學生自主學習后總結出來的,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依托教師的指引,逐步獲得共識.在物理課堂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別, 其思維方式也有較大的差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綜合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遇,讓學生通過教學過程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
比如,在教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時,教材上包含很多的內容,其中有插圖、有探究內容、有想想議議等,最后,還有必須學生動手并進行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諸多知識點形成的框架,單一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引導學生找出全部的答案.如此一來,原本的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的規(guī)律為重心的教學方式必須被徹底改變,以往的重知識傳輸、輕思維引導,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的教學方式也應有所變化.只有做到這一點,初中物理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才能培養(yǎng)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初中生.
《課程標準》提出,關注對學生的終身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更高的創(chuàng)新能力,養(yǎng)成科學的求學精神,就必須讓學生在掌握初級的物理知識的基礎上,逐步完成的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的綜合素質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想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還要對初中物理教學內容實施相應的變革,教師要在依托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書本知識進行有效地延伸,以此讓學生掌握更為全面的知識.
比如,在實施“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的教學時,教師針對教材內容提出問題,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探討,給予假想,學生探討相應的實驗方案,并搜集相應的證據,各個學習小組分別探討并加以驗證,給予評測,總結為實驗報告與教師進行交流與配合.在這個施教過程中,教師只用提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提議,剩下的都交給學生,讓他們探討、溝通,這保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遇,讓其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各種手段,多搜集一些讓學生動手動腦的知識,提供給學生,讓他們去理解,領會其中的規(guī)則.
《課程標準》提出,聯(lián)系國際科學教育理論和實踐,關注多個學科知識和探究方式的關系,讓學生掌握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動向, 注重技術運用所引發(fā)的社會問題,組建具備中國特征的物理課程系統(tǒng).教育的變革,不僅僅發(fā)生在教育領域,而應該與社會變革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在實施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根據物理知識的規(guī)律給予適當的指引,不能對學生的疑問置之不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獨立面對問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確定其根源,依據其發(fā)展規(guī)律,獲得相應的解決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不但獲得了解決此一問題的能力,而且獲得了化解難題的科學辦法,同時學生還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精神.這一能力對學生來說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即使是多年之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會淡化,但是其掌握的科學的學習方式以及科學精神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卻是能夠讓其終身受益.經過這樣的變革,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的變革并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方面,其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教師角色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經過這些方面的變革,初中物理教學的效果將會得到明顯改善,學生通過物理學習,掌握的將不再只有物理知識,同時還會得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對物理學科以及學生的發(fā)展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
[1]徐玉文. 物理教學的一場變革——談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整合運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4:13-14.
[2]鄧紹杰. 初中物理教學中電子白板的應用[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02:25-26.
[3]龍世忠,郭柳香.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優(yōu)化[J].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7:66.
G632
B
1008-0333(2017)11-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