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遠
【摘要】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fā)展不僅給我國政治思想教育帶來挑戰(zhàn),同時也帶來了眾多機遇,新事物的出現都會存在兩面性。本文主要從網絡信息化的時代著手闡述,探究網絡信息化時代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思路,同時也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相關問題,并以此為切入點,對當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完善,為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開辟新紀元奠定基礎。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高中生
隨著新世紀的發(fā)展,我國的互聯(lián)網事業(yè)蒸蒸日上,使人們的生活快速融入到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傳播時,網絡作為當前的一種新興媒體,逐漸的覆蓋著人們整個生活。在目前的網絡信息化時代,對于我國高中生的行為、思維、三觀都在承受著巨大的沖擊,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進行全面的完善,追趕網絡信息時代發(fā)展的速度,這樣才會起到優(yōu)化教育模式,促使當今的高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進而有效的對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進行培養(yǎng)。
一、網絡信息化時代
網絡信息化時代的迅猛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基于網絡信息時代作為背景下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網絡為青少年帶來的影響已經深入其生活中,成為了青少年認知世界和感受世界的重要途徑,為青少年擴展了獲取知識的新渠道。但是在高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一個健全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因此在該階段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尤其是在網絡信息時代作為前提下。
高中的思想政治的課程主要就是對學生三觀的正確樹立,以及在學生獲取知識能力上的協(xié)作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注重的是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在目前我國教育事業(yè)隨著網路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深入發(fā)生著巨大的轉變,這對于當下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無疑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完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才會追上網絡信息化發(fā)展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同步發(fā)展。
二、基于網絡信息化時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1、基于網絡信息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有效的拓展
網絡其最大的特性在于它可以使人們跨越空間與時間帶來的限制,利用網絡的存在是人們在足部出戶的基礎上就能獲取到知識以及實時信息,還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學生可以對自身感興趣的信息進行自由收索、自由討論在世界上發(fā)生的新聞或是對于新生事件可以及時的了解,同時還能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從平時的教師身份進行角色的轉變,這樣促使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和平共處,降低師生之間的代溝,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以便引導正確的學習方式。
2、網絡信息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積極影響
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對比,網絡的出現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一種新型的溝通方式。高中學生不再受經驗的局限性致使在社會生活中帶來的情緒化、閉塞性、開發(fā)性的特點在其進行展現。如果新的事務超過了他們的認知就會造成困惑、迷茫的狀態(tài),但是他們對于未知的事情又羞于問出口,有時家長或教師主動去詢問時他們又表現出明白的神情,到真正運用知識時確實什么都不會。但是在應用網絡進行交流時,就不會存在不好意思的情況,因為網絡具有一定的及時性、匿名性、平等性等可以使師生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促使在溝通時更加便捷。
3、網絡信息化所帶來的挑戰(zhàn)
在網絡信息化的逐漸深入對于教育者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威脅。由于網絡的到來使許多信息知識在教室進行傳授之前就了解到知識的內容,造成教師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的先天優(yōu)勢遭受著巨大的挑戰(zhàn)。并且高中生處于對事物具有一定認知的階段,對于教師教授的知識與在網絡中接受的知識有所不同時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疑惑感,外加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在叛逆的心理作用下致使學生向教師挑戰(zhàn)權威性或是強烈要求可以使學生信服的說法。
4、網絡信息化對學生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當前,網絡已經成為了青少年獲取知識儲備量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使人們對其著迷,可以使人們短暫的逃離現實的生活進入到虛擬的網絡世界,與各類人進行想法與意見的交流,毫無保留表達出自己內心的實際想法。因為高中生處于一個心里與身體都在發(fā)生變化的時期,煩惱與抑郁的清晰通過網絡提供的放松的環(huán)境為他們減少對于學習壓力或是家庭的壓力,使學生產生逃避的心理沉溺于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這種現象的出現一定會造成人們在情感交流上的阻礙,使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三、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的優(yōu)化策略
1、基于內容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的完善
在目前基于網絡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網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在眾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其廣泛性、實時性、迅速性都為信息傳播帶來重要作用。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因隨著信息化的到來,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同時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社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及時完善教育理念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礎。所以自高中政治教育應該在思想上進行創(chuàng)新對目前存在的先進科技采取充分利用的方式,有效的在高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今我國有許多學校都有結合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與新型的社會發(fā)展進行有效的融合,擴展網絡信息技術為高中教育工作帶來的作用,在高中開始運用新的思想交流的模式來推進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
2、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半獨立性,對于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都在不斷進步,在表達對事務的喜愛時習慣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對高中生的言論可以看出,他們在面對問題時還存在考慮不全面或是片面、情緒化等特點。因此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的完善,這樣才會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思想道德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在當前的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下,教師需不斷對思想教育方式進行規(guī)范化的整理,以便學生高效理解。將網絡信息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點帶到教育中來,進而提升高中生的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
3、積極開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針對性的網絡調研來開展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從而掌握學生的思想及情緒的變化。在一方面可以依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及對政治教育的認知,來有效的實施網絡心理測試,將學校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心理健康上。另一方面,網絡是一個優(yōu)秀的虛擬心理觀察室,高中生都較為關注自身的心理情況,因此可以應用不同的方法對學生心理的狀態(tài)進行測試,使學生自己了解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可以正確的引導自我發(fā)展。同時在校內建立心理健康的案例對學生心理狀況的變化進行實時了解。同時還應充分運用網絡帶來的優(yōu)勢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信息進行傳輸,對于學生面對是非時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網絡信息化的發(fā)展為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同時存在著,只有正確、合理的應用網絡技術才會為學生帶來推進的作用,充分的利用網絡為我們創(chuàng)造具有先天優(yōu)勢的學習環(huán)境,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可以瀏覽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與實時接受社會中法生的事件,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有效的培養(yǎng)高中生的行為與思維。
【參考文獻】
[1] 王旖玫. 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策略[J]. 經營管理者, 2016(20):369.
[2] 毛 蔚. 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J].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13(04):88-91.
[3] 謝冠瀾. 網絡環(huán)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1(05):139-142.
[4] 方素弟. 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創(chuàng)新[J]. 廣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0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