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方
【摘要】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對啟發(fā)大學生智慧、培養(yǎng)大學生真善美的道德品質和促使大學生積極探索人生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深入把握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工具理性的認識、課程設置單一、教學方法陳舊的現實困境基礎上,提出重新認識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價值、增強哲學理論教育課程設置的時代性、創(chuàng)新契合學生的哲學理論教育方法,以推進高校哲學理論教育。
【關鍵詞】高校 哲學理論教育 現實困境 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65-01
一、高校哲學理論教育的內涵
所謂的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就是指高校通過哲學理論教育,從而啟發(fā)大學生的智慧、培養(yǎng)大學生真善美的道德品質和促使大學生積極探索人生價值。要義主要包括:其一,高校哲學理論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真善美的道德品質。哲學彰顯的是美的價值與學問,對大學生進行哲學理論教育對大學生追求真善美的價值統(tǒng)一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二,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啟示大學生積極探索人生價值。中國傳統(tǒng)儒學通過“立德、立言、立功”來獲得生命的永恒,給大學生提供“應當如何”、“應當追求什么”的價值指引,把大學生帶到一個新的人生階段,不斷追求新的人生境界。為此,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如此盛贊哲學:“哲學,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罪惡的勁敵,假使沒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二、高校哲學理論教育的現實困境
(一)工具理性的認識導致對哲學理論教育的漠視
馬克思·韋伯將合理性分為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謂工具理性是指通過實踐的途徑確認工具的有用性,從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為人的某種功利的實現服務。工具理性在大學的盛行導致哲學理論教育日漸衰微,其主要表現在:第一,就業(yè)前景好,待遇高的課程受到青睞,在大學生中出現了“考證熱”。各種新興行業(yè)催生了一大批熱門課程,而哲學課程則受到冷遇。第二,導致大學生更加注重知識的運用效率,知識結構嚴重失衡。在大學生中,一些能讓他們安身立命的專業(yè)知識受到重視,而把與就業(yè)曲高和寡的哲學知識視為邊緣知識,這就造成大學生對哲學的漠視。
(二)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難以滿足學生需求
灌輸式教育也被稱做“注入式”教育,是以被認定的客觀知識單向輸入受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它是一種控制的、封閉的、遠離生活的教學方式。灌輸式教育導致哲學理論教育中大學生的學習障礙,其主要表現在:第一,灌輸式教育導致大學生在認知上的障礙。第二,灌輸式教育導致大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障礙。灌輸式教育忽視學生的情感,把學生視為形而下的知識的容器,使學生難以在心理傾向上產生學習的欲望和主動向學的積極態(tài)度。第三,灌輸式教育導致大學生在行為方面的障礙。灌輸式教育把知識當成僵化的教條,學生無法用所學的哲學理論指導實際的問題。
三、高校哲學理論教育的實現路徑
(一)重新認識高校哲學理論教育價值
哲學的價值是無限的。哲學理論教育的價值體現在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上。 第一,認識哲學理論教育的個人價值,哲學是從人類長期實踐的經驗中總結和凝練出來的具有普適價值的知識和智慧。哲學為個人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對實現個人的生存、發(fā)展、共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認識哲學的社會價值。哲學是對社會的應然狀態(tài)的拷問和對人類理想境界的追求,加強哲學理論教育,對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哲學的不斷的反思、批判肩負著重建價值坐標和規(guī)范體系,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為此,重新認識高校哲學理論教育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是推進高校哲學理論教育的前提基礎。
(二)創(chuàng)新契合學生的哲學理論教育方法
創(chuàng)新哲學理論教育方法是關乎教育實效性的重要因素,創(chuàng)新契合大學生的哲學理論教育方法是深化哲學理論教育的有效手段。第一,哲學教育討論法,討論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同時還是由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的逆轉,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第二,哲學教育咨詢法,大學生剛邁入成年人的行列,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但其觀念處于發(fā)展變動中,尚未完全定型。第三,哲學教育實踐鍛煉法。哲學本質上是教人思考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的學問,哲學在實踐中誕生,也應在實踐中踐行。把知識的品味和生活的原味相結合,把生硬的理論融入鮮活的生活實踐。為此,創(chuàng)新哲學教育方法是哲學教育理論教育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等.教育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3
[2]張楚廷.高等教育哲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