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強
(邵陽學院 體育系,湖南 邵陽,422000)
全面發(fā)展視域下大學體育研究
李富強
(邵陽學院 體育系,湖南 邵陽,422000)
大學體育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是學生體育生涯的最后階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調查法、邏輯分析等方法,對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需求,普通高校大學體育的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嘗試構建適應學生全面發(fā)展需求的大學體育教育方式,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大學體育;全面發(fā)展;教學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強調,“少年強中國強,體育強中國強,推動我國體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它既是高水平體育人才的培養(yǎng)基地,又是全民健身的推廣基地,還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德育、智育、美育等息息相關。而學生能否得到全面發(fā)展是關系到他們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因素,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1 教學思想
根據教育部2002年印發(fā)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后面簡稱《綱要》),高校體育課程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yǎng)。它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的目標要求。而現實中大部分教師的側重點在運動技能和身體健康兩個方面。
1.2 課程設置
教育部的《綱要》關于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有明確規(guī)定,“第五條: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四個學期共計144學時)。修滿規(guī)定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yè)、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第六條: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從表1來看,所有高校在大學的一二年級都開設了體育課程,但大部分學校的課時都沒有達到144學時,最少的浙江工商大學只有120學時,少了24學時。所有高校在大三大四都沒有再開設體育課,這與《綱要》第六條不符,也使大學生的系統(tǒng)體育學習、鍛煉出現了斷層。很多高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必修課程,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學習,但是在有限的60、70學時內是否學得完這些課程?學習效果怎么樣?令人心生疑問。
表1 我國部分普通高校課程設置情況
注:部分數據引自汪波等,“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的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困惑與反思
1.3 評價方式
現行的學生學習評價方式主要包括學生的平時成績、考勤情況、期末考核成績等方面。這種評價方式更多的還是側重于學生的技能掌握方面,忽略了學生的努力過程,對于一些身體特殊的學生或者基礎非常薄弱的學生來說,即使他們每次課都認真練習,到最后也達不到及格的標準,如果一味的無視這種差異搞一刀切的考核、評價,那么這部分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和練習的動力,上課的興趣不會高,這也會對其他同學帶來負面的影響,進而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時間長了還會對整個學期的教學產生不良的影響。而這部分學生也體會不到體育帶來的樂趣,對于體育鍛煉也會慢慢失去興趣,不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2.1 知識技能方面的需求
知識改變命運,每一名學生都想在大學里面學到先進的專業(yè)技能和廣博的跨專業(yè)知識,從而為今后的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農村或者家庭情況一般的學生在這一點上需求更為迫切。從一項“您認為在大學里面迫切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方面”的多選問卷(見表2)可以看出,有95.5%的大學生認為在大學里面迫切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是專業(yè)技能,另外有44%的學生選擇了跨專業(yè)知識技能,這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是端正的。
表2 大學生迫切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方面(n=800,可多選)
Table 2 The urgent nee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improve(n-800,multiple choices)
2.2 人際交往方面的需求
從表2可以看到,有86.1%的學生認為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需要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大學生在卸掉高中升學的壓力后,渴望去溝通和交流,在交流溝通中尋找認同感,發(fā)展友誼,并且學會合作,這既是青春期心理變化帶來的結果,也是以后融入社會的需要。
2.3 就業(yè)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方面的需求
大學畢業(yè)后將何去何從是擺在每個學生面前的問題,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問題要靠自己去解決,因此他們迫切需要提前了解關于就業(yè)方面的知識,也有一部分學生在此期間進行兼職等勤工儉學活動,一方面積累了社會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家里的經濟負擔。
2.4 健康方面的需求
知識改變命運,健康成就未來。不管大學生們有多大的理想抱負都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去承載,從表2也可以看出,有77.9%的學生認為在健康知識和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方面需要學習和提高,通過體育學習和鍛煉,找到終身體育的途徑,將使他們享用一生的財富。
2.5 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學生們在進入大學后會發(fā)現大學生活與之前的想象有一定差距,學業(yè)上也會帶來一些壓力,與老師、同學的日常交往中也會出現一些摩擦,所有這些都會帶來心理上的變化,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處理,負面情緒就會進行積累,不僅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學習,到達一定程度后還可能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2.6 審美情趣方面的需求
