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失根的飄萍——評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的悲劇人生

      2017-04-13 15:56:40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馬克西姆索菲婭門羅

      梁 晴

      ?

      失根的飄萍——評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的悲劇人生

      梁晴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應用外語學院,廣東深圳 518055)

      艾麗絲·門羅在小說《幸福過了頭》中描述俄國數學家、小說家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的一生。19世紀末的歐洲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使得索菲婭短暫的一生經歷了遠離故土、失去家園、愛情幻滅等情感創(chuàng)傷,更無法擁有與她的學識相等同的社會認可。門羅對索菲婭的認同源起于自己的親身經歷,她深知在一個男權社會,追尋自由與理想的女性所面對的阻力和遭遇的挫折。

      女性;情感創(chuàng)傷;歧視;挫折

      2009年艾麗絲·門羅發(fā)表短篇小說集《幸福過了頭》。時年78歲的門羅罹患癌癥,此小說集曾一度被視為她的天鵝絕唱。小說集中收錄的十個短篇彌漫著哥特式的恐怖氣息:謀殺、性侵、暴力、創(chuàng)傷記憶……在門羅特有的波瀾不驚的平靜、含蓄敘事下,涌動的暗流是每一位主人公太多無法承受的幸福與傷痛。小說集的壓軸之作——《幸福過了頭》,以19世紀俄國女數學家、小說家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1850-1891)的生平故事為線索,追溯這位不平凡女性的悲劇人生。她遠離故土,失去家園,一生飄泊不定。她的不幸看似個體命運的偶然,然而,深究其因,19世紀末的歐洲政治社會體制對于女性,尤其是出類拔萃的女性造成的束縛和歧視才是促成索菲婭凄苦人生的隱形推手。

      1 逃離故園

      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出生于沙皇統(tǒng)治時期的圣彼得堡,父親是一位脾氣暴戾的將軍,在巴利比諾的郊區(qū)擁有龐大的家族莊園。嚴格恪守東正教傳統(tǒng)的貴族莊園是索菲婭和姐姐阿紐塔成長的家園。對于家園,曾有論者從地理意義、社會向度和精神屏障這三方面給予界定,在談到家園的地理意義時,他給出如下定義:“家園的一種意義是具體的地理意義上的,它大而言之是自然,小而言之是那個美麗、和諧的葡萄園?!盵1]18家園帶來的安全感和溫暖感是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的。巴利比諾莊園是索菲婭度過青春歲月的地理家園,見證了這位熱愛數學、天資聰穎的小姑娘成長為婷婷少女。

      然而,這座美麗的莊園并非遺世獨立的伊甸園,它是沙皇統(tǒng)治下的千萬個莊園之一,是俄國社會的微觀縮影。19世紀的俄國依然是落后的農奴制國家,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也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一個女子在年幼時只能聽命于一家之長的父親;成年后則依附于丈夫。無論她多么聰穎優(yōu)秀,都只能嫁人,成為全職家庭婦女。她不能違逆丈夫的意愿,更遑論拋頭露面去社會上謀職。姐姐阿紐塔初涉文學創(chuàng)作,就招來父親的勃然大怒,“現在賣你的故事,還有多久你要賣你自己?”[2]297年輕女人要想出國讀書,只能選擇先嫁人,由丈夫帶出俄羅斯。為了能去德國求學,索菲婭嫁給自己并不愛的激進青年弗拉迪米爾,他們逃也似地離開了滿載青春記憶的莊園,開始了帶有欺詐性質的白色婚姻,這為索菲婭日后的情感不幸埋下伏筆。逃離故園的索菲婭終生被鄉(xiāng)愁情緒所籠罩,她只能不斷地通過寫作遙寄對祖國和故園的思念?!八龑懴铝俗约簩Π屠戎Z生活的回憶,回憶洋溢著她對失去一切的熱愛,不管是曾經絕望的還是曾經珍愛的。”[2]325為了接受先進教育,為了贏得自由、平等和有尊嚴的人生,她逃離農奴制俄國,來到德國,希望在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始建立新的生活。

