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義同源詞拾遺

      2017-04-14 03:02:42趙明秀
      殷都學(xué)刊 2017年1期
      關(guān)鍵詞:語源同源字典

      趙明秀

      (北京語言大學(xué) 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部,北京 100083)

      “大”義同源詞拾遺

      趙明秀

      (北京語言大學(xué) 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部,北京 100083)

      “大”;同源詞;拾遺

      一、引言

      漢語詞源學(xué)研究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同源詞的研究工作有兩個方面:考證、系聯(lián)同源詞;同源詞理論研究。

      20世紀(jì)以前的同源詞考證、系聯(lián),多算是訓(xùn)詁理論和方法的探索,如劉熙的《釋名》、王圣美的“右文說”等。清代出現(xiàn)系聯(lián)同源詞的單篇文章,如王念孫的《釋“大”》,也主要是訓(xùn)詁理論的闡釋,缺乏音近義通的證明。至20世紀(jì)章太炎的《文始》,才真正出現(xiàn)第一部系統(tǒng)考證、系聯(lián)同源詞的專著。由此,漢語詞源學(xué)走向系統(tǒng)化和科學(xué)化。

      同源詞考證、系聯(lián)至今,已取得豐碩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見于四類:專門的同源字典、考證同源詞的專著、考證同源詞的論文、散見的同源詞理論研究著作。其中,有對“大”義同源詞考證、系聯(lián)的著作包括:王念孫《釋“大”》、章太炎《文始》、高本漢《漢語詞類》、王力《同源字典》、郭振蘭《與“大”義相關(guān)的幾組同源詞》、劉鈞杰《同源字典補(bǔ)》《同源字典再補(bǔ)》、王衛(wèi)峰《上古漢語詞匯派生研究》、張希峰《漢語詞族叢考》、張希峰《漢語詞族續(xù)考》、章季濤《實用同源字典》、孟蓬生《上古漢語同源詞語音關(guān)系研究》、胡繼明《<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tǒng)性與驗證方法》、張希峰《漢語詞族三考》、湯莉莉《今文<尚書>同族詞研究》、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叢考》、葉慧瓊《顏師古<漢書注>同源詞研究》、李玉《漢語同源字研究》、李玉《漢語同源字札記》、吳迪《<經(jīng)典釋文>同源詞研究》、連麗萍《<廣雅>同源詞研究》、郝立新《<爾雅>同源詞研究》、杜恒聯(lián)《說文解字言部字語源義研究》、孟繁玲《漢語“之”“止”“絲”“不”“北”聲同源詞補(bǔ)正》、晏洵《<廣韻聲系>端紐聲類同源詞研究》、李玉《上古漢語同源字考釋》。

      但這些成果仍存在不足,一是漢語仍有“大”義同源詞考證、系聯(lián)的余地;二是有些考證并不嚴(yán)謹(jǐn),在音近方面出現(xiàn)無所不轉(zhuǎn),在義通方面又出現(xiàn)詞源意義與詞匯意義混同的誤區(qū)?;诖耍疚脑趪?yán)格的同源詞判定標(biāo)準(zhǔn)基礎(chǔ)上,為已有的“大”義同源詞研究拾遺。

      二、同源的判定

      判斷同源關(guān)系,就要遵守音近義通的原則。

      1.語音方面

      (1)上古音制定原則:上古音系統(tǒng)基本依照王力《漢語史稿》修訂本的意見,又依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將冬部從侵部分出,作為跟幽部、覺部相配的陽聲韻。聲母和韻部的名稱依《漢字古音手冊》。具體字的擬音,主要依《漢字古音手冊》。

