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我國的教育事業(yè),高中的教學體制也因此迎來了相應的改革。因為到了大學都是以自選專業(yè)作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所以高中階段是學生們接受傳統(tǒng)學習、打牢學習基礎最后的階段,新課程改革要求在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受益”。根據(jù)這一教學任務教師必須要給予給一個學生同等的關愛,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更要關注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根據(jù)他們的性格特征和實際學習情況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模式,進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在這基礎上,教師可以使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即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們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合理的分成幾個學習層次,對每一層次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接著再根據(jù)這些教學目標展開相應的教學,以此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力的范圍內(nèi)展開學習,從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自信心。本篇文章將從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多個角度入手,淺談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該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策略探究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課堂是以“大鍋飯”的形式而采取的群眾性的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忽略每一個學生們的學習差異,只知道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來進行授課,從而出來了“胃口好、消化快”的學生“吃得比較飽”,而“吃得慢且消化不良”的學生只能呆望著的不良情況,而且由于受到高考的影響,教師們更加注重學生們的學習成績,而沒有過多的參與他們的“成長”,所以使得學生們學習自信心不高、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提升,教師也找不到解決根本的教學原因,所以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在發(fā)展的進程中沒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分化學生能力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前提
隨著分層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不斷深入,其最終還是要落實在學生這些具有獨立個性的個體上。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對具體分層對象的劃分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例如興趣愛好、思維方式、個性發(fā)展、生活環(huán)境等都是有所差別的。為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時,首先就是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面向全體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及狀況,并對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進行考察,從學生的個性差異、自主探究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考察與分析。其次,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還要緊緊圍繞高中語文教學目標及課程標準進行。學生的劃分基本可以分為A層和B層。A層的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較差,學生自主性較低,而B層的學生認識能力強,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例如,在進行一堂語文課的教學時,教師對教學要求的設計就要有所不同,對A層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讓他們先對教學的語文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找,去理解課文、學習課文,之后再讓學生根據(jù)課后的習題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而對B層的學生,教師則要提高教學要求,在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之后,就要盡可能地去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qū)ξ谋居幸粋€更加深刻的體會,并進行適當?shù)慕虒W拓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膶哟蝿澐郑瑫r也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不同的學習層次進行語文教學,才能夠真正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之上進行提升和發(fā)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法的第二步驟是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需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科學合理的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例如:A層學生,教師可高標準嚴要求,在學生有效的完成教材的教學目標后,教師可適量的為學生添加"輔食",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B層學生教師可完全按照教科書制定教學目標,使B層學生吃透教科書內(nèi)容;而C層學生,教師可將教學目標制定的簡單一些,逐漸消除差等生對于高中語文的恐懼心理,就像一則小故事里說的:有一只小毛驢非常懶惰,主人只好動腦筋想辦法,在小毛驢頭上綁一根桿子,上面拴著蘿卜。小毛驢為了能吃到蘿卜不停的向著蘿卜前進,離蘿卜永遠只差一步的距離,這根蘿卜是小驢前進的動力。學生也是同樣的,只有將教學目標制定的觸手可及,才能使學生有不斷前行的動力。
三、對考試測驗進行分層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習測驗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測驗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亦可使學生了解有哪些知識點尚未"吃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需對學生的測驗內(nèi)容進行分層,優(yōu)等生與差等生做相同的題目會導致優(yōu)等生自滿、差等生自卑的現(xiàn)象,教師要鼓勵學生前行,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考題。例如:教師在設計測驗試題時,可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而定,A層學生出難題;B層學生正常出題;C層學生出易題,該出題方式可使學生的卷面成績達到理想,增加學生自信心,激勵學生努力奮進。
四、對教學評價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對其教學評價具有差異性要求。與傳統(tǒng)教學評價單一的評價標準不同,分層教學評價考察的是各層次學生層次目標實現(xiàn)的情況及發(fā)展狀況,對各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同時,評價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更要及時對學生作出評價,對實現(xiàn)層次目標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鼓勵。高中語文課堂實行層次教學,不僅能滿足教學目標的需求,而且能滿足學生個人發(fā)展的要求,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具科學性。這意味著分層教學是一項難度大、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還需要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改進。
結語:總的來說,分層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引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展開有效的語文學習,而且還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們的數(shù)學學習自信心,使他們能夠更加輕松、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來提升自己的學習層次,避免班級中出現(xiàn)教嚴重的兩家分化現(xiàn)象,以此有效的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劉曉寒.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才智 2014年17期
[2]王梁鈺.淺談如何實現(xiàn)高中語文的高質(zhì)量教學[J]. 才智. 2016(02)
[3]孫艷靜.談高中語文如何實施高效課堂[J]. 學苑教育 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