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蔚
【摘 要】 目的:探討皮膚科護理中護患溝通技巧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皮膚科門診收治的1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4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強化護患溝通,實施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治愈率。結果:觀察組治愈率(85.7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14%)及患者滿意度(98.57%)較之對照組(72.86%、15.71%、81.43%),差異顯著(P<0.05)。結論:皮膚科護理中重視護患溝通技巧作為人性化護理的重要構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提升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 皮膚科 護患溝通技巧 效果
皮膚科作為外科,主治各種皮膚病,如瘢痕、皮膚瘙癢、黃褐斑濕疹、青春痘、魚鱗病等,為臨床主學科。皮膚科疾病表現(xiàn)形式特殊且人群廣泛,特別是皮膚出現(xiàn)皮損、糜爛及紅腫等,會對身體美觀產(chǎn)生嚴重影響[1]。針對此類病癥者,護理中需提供全方位、高水平及高質(zhì)量護理支撐,使其能夠更加積極的配合治療。護患溝通作為人與人間的溝通,是感情與思想傳遞與反饋的過程,感情通常與思想達成一致乃為其目的。我院皮膚科門診在護理工作中,十分重視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收治的14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組46例,觀察組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區(qū)間19~67歲,平均42.6歲,病程區(qū)間1~4年,平均2.3年。對照組中,男33例,女37例,年齡區(qū)間18~66歲,平均42.4歲,病程區(qū)間1~5年,平均2.2年。兩組在病程、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強化護患溝通,實施綜合護理,即(1)強化宣教。將皮膚病的治療過程與臨床特征告知患者,另積極引導患者,使其明白皮膚病乃是可治愈的,但需規(guī)范化、長期性治療,幫助患者加深了解皮膚病,知曉、順應其發(fā)展規(guī)律,對治療有利[2]。(2)語言溝通。語言作為作為直接、有效的溝通方式,語言的溝通有多種方式,如書面語言、口頭語言及圖片或圖形等,口頭語言又可分為幻燈片、圖片及談話等。皮膚病護理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瘙癢部位、皮損形態(tài)、程度及性質(zhì),然后詢問病癥發(fā)生時間及誘因,開展對應護理工作。面對面溝通時,需依據(jù)患者病期及病情等,給予對應用藥指導。若有滲液皮膚病者,首先運用溶液濕敷,再用油劑;針對亞急性期皮損者,可運用粉劑、糊劑;若為慢性期皮損增厚且呈現(xiàn)出苔蘚樣變的患者,多用乳劑與軟膏。藥物選擇時,需考慮患者的患病部位、年齡、性別及體質(zhì)等,比如老幼患者,所用藥物低濃度為宜;孕產(chǎn)婦患者運用外用藥時,需考慮藥物可能對乳兒及胎兒所造成的影響;外陰、乳房及面部處,盡量少用或不用具有較強刺激性或高濃度藥物。這些均需在治療過程中強化護患溝通來完成,提升患者主動配合度。(3)肢體語言溝通。肢體語言多樣而又豐富,包含有眼神、表情及動作等。需在具體病情重合理運用這些技巧,即護士指導或外治療法,如輔助患者擦藥、濕敷及藥浴等,且叮囑患者定期剪修指甲,防止由于抓撓皮膚而撓破所致感染。(4)心理護理。皮膚疾病易影響美觀,至此,不僅要強化溝通,還要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護理,酌情運用各種心理引導與護理對策,拓展心理衛(wèi)生保健工作,用社會學、醫(yī)學心理學知識,通過積極溝通,實現(xiàn)患者心理負擔的減輕。
1.3 觀察指標
兩組護理8周之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治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0.0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X2檢驗,若差異顯著,由P<0.05表示。
2 結果
觀察組治愈率85.71%,并發(fā)癥發(fā)生率7.14%,患者滿意度98.57%,對照組分別為72.86%、15.71%、81.43%,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皮膚作為人體外露的最大器官,其重量約占整個體質(zhì)量的6%~15%,面積達1.6~2.0m2,厚度因部位或人而異,通常0.4~4.0mm[3]。全身覆蓋有皮膚,能夠使體內(nèi)器官及組織免收病原微生物性、機械性、物理性及化學性侵襲,具有組織外界有害物質(zhì)侵入及防止體內(nèi)電解質(zhì)、水分丟失的作用,基于生理角度而言,則具有很好的保護效能,另外,還積極參與到人體的代謝循環(huán)之中。所以皮膚護理與其他病癥護理不同,需要更加的細致、耐心,還需善于運用恰當?shù)臏贤记?。門診護理人員通過交流情感、傳遞疾病信息,促進疾病的盡快治愈,通過護患間溝通與技巧的靈活運用,除了能夠使護理人員工作主動性與熱情成倍增加,時刻保持高昂熱情與充沛的精力,而且還會皮膚病的盡快治愈提供輔助與支撐[4]。由本次研究可知,皮膚科患者治療中應用人性化護理,尊重其人格尊嚴與生命價值,重視溝通技巧,有助于疾病預后,對于疾病緩解與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促進作用。護理中,護患關系實際乃為人際關系的一種有效延伸,從廣義人際關系角度來考量,包括有社會關系與文化制度模式,護患間的溝通,實際上就是思想與信息的傳播。護患溝通過程中,門診護理人員利用信息的傳與受,然后再通過有效渠道,把信息詳細的傳遞給患者,以此達到彼此理解的目的,這為治愈皮膚病及良好預后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的外部條件。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患者滿意度較之對照組,差異顯著。由此可知,門診皮膚科護理中重視護患溝通技巧作為人性化護理的重要構成,可提高患者滿意度,提升治愈率,減少并發(fā)癥,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朱亦男, 熊維, 李玉紅. 護患溝通技巧在皮膚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4(35):125-126.
[2]談雅婕. 護患溝通技巧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2, 3(32):218-218.
[3]段曉英, 夏靜. 眼科門診護理工作中護患溝通技巧[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31(s1):83-84.
[4]呂慧萍. 護患溝通技巧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09(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