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鋼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23)
高校普通話教學對策的研究
王志鋼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遼寧 沈陽 110023)
本文論述了高校普通話教學的方法。主要有:做好調研工作,了解授課對象所在的方言區(qū),按方言區(qū)分班定組;探究方言問題存在原因,結合實例講授普通話正音規(guī)律;針對PSC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設置真題練習法、繞口令教學法、成語接龍、猜字游戲法、聲調訓練法、微型脫口秀、3分鐘演講法、影視作品配音法等教學方法。
普通話教學;PSC考試;研究;教學方法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guī)定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國家推廣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guī)定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進行教學,應當推廣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和規(guī)范字?!痹谶@一背景下,我國高校普遍開設了 《普通話》選修課程。一般通過30~60課時數(shù)的教學,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有關要求以及普通話語音、朗讀和口頭表達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通過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使學生逐步提高普通話水平,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等級標準。
根據(jù)對部分高校選修普通話課程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人接受普通話培訓后,參加PSC考試取得了理想成績,但仍有一部分大學生學習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固然有個人學習方法、努力程度的差異,也有其所在方言區(qū)語言習慣的影響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和輔導過程中,既要講清楚必要的普通話知識,也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選擇更加貼近大學生的教學方法。而且在參培人員的班、組設定,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方面也需要進行教學改革。
根據(jù) 《中國語言地圖集》的劃分,我國有官話區(qū)、吳語區(qū)、晉語區(qū)、徽語區(qū)、贛語區(qū)、湘語區(qū)、閩語區(qū)、粵語區(qū)、平話區(qū)、客家話區(qū)十大方言區(qū)。[2]來自不同方言區(qū)的大學生,其發(fā)音中均帶有所在方言區(qū)的特色。對綜合型大學而言,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因此,在開展普通話教學前,最好讓選課者在網上先填寫一份表格,標注其所在省份、城市,并且讓學生完成一套普通話摸底試題,或在學校普通話測試網站上發(fā)送一段2分鐘左右的朗讀音頻。然后,根據(jù)計算機采集的填表數(shù)據(jù)、測試數(shù)據(jù),進行初步分析、篩選,按學生所屬的方言區(qū)、現(xiàn)有普通話水平進行分班教學。
對于地處我國北方的高校而言,來自本方言區(qū)的大學生可能人數(shù)較多。分班時,可根據(jù)學生所在的省份或其省之中的二級方言區(qū)排定班/組。以東北三省為例,既可按省份分為三個班/組,也可再往下細分。如將遼寧籍學生按其是來自遼北方言區(qū)、遼南方言區(qū),還是遼西方言區(qū)分為三個組。調查顯示,開展分班教學,能較為有效地促進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高,見表1。
表1 分班/組與不分班/組教學情況對照表
教學過程中,可按查找問題——講解規(guī)律——強化訓練三個步驟,圍繞學生所在方言區(qū)的語音特點,進行方音辨正、普通話訓練。
以遼寧為例,遼寧有些地區(qū)方言中,韻母系統(tǒng)中的o和e容易混淆。某些學生在口語交流時容易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此外,遼寧某些地區(qū)的人群中還存在著ɑi、uɑi、ɑo、iɑo發(fā)音不準、u介音容易丟失等問題。教師在上課時,要圍繞這些特定方言區(qū)的教學對象,出示該方言區(qū)容易讀錯的字加以辨別。當讀錯以后,要指出造成朗讀錯誤的原因。對于高中階段普通話教學開展得比較好的一些地區(qū)、學校的學生,可以在語音知識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方言一旦形成后,糾正起來很不容易。如何使在很短時間內意識到并糾正自己的發(fā)音錯誤,需要從多方面下功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現(xiàn)代漢語多音字表》、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字表》、 《普通話水平測試常用平翹舌詞語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等相關材料,靈活設計教法,組織教學。
3.1 針對PSC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設置靈活新穎的教學方法
