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亞?趙晶
〔摘要〕在日常師生溝通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準備和技巧,很多問題解決式的談話對學生而言成為應激事件,甚至演變?yōu)槲C事件的導火索。運用反饋、總結、評估和穩(wěn)定等技術,教師可以更好完成教育談話,幫助學生從問題解決中獲得成長和發(fā)展。師生溝通屬于容易出現(xiàn)情感和認知偏差的情境,需要教師自始至終保持高度認知努力,將問題解決式談話轉變?yōu)椤坝杏媱澋慕逃勗挕保⑼ㄟ^正念練習和執(zhí)行項目清單來實現(xiàn)。
〔關鍵詞〕有準備的教育談話;有計劃的教育談話;正念;清單;校園危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7)12-0020-03
學校心理教師進行案例研討時經(jīng)常匯報,來訪學生接受輔導前都與學校教師有過交談——主要是班主任和分管學生工作的學校管理者,有些談話并沒有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還有學生感覺這些談話引發(fā)了消極的情緒和行為,形成了防御性反應??v觀近年來各地報道的校園危機事件,危機發(fā)生前不少學生經(jīng)歷過增加心理壓力的師生談話。很多教師對于如何開始和開展教育談話有一定了解,但對如何安全有效地結束教育談話,還需用心學習。
一、問題解決式談話
當學生在學校表現(xiàn)普通時,教師會認為理所當然,較少對學生維持現(xiàn)狀發(fā)表言論;當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秀時,為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教師常在全班同學面前進行表揚;而當學生違紀違規(guī)時,教師則多請學生單獨進行談話。因此學生被叫出教室或到辦公室時,常會預期教師將開展問題解決式的談話。
問題解決式的談話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關注學生是否遵守學校和班級規(guī)定,是否符合遵循整齊劃一的要求和期望[1]。此種談話以問題是否得到解決為主要目標,常常忽略學生行為背后的需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錯失發(fā)展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良機;此種談話以說理為主要思路和途徑,常使用說明、要求、斥責等簡單的說服方式,強調明白、知道、懂得等認知同類,常常忽略安撫和紓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導致出現(xiàn)學生口服心不服的結果。
在問題解決式談話結束時,教師希望獲得學生知錯和悔改的言語和表現(xiàn),或叮囑其回去繼續(xù)反省。如果學生自身已經(jīng)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那么問題解決式的教育談話對學生而言就是應激事件,會成為危機事件的觸發(fā)性因素,演變?yōu)槲C的導火索。
二、教育談話的結束技巧
教育談話以心理咨詢?yōu)閷W習對象,很多心理咨詢理論都較為重視會談結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咨詢師可以幫助來訪者回顧會談要點,檢查心理咨詢目標的實現(xiàn)情況,向來訪者指出其取得的進步和需要注意的問題,進一步鞏固治療所取得的成果?!叭绻锌赡埽€可將來訪者在治療中提高的對某一事物的認識擴展到其他事物,幫助來訪者真正掌握治療中習得的新東西,以便在日后脫離了治療者仍可自己應付周圍環(huán)境,自己做自己的治療者”[2]。有研究者認為,每次咨詢結束時,摘要咨詢所談的內容,可以統(tǒng)整當事人的學習;觸動當事人未解決的問題;增強當事人獨自面對問題的信心;處理當事人轉介前的不安與疑惑[3]。
學校教育談話與社會心理咨詢有顯著不同:一是學生多為非自愿來訪者,甚至屬于強制性談話,雙方需花大量時間建立關系;二是學生處于心智發(fā)展中,在師生地位實際不平等的情況下,教師在學校對學生負有監(jiān)護職責。因此教師應該考慮到自身活動對學生產(chǎn)生的重大影響,學習并運用技巧慎重結束教育談話。
1.反饋。談話結束前,可以請學生談談此次交流的效果和感想。給學生說話機會一方面可以傾聽學生的收獲,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獲得參與感,感覺雙方談話具有平等性。引發(fā)反饋的問句可以用開放式,也可以用聚焦良好的指向性。人們傾向于搜索能夠證實假設的證據(jù),因此教師可以多采用積極正向的引導語,幫助學生尋找感覺良好的信息。比如:
我們的談話馬上就要結束了,你覺得談話對自己有幫助嗎?
不知道聽了我剛才的話,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想法)?