      (2)音轉(zhuǎn)原則:部分采用王力《同源字典·同源字論》中的音轉(zhuǎn)理論?!锻醋值洹ね醋终摗分许嵅坎糠?,除疊韻外,韻轉(zhuǎn)關(guān)系包括:對轉(zhuǎn)、旁轉(zhuǎn)、旁對轉(zhuǎn)、通轉(zhuǎn);聲母部分,除雙聲、準(zhǔn)雙聲外,聲轉(zhuǎn)關(guān)系包括:旁紐、準(zhǔn)旁紐、鄰紐。出于對同源詞的考證容易出現(xiàn)語音相差太遠(yuǎn),又缺乏證據(jù)而誤判為同源詞的考量,為謹(jǐn)慎處理音近,本文的音轉(zhuǎn)只包括:對轉(zhuǎn)、旁轉(zhuǎn)、旁紐、準(zhǔn)旁紐。

      2.意義方面

      分清詞源意義和詞匯意義。詞源意義,“它是詞族滋生過程中由詞根帶給同族詞或由源詞直接帶給派生詞的意義,其作用是發(fā)生在詞義引申、詞語派生中,不直接為我們所觀察到”[1](P102);詞匯意義,“它是在語言交流中起作用,直接表達(dá)人的意思,是詞匯學(xué)研究的對象?!盵1](P102)嚴(yán)格從詞源意義判斷義通,避免出現(xiàn)根據(jù)詞匯意義相通就判斷同源的現(xiàn)象。

      三、“大”義同源詞拾遺

      (一)石、碩、袥、拓、鼫、鐸、瓽、敞

      石:碩鼫(禪母鐸部,同音)

      石:袥拓(禪透準(zhǔn)旁紐,鐸部疊韻)

      石:鐸(禪定準(zhǔn)旁紐,鐸部疊韻)

      瓽:鐸(端定旁紐,陽鐸對轉(zhuǎn))

      石:敞(禪昌旁紐,鐸陽對轉(zhuǎn))

      “石”的本義即為“山石”。山石有大的特征,因而“石”語源有“大”義?!稘h書·匈奴傳下》:“時奇譎之士,石畫之臣甚眾。”鄧展《注》:“石,大也?!薄稘h書·律歷志上》:“石者,大也,權(quán)之大者也。始于銖,銖于兩,明于斤,均于鈞,終于石,物終石大也?!?/p>

      鐸,大鈴也?!墩f文·金部》:“鐸,大鈴也?!倍巍蹲ⅰ罚骸拌I,大鈴也。謂鈴之大者。”《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薄俄n非子·存韓》:“邊鄙殘,國固守,鼓鐸之聲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計晚矣?!薄稘h書·食貨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xiàn)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鳖亷煿拧蹲ⅰ罚骸拌I,大鈴也,以木為舌,謂之木鐸?!薄痘茨献印ふf林》:“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备哒T《注》:“鐸,大鈴也。”以形制大得名,語源義為“大”。

      瓽,大盆也?!墩f文·瓦部》:“瓽,大盆也。從瓦,尚聲?!?段《注》:“盆者,盎也。瓽,其大者也。”《急就篇》:“甑瓽甂甌瓨甖盧。”顏師古《注》:“瓽,大盆也?!?/p>

      “瓽”從“尚”得聲,“敞”也從“尚”得聲,為“大”義。敞,開闊也?!墩f文·攴部》:“平治高土,可以遠(yuǎn)望也。從攴尚聲?!北玖x即開闊的高地,引申有開闊、大義,《漢書·郊祀》:“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址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薄段倪x·王褒<洞簫賦>》:“彌望儻莽,聯(lián)延曠蕩,又足樂乎其敞閑也?!崩钌啤蹲ⅰ罚骸俺?,大貌?!?/p>

      坴:陸、鯥(來母覺部,同音)