      2 無處棲身

      家園指示除了地理意義上的某個空間之外,還是一個開放的指向社會的概念,它聯結個體與社會。社會成員也是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個體在社會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獲得其他社會成員的認可和尊重時,也能感受到家園的安全與溫暖[1]19。正是帶著這樣一種渴求,索菲婭滿心希望在德國能夠重建家園。

      與農奴制俄國相比,19世紀的歐洲其它國家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并沒有實質性的區(qū)別。索菲婭曾先后在海德堡、慕尼黑和柏林求學,卻因為其外籍女性的身份處處碰壁。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教授是唯一摒棄偏見、發(fā)現索菲婭才華的人。起初,他也不把索菲婭放在眼里,準備用幾個難解的數學題就打發(fā)走這個登門求學的小個子女人。一個星期后,索菲婭帶著新奇的解法再次到訪。魏爾被深深折服,他不得不承認:“終其一生,他都在等待這樣的一個學生走進他的書房。一個能全面挑戰(zhàn)他的學生,一個不僅僅是能跟上他的智力成果,而且有可能飛得更遠的學生?!盵2]314就是這樣一位讓著名數學家傾佩的聰穎女性,在知名雜志發(fā)表文章時,卻不得不以匿名身份投稿,以免被編輯識破她的女性身份。最后,也是魏爾教授悄悄瞞著索菲婭,將她的著作向法國科學院匿名投稿,才使她獲得了世界矚目的勃丁獎。人們給她鮮花和掌聲,卻“永遠不會給她提供與她的天分匹配的工作機會?!盵2]290她以為在巴黎沒有勢利也沒有欺騙,但是,“當她需要一份工作時,他們就關上了他們的門。他們考慮這件事兒的時間,不會比考慮雇用一只受過訓練的黑猩猩更久。大科學家的太太們都不想看見她,當然也不愿意請她去家里。”[2]309她熱愛巴黎,卻在那里找不到一個棲身之地。

      魏爾教授寫信求助以前的學生,請他幫忙在瑞典的一所大學為索菲婭謀得教席。瑞典是歐洲唯一一個給女性提供大學教職的國家。索菲婭因此成為第一位在北歐獲得教授職位的女性,也是第一位在嚴肅的科學雜志擔任編委的女性。即便如此,索菲婭依然得不到社會正確的認同和家的溫暖。斯德哥爾摩的太太們邀請她去她們家,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她們贊美她,炫耀她,因為她們把她當作一個怪人,“就像通曉多種語言的鸚鵡,或者某些天才兒童,能毫不猶豫、不加思量地脫口而出十四世紀的某年某月某日是禮拜二的天才兒童?!彼玫降纳鐣J可僅僅局限于一個有特殊才能的人,而沒有被作為一個普通人接納到日常生活當中。所有這一切都因為她是一個女人,“腦子里全是舊觀念的男人們仍然拘泥于這樣的觀念:女人的大腦里只有緊身胸衣和名片,和女人一說話,灌進喉嚨的全是香水塵霧?!盵2]310世代輕視女人的男人無法容忍一位女性可以做出比他們更杰出的成就。作為家園的社會外延,19世紀的歐洲大陸沒有一個國家從真正意義上向索菲婭敞開大門。

      3 愛情幻滅

      家園同樣也指由親情、愛情、友情等人類高級情感構筑的精神屏障[1]21。索菲婭非??释荒行躁P愛和保護,她渴望婚姻家庭生活的寧靜,但她的婚姻愛情生活從一開始就埋下不幸的伏筆。丈夫弗拉迪米爾只是她出國求學的工具,她從未愛過他,他們維持的只是生活伙伴關系。法學教授馬克西姆給了索菲婭初次的愛情體驗。他們的相遇注定會擦出愛的火花。他們都是被放逐在歐洲的俄羅斯人,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回歸故土。從最開始天涯羈旅的惺惺相惜,到后來互相被對方的才華所傾倒,索菲婭滿心以為可以和馬克西姆共度余生。這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夠提供一個女人想要的舒適、穩(wěn)定的生活,更是因為當索菲婭舒服地靠在他寬闊的肩膀上,她被他的自信深深迷醉,“這種他擁有的不可思議的確信態(tài)度,她的父親也有。即使你只是個小小的女孩,依偎在他們的臂彎里,你也會感覺到這種自信是你一生都需要的?!盵2]339索菲婭縱然擁有過人的數學天賦,但終究還是和所有平常女子一樣,希望與相愛的人,以一紙契約的婚姻方式相守終生。