2.總結。聽完學生的反饋后,教師可以就此次談話的主題、目標和效果進行總結??偨Y包括師生對此次事件的理解和感受,談話中新增加的彼此認識,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優(yōu)勢和教師后續(xù)的期望。比如:
通過談話,我認識到你是為了表達委屈才這樣做。
剛才你提到姐姐會提醒你生氣時可以先走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以后可以多用用。
我以前看到過一個電影,推薦給你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3.評估。為了確認教育談話是否對學生造成壓力,演變?yōu)閼な录?,教師可在談話結束時對學生情況進行評估。這樣的談話一方面幫助學生覺察自我當下的狀況,一方面可以讓教師覺察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線索。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反應評估其狀態(tài),比如呼吸(急促的還是深長的)、面部表情(眉頭和嘴角是皺起的還是舒展的)、身體肌肉(肩膀和拳頭是收緊的還是放松的)、身體姿勢(雙手和雙腳是開放式的、逃避式的還是防御式的)等等;其次教師可以直接詢問學生,比如:
通過剛才的談話,你現(xiàn)在覺得好些了嗎?
現(xiàn)在心里舒服一些嗎?
頭腦有沒有感覺冷靜(清醒)一些?
4.穩(wěn)定。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一次談話,就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即使我們做好談話的所有準備,最后是否能夠達到良好效果,遠非我們所能控制。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事件,寧可誤報不能漏報。談話結束時,要一再確保學生的穩(wěn)定與安全,給予學生心理支持的話語,確認學生處于安全場地并有人看護后再行離開??梢圆捎玫脑捳Z有:
今天談話結束后,你可以隨時找我,我愿意提供幫助。
你希望哪位同學陪你回去?我請他過來。
時間差不多了,我送你回宿舍(班級),我們邊走邊談。
宿舍現(xiàn)在沒有人,我陪你等同伴回來再走。
三、從有準備到有計劃
所有的理念和策略轉化為實際行動都難以完美落實,因為教師和所有人一樣,是“有限理性”的人,在情緒和認知上存在無法避免的盲點和偏差。想要對自身的習慣反應和系統(tǒng)錯誤保持高度覺察,一方面需要長期練習,一方面可以設置外在的監(jiān)控系統(tǒng)。
人們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陷入慣性的情感反應和思維模式,這些慣性反應會導致適應不良的心理疾病。在當前醫(yī)學和心理學領域,有較多實證研究表明,包含正念(mindfulness)的練習能夠幫助個體感知自我狀態(tài)(包括身體、情緒和想法等)的變化,長期練習能夠有效地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能夠幫助嚴重疾病患者減輕慢性疼痛,調節(jié)情緒和睡眠[4]。“正念在可操作層面上的定義是:通過對當前一個接一個展開的體驗,有目的不帶評判地留意而獲得的意識?!盵5]正念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卡巴金設計了為期八天的正念減壓課程,課程中包含大量放松、呼吸和身體練習,可用于日常生活,幫助教師提升自我狀態(tài)覺察能力。筆者曾參加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負責人胡君梅主持的工作坊,深有感受。
人類的思維過程存在各種認知缺陷和偏差,這決定了我們大多數(shù)的判斷和決策具有系統(tǒng)的局限性。借此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一方面希望人們能夠識別那些常會出現(xiàn)重大錯誤決策的情境并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他又認為這難以做到?!拔覀兌枷M谧约阂稿e時,能有個鈴聲提醒自己,但這是不可能的……理性的聲音也許比錯誤直覺響亮而又清晰的聲音更微弱”。[6]如果人們無法從內部監(jiān)控自身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那么可以借助外部監(jiān)控系統(tǒng),完成對決策和行為的檢核。為避免類似的錯誤,臨床醫(yī)學、航空業(yè)和建筑業(yè)通常采用的辦法是清單[7],即將關鍵的任務操作羅列為項目執(zhí)行檢查程序。在落實有準備教育談話的過程中,我們就曾采用該方法,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筆者曾就有準備的教育談話做過多次論述[8],然而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表述讓很多教師以為談話前的準備很重要,卻忽視教育談話收尾與結束的重要性。為此補充教育談話的結束技術,并將“有準備的教育談話”修正為“有計劃的教育談話”,希望廣大教師能夠借助內部練習和外部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教育談話全程中都保持專注與覺察,感受到教育事業(yè)的意義與樂趣。
參考文獻
[1]趙晶.共情與教育[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陳金定.心理咨詢技術[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3.
[4]卡巴金著,胡君梅譯.正念療愈力[M].臺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
[5][美]馬修·麥克凱等著,王鵬飛等譯.辯證行為療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
[6][美]卡尼曼著,胡曉姣等譯.思考,快與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7][美]阿圖·葛文德著,王佳藝譯.清單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8]徐莉亞,趙晶.有準備的教育談話: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6:44-45.
(作者單位:1.浙江省金華廣播電視大學,金華,321000;2.浙江省金華市教育科學研究所,金華,321000)
編輯/劉 揚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