      寥,空遠(yuǎn)、廣大也。本義為空,《說文·廣部》:“廫,空虛也?!倍巍蹲ⅰ罚骸按私裰茸??!薄冻o·遠(yuǎn)游》:“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蓖跻荨蹲ⅰ罚骸翱諢o形也?!币隇樯钸h(yuǎn)、廣大義?!稘h書·司馬相如傳》:“觀者未睹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顏師古《注》:“寥廓,天上寬廣之處?!薄段倪x·揚(yáng)雄<羽獵賦>》:“歷五帝之寥廓,涉三皇之登閎?!崩钌啤蹲ⅰ罚骸傲壤哌h(yuǎn)也?!币晖緩絿@遠(yuǎn)、廣展開,說明“寥”帶有遠(yuǎn)、廣的語源義。

      嵺,深遠(yuǎn)也。《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敝祆洹都ⅰ罚骸皪劾?,空也。”“嵺廓”與“寥廓”互通用,《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嵺廓而無天?!鳖亷煿拧蹲ⅰ罚骸皪劾?,廣遠(yuǎn)也?!薄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作:“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嵺、寥古通用,嵺、寥同源。

      飂,高風(fēng)也?!墩f文·風(fēng)部》:“飂,高風(fēng)也。從風(fēng)翏聲?!薄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昂沃^八風(fēng)?東北曰炎風(fēng),東方曰滔風(fēng),東南曰熏風(fēng),南方曰巨風(fēng),西南曰凄風(fēng),西方曰飂風(fēng),西北曰厲風(fēng),北方曰寒風(fēng)?!眲t知“飂”指西風(fēng),西風(fēng)的特征是高、大,“飂”的語源義為高、大。

      髎,髖骨也?!队衿す遣俊罚骸绑s,髖也?!薄墩f文·骨部》:“髖,髀上也?!倍斡癫谩蹲ⅰ罚骸绑y者,其骨最寬大也?!薄稄V韻·蕭韻》:“髎,寬骨名?!?可知,髎骨即為全身最寬大的骨。又為穴位,指骨縫隙處,也即寬義,《黃帝針灸甲乙經(jīng)》:“居髎,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jiān)骨上陷者中,陽蹻、足少陽之會。刺入八分,灸三壯?!奔粗笟庋?、膽經(jīng)在此空隙中匯聚之處。因而“髎”之得名有“大”義。

      (三)麢、蘦

      麢:蘦(來母耕部,同音)

      麢,大羊也?!墩f文·鹿部》:“麢,大羊而細(xì)角。”《爾雅·釋獸》;“麢,大羊?!薄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其陰多旄羊麢麝?!惫薄蹲ⅰ罚骸胞?,似羊而大,角細(xì),食好在山崖間?!?/p>

      蘦,大苦也?!墩f文·草部》:“蘦,大苦也?!薄稜栄拧め尣荨罚骸疤h,大苦。”《夢溪筆談·藥議》:“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故謂之大苦,非甘草也?!庇纱丝芍h得名之由來,因味道極苦而得名。

      鏞,大鐘也。《說文·金部》:“大鐘謂之鏞,從金,庸聲?!薄稜栄拧め寴贰罚骸按箸娭^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書·益稷》:“下管鞀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孔安國《傳》:“鏞,大鐘也?!薄对姟ご笱拧れ`臺》:“虡業(yè)維樅,賁鼓維鏞。”毛《傳》:“鏞,大鐘也?!?/p>

      墉,高墻也?!墩f文·土部》:“墉,城垣也。從土,庸聲。”《詩·國風(fēng)·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泵秱鳌罚骸败?,墻也。”《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标懙旅鳌夺屛摹芬R融《注》:“卑曰垣,高曰墉?!?/p>

      (五)鼐、奭

      鼐:奭(泥書準(zhǔn)旁紐,之職對轉(zhuǎn))

      鼐,大鼎也?!墩f文·鼎部》:“鼎之絕大者。從鼎,乃聲?!薄对姟ぶ茼灐そz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毛《傳》:“大鼎謂之鼐?!薄稜栄拧め屍鳌罚骸岸^大,謂之鼐。”《戰(zhàn)國策·楚四》:“故晝游乎江河,夕調(diào)乎鼎鼐?!表f昭《注》:“鮑本‘鼐’,鼎之絕大者也?!薄柏尽币蚱湫沃频妹?,語源義為“大”。

