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莎
美國電影《爆裂鼓手》僅用19天拍攝、70天后期制作,卻獲獎無數。影片講述了音樂學院學生安德魯,一心想成為如心中膜拜的偶像般的頂級爵士鼓手。某次練習中,他被樂隊指揮弗萊徹看中:“你知道查理·帕克是如何成為大師的嗎?就是因為當初喬·瓊斯拿著鈸往他腦袋上砸過去。”
排練時,弗萊徹果然要求嚴苛,在一次次試圖讓安德魯超越極限后,兩人終于反目。這一對音樂偏執(zhí)狂都將自己的酷愛視為神,誰擋其道,就將其摧毀。
再見時,弗萊徹感嘆:“我在音樂學院不是純做指揮,而是逼學生突破自己的極限,不然只會浪費下一個路易·阿姆斯特朗,下一個查理·帕克?!薄爱斈昱量艘宦菲吹教蕴?,后來玩砸了,喬·瓊斯差點沒把他腦袋削下來。第二天開始,他一路練習,一年后,吹出了有史以來最棒的獨奏?!?/p>
后來,弗萊徹邀請安德魯參加紐約市的重量級演出,安德魯在演出前發(fā)現在他的樂譜夾上沒有演出曲目,—下慌了神,他退下舞臺,正欲隨父親回家時,下一個音樂驕子在此時扎扎實實地從他心底走出。他重回舞臺,拿起鼓槌,整個樂隊表演極富張力,一氣呵成的音樂節(jié)奏跌宕起伏,出神入化,此時他看到弗萊徹的眼神,由嘲弄、訝異到鼓勵、欣慰……
影片中弗萊徹由老戲骨J·K西蒙斯演繹,他的眼神凝聚而克制,溫文爾雅中混合著殘忍,使命重荷使得他和安德魯走火入魔,不癡迷,不成魔,在不斷鞭笞中,他倆超越了自己。
該片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年輕時曾是一個爵士鼓手,他—直想拍一部關于音樂不為人知—面的電影,表達伴隨音樂成長的恐懼與痛楚。有些人并非生來神力,因被發(fā)現并得到別人的幫助,最后成就了自己。
獻給春天的鮮果薩白利昂
蛋黃4個,糖粉5勺,馬天尼(也可用白葡萄酒)60毫升,鮮果(草莓、藍莓、芒果等)200克。
1.蛋黃加糖粉,放入碗中,坐于熱水中,打至濃稠;
2.徐徐注入馬天尼;
3.把蛋黃混合物打至奶黃色并起泡沫,即成薩白利昂;
4.將鮮果放入甜品杯中,淋上薩白利昂,便成一杯簡單又美味的甜品。
薩白利昂,在意大利飲食史上源遠流長。15世紀時,貴族伯高里讓士兵在營地附近尋食,他們只找到雞蛋、蜜糖和酒,于是伯高里把這些東西混在一起作為士兵的食物,他們吃下后,充滿力量,最終在戰(zhàn)爭中贏得了勝利。
春日的午后,嚼著帶有酒香的薩白利昂鮮果,思索著電影給出的啟示,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