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原詞
南浦·春水
(宋)張炎
波暖綠粼粼,燕飛來,好是蘇堤才曉。魚沒浪痕圓,流紅去,翻笑東風難掃。荒橋斷浦,柳陰撐出扁舟小?;厥壮靥燎嘤?,絕似夢中芳草①。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后②,溪上碧桃多少。
注釋
①夢中芳草:南朝鐘嶸《詩品》引《謝氏家錄》中說,謝靈運夢見弟弟謝惠連,寫出了“池塘生春草”之詩。
②劉郎:《幽冥錄》載,漢明帝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迷路,食盡,饑餓多日,看見山中桃樹果實累累,摘食后,立刻止餓;數(shù)日后出山,山外已經(jīng)是晉代。
闡發(fā)
陽光彈跳在西湖的粼粼綠波之上,閃閃爍爍,暖意融融。輕靈的小燕子如黑白的音符,在晴空中自在地飛舞,偶爾停落在蘇堤之上嫩嫩的柳枝間,仿佛小小的休止符。詩人呢?詩人的眼光被碧波中突然跳出的魚兒吸引了!那活潑的錦鯉倏然間躍入明媚的陽光之中,眨眼間又沒入深深的西湖之中,騰起歡笑的浪花,畫出一波一波圓圓的波痕……
圓圓的水波之上,片片紅紅的花瓣載浮載游,流向遠方。古橋橫臥,水聚成塘,野草蔓生,一片荒蕪。裊裊的柳枝低拂水面,忽然間,一葉扁舟出現(xiàn)于視野之中,水波搖曳處,風景動人心。
走過古橋,遠離斷浦。回首望去,池塘周圍,青草遍地?!俺靥辽翰荩瑘@柳變鳴禽”,這該是大詩人謝靈運夢中所見的景象吧?青青芳草遍池塘,盎然春意映眼簾!
看哪,白云朵朵,悠悠飄動,溪水淙淙,流出空山,花瓣溢香,隨水漂浮。年復一年,清流洗過山石,洗過樹影,洗過四季……卻洗不去年年飄溢的花香??!
那一年,春天的嫩芽泛綠之時,幽僻的孤村小路之上,詩人的腳步就曾經(jīng)被這淙淙的流水聲吸引:那清清的溪水就是這樣一路歌唱,一路花香……
春水流香來,引發(fā)詩人無限感慨,幾百年前東晉年間那個三月的一天,群賢畢至會稽山陰之蘭亭旁邊,樹林繁茂,青竹聳翠,生機盎然,一帶清流,曲曲折折,載著酒杯,浮于文人雅士之旁,清詩佳句隨之瑯然于清水之上……那情那景已渺茫于時光的深處,卻在詩人心中蕩起微微的漣漪。詩人的思緒繼續(xù)翻飛,又想到溪水旁邊,桃樹結(jié)滿果子,豐碩鮮美。那誤入天臺山而迷路的漢朝的年輕人啊,饑而食之,從此不再饑餓。而幾天之后出山時,卻已非漢而晉!溪邊的幾天,原來竟是人世的幾百年!不知如今那仙境般的山溪邊,碧桃結(jié)有多少呢?
詩人一度是西子湖畔的雅客??墒请S著南宋王朝的滅亡,詩人的閑雅生活已不再,然而那在詩人筆下流著花香的春水啊,卻一直在昭示著和平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