審美情趣是個體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偏愛,體現為不同的審美選擇和評價。它和人的心理狀態(tài)、生活態(tài)度、人生閱歷等密切相關。高雅的審美情趣會催人奮進,低俗的審美情趣則會使人頹廢,大學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成型的關鍵時期,要培養(yǎng)健康的、高雅的審美情趣,明辨和抵制低俗的審美情趣。
3.1 教學理念的轉變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指出“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大學體育教學不僅是傳授體育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愛,讓每一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科學合理的鍛煉方式和自我評價方式,明確身體健康的意義,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要注意體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以體育的正面事例來激勵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2 教學方面的改革
首先是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大學體育教學要和以前的中學體育教學進行有機的銜接,而不是對以前學習內容的簡單的重復,同時注重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增加健康和科學鍛煉方面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明確身體健康的意義,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并能合理規(guī)劃自己以后的鍛煉途徑。
其次是教學方式的改革,突出以人為本,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探究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運用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增加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yǎng)學生協(xié)同合作的能力。
3.3 評價方式的改革
過去統(tǒng)一達標式的評價方式看似公正客觀,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進行考核,對照一定的標準進行評分,所有人都一樣,看似合理,其實不然。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樣,以前掌握的體育基礎也不同,所以對于“一刀切”的考核那些身體條件差的,或者基礎薄弱的,或者兩方面都有的學生來說,不管他們怎么努力都很難達到及格的標準,會讓它們對體育課產生抵觸情緒,而這部分人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更需要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因此要改變學生的評價方式,首先在學期開始的時候進行一次摸底測試,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和本學期將要進行的學習內容的基礎掌握情況,然后在期末考核的時候把那些未達標的學生成績與學期開始時的摸底情況進行對照,看看他們是否有進步,在綜合考慮他們上課時的運動參與情況,對于那些基礎很差,但上課認真學習,積極練習的學生,即使期末考核沒有達到標準也可以按合格來處理,對于進步特別明顯的學生來說甚至可以給以高分,進步鼓勵分同樣適用于期末考核達標的學生,這樣就會極大的促進學生學習和鍛煉的熱情,讓每個人都有收獲才是我們教學的目的所在。
3.4 課程設置的調整
《綱要》第六條指出,“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 。從表1可以看到所研究的高校體育課都只是開設在大學一、二年級,后面就不再開始體育課了,這與《綱要》的精神不符,也使學生的體育學習出現了斷層,不利于學生的鍛煉,也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的保持,應該對現行的大學體育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切實按照《綱要》的指導意見落實,對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這樣既使學生了解了更多的體育知識,又增加了鍛煉的機會,有利于促進身體健康,還為終身體育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同時期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者要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讓體育教學適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和鍛煉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新華社.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抓好城市規(guī)劃建設 籌辦好冬奧會 [EB/OL].[2017-02-24].http://www.xinhuanet.com.
[2]教體藝〔2002〕13號.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02-08-06].http://www.moe.gov.cn.
[3]汪波,周學榮,李慧萌.“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大學體育課程設置的困惑與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5):112-117.
[4]徐偉,姚蕾.回到原點的思考:大學體育的人文教育規(guī)復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4):99-104.
[5]肖謀文.反思和展望:改革開放以來體育政策研究述評[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4):43-49.
Research on college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I Fuqi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oyang University,Shaoyang 422000,China)
College sports is the last stage of students’ sports career to the most students,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This paper study the need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by means of 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methods.Trying to build a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mode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por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eaching
1672-7010(2017)02-0108-05
2017-03-13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16C1456);邵陽市社科聯(lián)一般科研課題(16YBB22)
李富強(1974-),男,山東蒙陰人,講師,碩士,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研究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