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潔
(河南省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周口 477150)
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效果觀察
李晨潔
(河南省鄲城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南 周口 477150)
目的 探究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兩組均行腹腔鏡手術,對照組加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加用戈舍瑞林注射液,術后隨訪1年,對比兩組療效、復發(fā)率、妊娠率。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2.31%、妊娠率64.10%,高于對照組的69.23%、28.21%,觀察組復發(fā)率12.82%,低于對照組的35.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可有效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提高妊娠率及其效果。
腹腔鏡;戈舍瑞林;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活性的內膜細胞出現在子宮內膜以外位置,臨床表現為月經失常、不孕、痛經、性交不適等癥狀。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率明顯增加,發(fā)病對象趨于年輕化[1]。相關研究[2]表明,采用常規(guī)手術或藥物治療預后效果不佳,且術后復發(fā)率高、妊娠率較低。本研究選取我院子宮內膜異位患者78例,通過分組,探究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據美國生育協會修訂子宮內膜異位癥評分分類法,診斷結果Ⅲ~Ⅳ期為子宮內膜異位癥[3]。(2)入選患者均為已婚,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男方精液質量良好均有生育要求;排除標準:(1)伴有血液系統及惡性腫瘤疾病者。(2)排除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huán)系統功能障礙者。(3)3個月內使用激素藥物。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30.6±2.9)歲,病程10個月~7年,平均病程(3.9±1.2)年。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年齡(30.7±2.6)歲,病程7個月~8年,平均病程(4.1±1.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避開經期,全麻下行腹腔鏡手術,自臍部置入氣腹針,建立人工氣腹,并于臍部、左下腹、右下腹分別置入10 mm、5 mm、5 mm的置窺鏡進行手術操作,術式包括內膜病灶部位電凝燒灼術、傘端閉鎖者行輸卵管造口術、盆腔粘連松解術、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中剝離術。采用稀釋美蘭液于腹腔鏡下行經陰道輸卵管通液術,術畢吸出盆腔液,并用生理鹽水沖洗盆腔,抗生素治療3~5天。術后,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連續(xù)1周服用米非司酮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48),12.5 mg/次,1次/d,連續(xù)服用3月,服藥期間定期復查肝功能,1次/月。觀察組術后月經來潮第1天,予以注射戈舍瑞林(Zeneca Limited,國藥準字X19990231),3.6 mg/次,1次/28天,連續(xù)使用3月。電話隨訪及門診隨訪1年。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療效,1年內復發(fā)率、妊娠率。療效評定標準:以臨床癥狀、觸痛結節(jié)和盆腔包塊變化情況、疼痛緩解程度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級,總有效為有效和顯效之和。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完全緩解,觸痛結節(jié)、盆腔包塊消失,痛疼緩解。有效:臨床癥狀部分緩解,觸痛結節(jié)、盆腔包塊變軟、縮小,痛疼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盆腔疼痛在月經復潮時依舊,盆腔包塊、觸痛結節(jié)有增大趨勢。妊娠率計算:統計檢測兩組月經恢復及排卵情況,指導受孕,統計記錄1年內累積妊娠例數,妊娠率=(妊娠例數/總例數)×100%。復發(fā)判定標準:術后,臨床癥狀緩解、病灶消失或縮小,1年內再次出現漸進性、周期性腹痛,經B超檢查發(fā)現盆腔包塊或出現子宮異位癥臨床癥狀。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療效對比
采用卡方檢驗可知,觀察組總有效率92.31%,高于對照組的69.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療效對比 [n(%)]
2.2 兩組術后復發(fā)率、妊娠率對比
隨訪1年,無病例脫落,觀察組復發(fā)率12.82%、妊娠率64.10%,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35.90%,2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復發(fā)率、妊娠率對比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發(fā)病原因為內膜細胞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其發(fā)病對象多為育齡期婦女,發(fā)病率高達15%[3]。腹腔鏡手術常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確切,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及恢復快等特點,但術后復發(fā)率高。如何提高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改善術后復發(fā)率、妊娠率成為近年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
內異癥發(fā)病機制獨特,病灶具有復發(fā)、浸潤、轉移等惡性生物學行為[4]。異位子宮內膜周期性出血與卵巢激素的變化有關,局部病灶反復出血和緩慢吸收可引發(fā)周圍纖維組織增生、粘連,進而形成囊腫或瘢痕結節(jié)[5]。戈舍瑞林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藥物的一種,常被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戈舍瑞林通過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形成暫時性閉經,避免異位內膜病灶繼續(xù)生長。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術后總有效率、復發(fā)率、妊娠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應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療效確切,可有效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提高術后妊娠率。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癥采用腹腔鏡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可有效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提高妊娠率及其效果。
[1] 王曼麗,王 韋.內異消方聯合保守手術及戈舍瑞林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6,26(6):1354-1356.
[2] 郭祥翠,王倩青,宋艷品.腹腔鏡保守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Ⅲ/Ⅳ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468-470.
[3] 溫樹彬,周英杰,劉 影,等.超聲引導下穿刺注射無水乙醇聯合米非司酮治療老年絕經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1084-1085.
[4] 張 帥,張玉環(huán).腹腔鏡保守性手術聯合戈舍瑞林治療重度卵巢內異癥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yī)療,2014,20(6):110-112.
[5] 陳家瓊,劉文英.腹腔鏡術后應用戈舍瑞林對子宮內膜異位伴不孕癥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44(9):16-18.
本文編輯:劉帥帥
R713
B
ISSN.2095-8803.2017.01.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