      他們的婚禮沒有如期舉行。訂婚后不久,馬克西姆寫給索菲婭一封分手信,用冰冷的語氣告訴她自己并不愛她,并請求解除婚約。大男子中心主義是促使他前后發(fā)生如此巨大心理變化的根源。馬克西姆無論體型,還是知識結構都體積龐大。他通曉六國語言,精通俄羅斯、美國和古代帝國的法律與社會體制。他擁有自己的產業(yè),不用工作都能過上富足舒適的生活。他是如此的驕傲與自信,卻不得不生活在身材嬌小的索菲婭的光環(huán)之下。因為他們共同的俄羅斯姓氏,馬克西姆投稿的文章總會被誤認為出自科瓦列夫斯基小姐。索菲婭憑借榮獲勃丁獎而聲名鵲起,鮮花、掌聲、雞尾酒會讓她應接不暇。寂寂無名的馬克西姆慢慢地發(fā)生了微妙的心理變化。他覺得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更感覺自己受到冷遇和忽視,于是他選擇了離去。他沒有一個與他龐大的體積相匹配的寬廣胸懷。

      僅半年后,索菲婭孤身一人,凄然離世。一生與幸福失之交臂的索菲婭,卻在臨終留下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遺言:“幸福過了頭”[2]348。馬克西姆匆匆趕來參加葬禮,神態(tài)和語氣依然冷漠,似乎希望撇清之前兩人之間所有的情感糾葛,“他提起索菲婭,更像是提起一位他相熟的教授?!盵2]348

      4 隔世知音

      門羅在小說集末尾的致謝中,專門介紹了與索菲婭的因緣交集,完全沒有掩飾對她的喜愛。“某天,我在百科全書上查找資料時,無意中發(fā)現了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她兼有小說家和數學家的身份,立刻吸引了我。于是我開始閱讀能找到的有關于她的一切。”[2]350門羅在這個短篇小說中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她希望客觀地講述這位優(yōu)秀的女數學家坎坷跌宕的一生,卻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不時地插入她的主觀看法和評價,以表達對索菲婭的悲憫、惋惜之情。例如,門羅在敘述索菲婭和弗拉迪米爾的白色婚姻時,就使用過這樣的語義獨立片斷:

      “沒錯。年輕人,指年輕女人要是想出國讀書,就會被迫經歷這樣的欺詐,因為未婚的俄羅斯姑娘沒有父母的同意,就不能出國。朱莉婭的父母很開明,同意她出國,但是索菲婭的父母不同意。

      多么野蠻的法律。

      嗯。俄羅斯。不過,有一些年輕姑娘,在年輕小伙子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路?!盵2]318

      “多么野蠻的法律?!薄班?。”“俄羅斯。”這三句話與前后敘述的文字并不相連,它們是獨立的語義片斷,是門羅作為敘事者插入的評論,卻一句比一句強烈地控訴了俄羅斯社會制度和傳統(tǒng)觀念對女性的壓迫與歧視。

      與索菲婭相比,同樣天資聰穎的門羅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受教育的權利。出生于1931年的門羅,從小成長在加拿大安大略西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當時的加拿大,整體社會的高等教育程度并不高,大多數平民家庭的女孩子讀完高中就會選擇嫁人,成為全職家庭婦女。門羅卻憑借11門課程中9門第一的優(yōu)秀成績拿到了西安大略大學新聞系的獎學金。她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普通女孩無法繼續(xù)的大學學業(yè),但是她依然處處感受到來自父權社會的種種壓力。大學只讀了兩年,就不得不輟學結婚生子,一口氣生下三個孩子,成天忙于照顧家務,她只能在餐桌邊、在洗衣房的小桌前利用一些邊角余料的時間從事自己熱愛的寫作。她也曾回憶自己與男性作家競爭而慘敗的經歷。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藝術委員會拒絕了門羅向他們遞交的寫作項目經費資助申請,原因就是她在申請書上填寫了想利用部分經費來雇傭保姆,這樣她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寫作[3]215。在門羅開始寫作的年代,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妻子、母親,然后才是她的職業(yè)角色。社會還沒有開明到可以允許一個女子雇人來幫她完成家務的地步。