      奭,盛大也?!墩f文·皕部》:“奭,盛也。從人從皕,皕亦聲?!薄渡叹龝睢罚骸百F酒肉之價,重其租,令十倍其樸,然則商賈少,農(nóng)不能喜酣奭,大臣不為荒飽?!薄稘h書·元帝紀(jì)》:“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避鲪傇唬骸爸M奭之字曰盛。”古多假“赫”為“奭”,《說文》“奭”字下,段《注》:“《釋詁》:‘赫赫躍躍。’赫赫,舍人本作奭奭。常武毛傳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薄墩f文·赤部》“赫”字下,段《注》:“《詩》中凡訓(xùn)盛者,皆假‘奭’為‘赫’?!?/p>

      滒:柯、舸(見母歌部,同音)

      滒:閜、訶、呵(見曉旁紐,歌部疊韻)

      滒:阿(見影相通,歌部疊韻)

      滒,多汁也。《說文·水部》:“滒,多汁也。從水,哥聲。讀若哥?!薄墩f文解字系傳》“讀若哥”作“讀若柯”。則知“滒”、“柯”音近?!稄V韻·歌韻》:“滒,多汁也。”《淮南子·原道訓(xùn)》:“甚淖而滒,甚纖而微。”高誘《注》:“滒,亦淖也。夫饘粥多汁者謂滒?!蹦?、滒對舉,纖、微對舉,則知淖、滒義近。淖,濕也?!稄V雅·釋詁》:“淖,濕也?!蓖跄顚O《疏證》:“淖者,《爾雅·釋言》《釋文》引《字林》云:‘淖,濡甚也?!蓖跽f是也?!皽稹?,又見《淮南子·兵略訓(xùn)》:“道之浸洽,滒淖纖微,無所不在,是以勝權(quán)多也?!倍嘀疵芏却?,與大義通。

      (七)鬵、岑、梣

      鬵:岑、梣(邪崇準(zhǔn)旁紐,侵部疊韻)

      鬵,大釜也?!墩f文·鬲部》:“鬵,大釜也。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從鬲兓聲。讀若岑?!薄白x若岑”,則知古鬵、岑音近?!冻o·九嘆》:“潛周鼎于江淮兮,爨土鬵于中宇?!蓖跻荨蹲ⅰ罚骸棒g,釜也?!薄对姟L(fēng)·匪風(fēng)》:“誰能亨魚,溉之釜鬵?!标悐J《傳疏》:“大釜曰鬵,與鍑相似?!?/p>

      岑,高大也。本義為山小而高,《說文·山部》:“岑,山小而高。從山今聲?!币暧写罅x,《方言》卷十二:“岑、夤,大也。”又《方言》卷十二:“岑,高也?!薄稄V雅·釋詁》:“岑,高也。”“高”與“大”義相通。常用為表示高、大,如《呂氏春秋·審己》:“齊攻魯,求岑鼎,魯君載他鼎以往。”王念孫《廣雅疏證》:“《呂氏春秋·審己》篇:‘齊攻魯,求岑鼎?!俄n非子·說林》篇作讒鼎?!嫛c‘岑’,皆言齊高也?!薄睹献印じ孀印罚骸安淮浔径R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趙岐《注》:“岑樓,山之銳嶺者?!奔囱云涓咭?。又引申指山勢險峻,《文選·張協(xié)<雜詩>》:“王陽驅(qū)九折,周文走岑崟?!眳蜗颉蹲ⅰ罚骸搬瘝暎U阻貌。”引申義圍繞“高”“大”展開,說明“岑”帶有“高”“大”的語源義。