PSC考試大綱規(guī)定:第一題是讀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限時3.5分鐘,滿分10分,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讀音的標準程度;第二題,讀多音節(jié)詞語(100個音節(jié)),限時2.5分鐘,滿分20分,測查應試人聲母、韻母、聲調和變調、輕聲、兒化讀音的標準程度。
針對PSC考試中單音節(jié)詞語朗讀、多音節(jié)詞語朗讀,可以采取教師范讀法、真題練習法、小組競賽法、猜字游戲法、成語接龍法、繞口令教學法等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漢字的正確讀音。這幾種教學方法中,教師范讀法屬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真題練習法是將歷年PSC考試中的試題進行編輯整理,讓學生進行識讀。猜字游戲法、成語接龍法和繞口令教學法屬于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如果運用得當,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鞏固課堂所學知識,能起到促進學生普通話水平提升的作用。
(1)真題練習法
近年來,外語教學中非常重視真題練習。所謂真題練習,就是將歷年普通話考試中的試題加以整理,重新編訂,制作成上課時使用的課件、教材,在課堂上以考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讀出正確讀音。教師對錯誤讀音予以糾正。建議在前5~7次課,以年度為單位,將PSC考試中的第一題和第二題完整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每堂課練習3~4篇真題。這樣,學生不僅迅速直觀地了解了PSC考試的形式,同時也熟悉了歷年的考題??梢云鸬胶芎玫囊龑А⒔逃饔?。5~7次課以后,可以將之前沒有練習過的歷年真題打亂文字順序,重新加以編訂,讓學生練習。一部分真題,可以發(fā)到學習網站上,供學生課后練習。練習要與輔導緊密結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
(2)繞口令教學法
“繞口令”是我國一種傳統(tǒng)語言游戲。這種教學形式趣味性強,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提高普通話水平。[4]為了讓學習者掌握平翹舌音,可安排 《石獅子與澀柿子》等練習;為了讓大學生熟練掌握g與h的區(qū)別,可練習 《壁上掛只鼓》等;通過練習繞口令 《東洞庭》可以使學習者有效區(qū)別d、t。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繞口令形式的練習時,要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精選素材。要清楚學生所練的繞口令是為了糾正哪些語音問題,強化哪些方面的語言表達。而且練習時間不宜太長,一般訓練3到5組即可,時間不超過15分鐘。
(3)成語接龍法
成語接龍法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高校普通話教學中也可以借鑒使用。其規(guī)則是教師出示成語,學生按行、或按列、按學號往下接續(xù)。接續(xù)者要用上一條成語的最后一個字為開頭,說出一條四字成語。所接續(xù)成語的首字既可以是上一個成語的尾字,也可以是其同音字。以此類推。接續(xù)的停頓時間不超過15秒。這既考驗了學生的文學功底,也考查了其“情急之下”真實的普通話水平。
“成語接龍”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哪組接續(xù)的成語數(shù)量多并且正確率高,哪組獲勝。這一活動的開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但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及時進行點撥,糾正學生的錯誤。
(4)猜字游戲法
猜字游戲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游戲形式。其在現(xiàn)代也有廣泛的應用。猜字游戲的字謎分謎干、謎底兩部分。常見的字謎類型有以下幾種:以耳熟能詳?shù)脑娫~為謎干的,如 “床前明月光”(謎底:曠);以成語為謎干的,如 “千里挑一,百里挑一”(謎底:伯);以職業(yè)名為謎干的,如“守門員”(謎底:閃);以數(shù)學題為謎干的,如“十八乘六”(謎底:校)等等。學生在朗讀謎干的過程中會比較認真,普通話出錯率不會太高。但猜到謎底(或謎底揭曉)時,他們也會因一時興奮,易流露出方言。以上文為例,甘肅的一部分同學在說 “研”時會誤說為yáng,秦會誤讀為qíng(前鼻元音誤讀為后鼻元音)。如果遇到多音字,教師還可進行多音字辨析。猜字游戲法可偶爾為之。
(5)聲調訓練法
聲調訓練是普通話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聲調訓練要求大學生掌握普通話的調值與調類,念準普通話各調類的調值。同時,還要掌握普通話的各種變調的規(guī)則,包括上聲、去聲的變調, “一”和 “不”的變調等。
聲調訓練的難點是變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講清原理,編口訣或舉一些簡單容易記憶的例子供學生識記。以一、不為例。一的本調是yī,它在單獨使用、用在詞句末尾或作為序數(shù) “第一”時,仍讀第一聲。其在第四聲前面念第二聲(yí)。例如:一樣。在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字前面念第四聲(yì),如一天、一年、一口。此外,一字居中時讀為輕聲,如想一想,看一看等。這幾條規(guī)則, “不”也同樣適用。教師可采取 “記少不記多”的記憶策略、學習方法告訴學生,記住 “遇去適宜,其余變易,居中輕聲”(去指去聲)的口訣。還可以舉一些有趣的例子讓學生記。