      門羅從未公開宣稱自己是女性主義作家,也很反感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為了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利而過分壓抑自身的女性特征,但從女性的視角關注和書寫女性的生命體驗一直是她小說的重點。1981年,門羅來到中國訪問,與著名的女性作家丁玲會晤時,她說:“我只寫我自己的故事,因為那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真相”[4]13。門羅憑借她個人的成長經歷,深知一個社會的女性期待對女性的生存影響有多大。門羅把索菲婭的故事作為壓軸放在小說集末尾,正是為了回應男權社會不斷對卓越女性的諷刺性提問:“你以為你是誰?”

      如失根飄萍的索菲婭,短暫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情感創(chuàng)傷,她的不幸并不是個人命運的偶然,在一個對女性充滿歧視與壓迫的社會,優(yōu)秀的女性追尋自己的自由、愛情與職業(yè)理想注定會面對阻力、遭遇挫折。

      [1] 李建軍.堅定地守望最后的家園[J].小說評論,1995(5).

      [2] 艾麗絲·門羅.幸福過了頭[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

      [3] 周怡.艾麗絲·門羅--其人.其作.其思[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

      [4] Beverly J. Rasporich. Dance of the Sexes- Art and Gender in the Fiction of Alice Munro[M]. Edmont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1990.

      On the Tragic Life of Sofia Kovalevskaya—A Review of Alice Munro’s

      LIANG Qing

      ()

      In, Alice Munro depicted the traumas of Sofia Kovalevskaya, a famous Russian mathematician and novelist. In her brief 41 years’ life, Sofia had experienced more than she could bear. Her tragic life was the result of the oppression from the old 19thcentury Europe where women were belittled and discriminated. Munro wrote this short story from the experience of her own setbacks in a male-dominated society.

      women; trauma; discrimination; setbacks

      10.13899/j.cnki.szptxb.2017.06.009

      I206

      A

      1672-0318(2017)06-0050-04

      2017-05-19

      梁晴(1976-),女,四川樂山,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外國文學和文藝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馬克西姆索菲婭門羅
      鋼琴家馬克西姆首發(fā)新曲目宣布中國巡演計劃
      解析鋼琴曲《野蜂飛舞》
      藝術評鑒(2017年18期)2017-11-07 16:40:06
      彼岸與此岸:門羅《好女人的愛》中的加拿大相對主義倫理觀
      艾麗絲·門羅小說《忘情》中的圖書館意象
      淺析馬克西姆與喬治·溫斯頓的流行鋼琴音樂代表作品比較
      北方音樂(2015年14期)2015-07-13 01:52:16
      火車奇遇
      故事會(2015年2期)2015-02-26 01:10:34
      從人格結構理論看人物的性格與命運:解讀《島》中索菲婭的心路歷程
      門羅,一個家庭主婦的完美逆襲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8:46
      門羅作品《逃離》的生態(tài)女權主義解讀
      短篇小說(2014年12期)2014-02-27 08:33:02
      最溫暖的畫
      知音海外版(2013年3期)2013-06-13 02:08:38
      东平县| 南溪县| 夏津县| 彰化市| 孟村| 都昌县| 福海县| 黑龙江省| 望谟县| 阿图什市| 宝山区| 资中县| 吴堡县| 石柱| 大城县| 江川县| 南投县| 仁怀市| 文山县| 呈贡县| 平武县| 大埔县| 衡南县| 太康县| 保定市| 紫云| 库车县| 垦利县| 延吉市| 顺平县| 西乡县| 什邡市| 新安县| 西青区| 合川市| 萝北县| 渭源县| 秭归县| 临猗县| 织金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