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黑龍江·姜鑫坤
春釣鲇魚、黃顙的秘訣
文/圖 黑龍江·姜鑫坤
在很多人眼里,春天能釣獲的魚種只有鯽魚。其實不然,除了鰱鳙之外,春天能釣到在旺季釣獲的任何魚種,并且在4月至5月間,各個魚種因為生理以及習(xí)性的區(qū)別,會先后連續(xù)出現(xiàn)一個覓食的高潮。本篇將專門介紹春天怎樣釣鲇魚和黃顙。
這兩種魚說常見也常見,說稀罕也稀罕。常見是因為基本每個釣魚人都釣到過,稀罕是因為這兩種魚都很難有很大的釣獲量,一次能收獲大小不等的三五斤那就牛得不行了。另外這兩種魚因為味道鮮美往往會被內(nèi)行的釣友視為餐桌上的佳肴,甚至有些口味刁鉆的釣友吃膩了各種河鮮,獨愛這兩種魚。
說到這一定會有人不解,這兩種東西春天也能釣到?回答是肯定的,能!并且比釣魚旺季還好釣!
這兩種魚開口的時間有哪些特點呢?從道理上來說,水溫達到一定程度,魚的食欲就會蘇醒。但是我從來沒實地測量過水溫,也沒看到有人帶著溫度計去釣魚。那么只能從現(xiàn)象上來說了。
我們都知道春天有個出鯽魚的高峰,這個瘋狂期很短,時間上也不是固定和統(tǒng)一的。哪怕在同一個鄉(xiāng)鎮(zhèn),魚兒開口瘋咬的時間也會因為水面的大小不同、深淺差異,最長相差一周左右。我釣鯽魚選擇出行的水域順序是:先釣小水面,也就是魚塘類的,然后逐步向平原的稍大水面轉(zhuǎn)移,然后是山間的小水庫,最后是山間的大中型水庫。轉(zhuǎn)移的條件是什么呢?我們都知道剛開春時釣魚,小魚幾乎是不鬧鉤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鯽魚上鉤的波峰向低谷滑落的時候,小雜魚鬧鉤的情況就越來越明顯了。這個時候就該果斷換大一些的釣場了。假如該水域內(nèi)有足夠垂釣的黃顙,那么隨著小雜魚變得活躍起來,黃顙也會開口,“掃黃”時間剛剛好,緊接著鲇魚也開口了。
釣黃顙,無論從個人習(xí)慣上還是個人觀點上來說,我都更推崇于使用拋竿,比如筏竿、磯釣竿和小海竿。
為什么我首先摒棄了手竿呢?道理很簡單,小魚鬧起來了,再掛葷餌,浮標(biāo)就會抽筋般地哆嗦或者觸電般地大起大落,嗖嗖嗖的連續(xù)空竿、馬不停蹄地更換蚯蚓是一種讓人崩潰的折磨,況且手竿才有多大的搜索范圍呀?
拋竿就可以輕松解決掉上述問題。有人一定會有疑問,既然小魚開始鬧起來了,都屬同一水域,小拋竿怎么就能躲過小魚呀?這是春天特有的一種現(xiàn)象。春天的水溫開始逐漸上升,魚的食欲和水溫保持著緊密的同步,大家都知道春釣灘的道理,也就是說春天的魚具有很強的趨邊、趨淺的特點,最先開口的小雜魚也是這樣。小拋竿拋得遠(yuǎn),小魚鬧鉤的程度就會減弱很多,哪怕是近岸和遠(yuǎn)處的水深相差無幾,遠(yuǎn)處的小魚鬧得也沒有近岸兇。與此同時,大量的大鯽魚和剛開口的黃顙和鲇魚都在遠(yuǎn)處游弋,所以使用拋竿可謂一舉兩得。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有的人直接用夏天釣鯉魚等大型魚的線組來釣黃顙和鲇魚,因為這兩種魚嘴大且吞鉤兇猛,這么認(rèn)為沒錯,但是不要忽略一點——釣黃顙的同時也會有大鯽魚咬鉤。為了兼顧進食謹(jǐn)慎溫柔的鯽魚,我建議線組和用鉤要盡量小一些,主線最大不能超過2.5號,子線最大不要超過2號,不能再粗了,用多大的鉤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樣的線組配置就算是夏天釣鯉魚、草魚、青魚,哪怕是應(yīng)付十幾斤的個體也夠用了。
黃顙和鲇魚幾乎同時開口,它們和我們常釣的鯽魚一樣,一旦蘇醒對食物的需求就非常強烈。釣這兩種魚最好是在夜里,但是在春天,它們白天也會上鉤。只不過白天它們主動覓食的行為沒有夜里積極罷了。所以在這段還相對寒冷的日子里,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夜釣,沒有條件的白天釣也可以,但是效果上要差很多。
我們釣慣了安靜的鯽魚和狡猾的鯉魚,于是在選擇釣位釣點的時候會更喜歡水質(zhì)清澈、背風(fēng)向陽的地方。而鲇魚、黃顙的習(xí)性卻正相反,尤其是鲇魚,它們更喜歡水質(zhì)微渾的地方。比如水庫的入水口,大風(fēng)浪拍打著的淺灘也會出現(xiàn)一條渾濁帶,這類地方是這兩種魚的樂園;另外這兩種魚不喜歡高光,陽光明媚的日子它們比較安靜,所以在背陰、光線不足、陰天多云的時候釣鯽魚沒啥戲,卻是釣鲇魚和黃顙的好時機。
蚯蚓被稱為萬能餌料,在春天這個特殊的季節(jié)里,蚯蚓幾乎可以通殺所有魚種,就算是以食素著稱的草魚和鳊魚也會為其傾倒。所以釣黃顙和鲇魚首選的餌料是蚯蚓,因為同時可以兼釣其他魚種。如果主釣鲇魚的話,我推薦用豬脾,也就是我們說的連貼做餌。豬脾與我們常用的餌料雞肝相比,血腥氣之大毫不遜色,它最大的優(yōu)點是比雞肝更結(jié)實,很容易剪成理想的形狀,在鉤上的持久性也更好。不過黃顙似乎對豬脾、雞肝等動物內(nèi)臟并不怎么感冒,它們更愛吃蚯蚓或者小魚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