3.2 針對PSC考試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PSC考試第三題是朗讀1篇長度在400個音節(jié)的短文,限時4分鐘,滿分30分,測查應試人使用普通話朗讀書面作品的水平。在測查讀音標準的同時,重點測查連讀音變、停連、語調以及流暢程度。第四題是命題說話,兩個題目任選其一,限時3分鐘,滿分40分,測查應試人在無文字憑借的情況下說普通話的水平,重點測查語音標準程度、詞匯語法規(guī)范程度和自然流暢程度。兩道題分值合起來占普通話測試總分值的70%。就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一般會通過讓大學生多朗讀教材提供的范文、作文范文的方式,促進學生普通話水平的提升。但單純的朗讀訓練,很難引起90后、00后大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開展教學。
(1)微型脫口秀、3分鐘演講
針對普通話測試中的第四題,教師可開展“微型脫口秀”、 “3分鐘演講”比賽活動,指導學習者充分利用3分鐘時間,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說話,力爭做到主題鮮明、內容充實、語言生動、結構緊湊。這個練習也要多給學習者提供適應其年齡段的新鮮的素材(包括影視劇作品精選、范文等),才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5]
(2)影視作品配音練習
為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教師可下載經典電視劇——如 《紅樓夢》、 《西游記》等、最新的熱播電視劇以及好萊塢大片等。精選片段,通過技術處理,消去人物聲音,讓學習者進行配音練習,教師進行指導。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開展配音微課教學。即教師事先做好教學資料,發(fā)布在教學網站上,讓學習者課后登陸網站,觀看配音知識方面的教學視頻、配音視頻的制作方法等,課堂上進行理論探討與配音(朗讀)實踐。將學習者課后錄制的配音作品擇優(yōu)在課堂上播放,師生進行點評。推而廣之, “新聞聯(lián)播”配音練習等也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
此外,配樂詩朗誦等形式都可以適度借鑒。
語言是一種載體,承載的是人文精神。因此,高校普通話教學工作不僅擔負著培養(yǎng)發(fā)音標準、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大學生的責任,也具有培養(yǎng)有一定人文素養(yǎng)的高級人才的重要職能。因此,在普通話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文字材料的朗讀中走向對作品意境的領悟以及對文章主旨的把握,走向美的體驗、人格精神的升華。教師要從普通話教學方法的技術層面的熟練運用,走向對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精神的熏陶、思想的引領、境界的提升。這是目前高校普通話教學中容易忽視的地方,也是今后開展普通話教學工作需要思考和開拓的方向。
[1]遼寧省語言文字應用中心編.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南 [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李榮.中國語言地圖集 [M].香港朗文(遠東)有限公司,1987:1.
[3]陳瑜.論教師范讀在語文誦讀教學中的運用 [J].教育教學論壇,2012(20):159-160.
[4]聶蕓.繞口令在普通話教學中的作用 [J].考試周刊,2009(19):172-173.
[5]楊吉琳.以普通話教學促進大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J].課程教育研究,2016(30):2-3.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utonghua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Zhi-g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Putonghua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good job of research work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ing the teaching object of the dialect area.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lasses,it finds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dialect.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 of life,the teaching of Mandarin pronunciation rules is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PSC exam,practice method,teaching method,idiom twisters game,guessing game,voice training,micro talk,3 minute speech,film dubbing teaching method are applied.
mandarin teaching,PSC examination,research,teaching method
G712
A
1008-3812(2017)01-075-04
2017-01-05
王志鋼(1978— ),男,遼寧沈陽人,講師。研究方向: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