      梣,高樹也?!墩f文·木部》:“梣,青皮木。從木,岑聲?!薄侗静菥V目·木部·秦皮》:“時珍曰:‘秦皮,本作梣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以為名。人訛為桪木,又訛為秦木,或云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中國植物志·梣屬》:“落葉喬木……有幾種的樹皮作為中藥‘秦皮’?!眴棠镜奶卣魇侵笜渖砀叽蟮臉淠?。則知,梣樹的主要特征為高,“梣”因此而得名。

      觥,大的酒器?!对姟ぶ苣稀ぞ矶罚骸拔夜米帽速铞?,維以不永傷。”孔穎達(dá)《疏》:“觥者,爵稱也。爵,總名。”陸德明引《禮圖》:“觥,容七升?!笨芍獮榫破髦械拇笳?。觥,引申有大義。《國語·越語》:“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問焉,曰:“諺有之曰:‘觥飯不及壺飧?!駳q晚矣,子將奈何?”韋昭《注》:“觥,大也。大飯,謂盛饌?!睋P(yáng)雄《太玄·毅》:“次七,觥羊之毅,鳴不類。測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范望《注》:“觥羊,大羊也?!笨芍?,“觥”的語源義為“大”。

      侊、觥古通用,也為大義?!墩f文·人部》:“侊,小貌。從人光聲?!洞呵飮Z》曰:‘侊飯不及一食。’”段《注》:“小當(dāng)作大。字之誤也。凡光聲之字多訓(xùn)光大,無訓(xùn)小者。《越語·句踐》曰:‘諺有之曰:“觥飯不及壺飧。”’韋云:‘觥,大也。大飯謂盛饌。盛饌未具,不能以虛待之,不及壺飧之救饑疾也。言己欲滅吳,取快意得之而已,不能待有余力。’《韓詩》云:‘觥,廓也?!S所據(jù)《國語》作侊侊,與觥音義同?!倍握f是也。

      [1]黃易青.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tǒng)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

      [2]劉均杰.同源字典補(bǔ)[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

      [3]劉均杰.同源字典再補(bǔ)[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4]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 1982.

      [5]張希峰.漢語詞族續(xù)考[M].成都:巴蜀書社,2000:443.

      [6]高本漢.漢語詞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7:178.

      [7]張希峰.漢語詞族叢考[M].成都:巴蜀書社,1999:268.

      [8](清)王念孫.釋“大”[M].續(xù)修四庫全書本:604.

      [9]胡繼明.《廣雅疏證》同源詞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3:328.

      [責(zé)任編輯:邦顯]

      2017-01-15

      趙明秀(1990-),女,山東德州人,北京語言大學(xué)博士,主要從事歷史詞匯與訓(xùn)詁研究。

      H139

      A

      1001-0238(2017)01-0098-06

      猜你喜歡
      語源同源字典
      藥食同源
      ——紫 蘇
      開心字典
      家教世界(2023年28期)2023-11-14 10:13:50
      開心字典
      家教世界(2023年25期)2023-10-09 02:11:56
      兩岸年味連根同源
      華人時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3:36
      以同源詞看《詩經(jīng)》的訓(xùn)釋三則
      我是小字典
      正版字典
      讀者(2016年14期)2016-06-29 17:25:50
      虔誠書畫乃同源
      訓(xùn)詁與“因聲求義”
      青春歲月(2015年22期)2016-01-04 11:58:07
      “莎雞”音辨
      文教資料(2014年31期)2015-02-05 06:19:22
      棋牌| 南涧| 资阳市| 喜德县| 龙海市| 高碑店市| 盐山县| 钟祥市| 吉木萨尔县| 宕昌县| 汝城县| 临澧县| 大石桥市| 桂林市| 漳平市| 巴南区| 桂林市| 吉林省| 南乐县| 通榆县| 万盛区| 东明县| 绥阳县| 筠连县| 高密市| 旬邑县| 江口县| 当雄县| 天台县| 兴安县| 望江县| 纳雍县| 武宣县| 松阳县| 长垣县| 新泰市| 柳江县| 且末县| 齐齐哈尔市| 卢龙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