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子
戒貪需先戒己心,潔行要從凈心始;沒有貪心,自然沒有貪行;沒有邪念,也就不會去搞邪門歪道;歸根結(jié)底,戒貪的根本在“定心”,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不為浮云遮望眼”
據(jù)說,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曾有高僧委員發(fā)言道:貪腐者到寺院燒香禮佛,求佛保佑,是沒有用的。聞此,感慨良多!我也曾經(jīng)多次聽說過,某某貪官到某寺院許愿求佑,某某污吏到某寺院捐巨款“贖罪”。悲乎!
我以為,貪污腐化,觸犯黨紀國法,當以黨紀罰之、國法懲之;貪腐者,輕者違紀、重者犯法,是自己的理想、信念、人品出了問題。這些人,本來就沒有真正信仰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最多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跟他們講馬克思主義,與對牛彈琴也差不多。如果暫且不論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類的道理,以普通百姓做人的觀念論,貪腐問題是可以與佛教發(fā)生聯(lián)系的。從佛教的角度談?wù)撠澑⒁獠桓?。不過,許多貪官污吏本來就境界、水平很低,給他們談?wù)劇胺稹?,也許有點意義。對于我等希望廉潔為民、起碼潔身自好的人,更可能有些啟發(fā)。
我對佛教知之甚少,不敢妄發(fā)議論,妄談一點胡思亂想的感觸而已。那位高僧委員說得對,已經(jīng)貪腐了,再求佛保佑免受懲罰是沒有用的。因為,因果報應(yīng)是佛教的“鐵律”。作了惡,必遭惡報,無論怎樣也不可避免。要想善終,只有多行善,別作惡。這就涉及怎樣做人的問題了。
竊以為,佛教的重要宗旨之一是告訴人們怎樣看待人生、怎樣做人,引導(dǎo)人們通過修行達到“至善”。怎樣修行呢?“戒、定、慧”是重要的途徑。關(guān)于戒、定、慧,含義豐富,說法很多。一日,偶讀《六祖慧能傳》,書中談到慧能與神秀關(guān)于戒、定、慧的說法,對我頗有啟發(fā)。
神秀認為,任何惡事惡行都不要做,這叫做戒;任何善事都要努力去做,這叫做慧;自己無污無染,這叫做定。竊以為,這個說法通俗易懂,知之不難,對常人而言做起來也并非很難。我很疑惑,那些貪腐者往往學歷很高、智商不低,為什么做起來就那么難呢?
貪腐,其惡、其非,是明擺著的,路人皆知,根本不需要多高的水平和鑒別能力來判斷。那么,他們?yōu)槭裁疵髦菒憾鵀橹??是不知道人生須有所戒、不可恣意妄為嗎?或者是不是自認為位高權(quán)重,可以無所約束呢?究竟是什么使他們明知惡而為之呢?慧能的說法似乎道出了些原由?;勰茉唬骸靶牡責o非自性戒。”非者,惡念、貪欲、非分之想……之謂也。這些人為何“犯戒”?原來他們心“非”:心存非分之想,本不屬己之財,總想拿來據(jù)為己有;不義之財,有一千還欲一萬,有一億還欲百億,欲壑無底;常思如何巧取豪奪。用老百姓的話說,這種人胡作非為,是因為他們的心壞了。
由是觀之,戒貪需先戒己心,潔行要從凈心始。沒有貪心,自然沒有貪行;沒有邪念,也就不會去搞邪門歪道。
貪墨者往往自以為得計,做得天衣無縫,神不知鬼不覺。其實不然。什么是真正的聰明?神秀認為,任何善事都要努力去做,才叫做“慧”。這就是說,真正的聰明是努力做善事,絕不做惡事。與惡沾邊,是無慧可言的。貪墨者機關(guān)算盡,到頭來反誤了卿卿性命,是聰明還是愚蠢呢?
這些人之所以貌似聰明實則愚蠢,乃因為他們心中有“癡”?;勰茉唬盒牡責o癡自性慧?!鞍V”者,一義傻。貪墨者貌巧實傻,癡矣!二義“極度迷戀”。我以為,極度癡迷是對貪墨者的比較確切的注解。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某些人很不理解。有的人,拿著高薪,錦衣玉食,甚至已經(jīng)身價千萬、過億,為什么還要無盡無休地巧取豪奪、貪污受賄?俗語云:廣廈千間,一床而已;良田萬畝,黃土一抔;黃金萬兩,一食一羹。拿那么多金錢,干嗎呢?只能用對金錢的“極度迷戀”,方可得到解釋。有的人,已經(jīng)位高權(quán)重,可仍然或找靠山、傍大樹,或重金買官,甚至不惜送美女討好上司,千方百計往上爬。這又是為何?此等人,只有用對權(quán)力的“極度迷戀”,才能得到些解釋。對金錢、權(quán)力的極度迷戀,使貪腐者完全失去了理智,喪心病狂,智商等于零!他們內(nèi)心完全被對金錢、權(quán)力的“極度迷戀”塞滿,“癡”之至也!
至于“定”,我以為,可以從一個角度說明貪墨者走上邪路、墮入深淵的根源。
在當今的條件下,人們特別是手握權(quán)力的官員們,面臨的誘惑實在太多。大把大把的鈔票從你面前嘩嘩流過,你能眼不花、心不動嗎?你身邊有人成了富翁,其中有的人水平、能力還不如你,你仍然能夠兩袖清風為人民服務(wù)嗎?有人為了你手中的權(quán)力,拉你進入花天酒地,你能出污泥而不染嗎……很多人在眾多的誘惑面前心不動、情不移;可也有不少人眼花了、情迷了,亂了方寸,漸漸步入污池濁水。
慧能認為:“心地無亂自性定?!倍?,源于心不亂。此說很深奧,且有佛家的一套解釋。不過,在我看來,“心地無亂”,可以理解為科學的理想信仰的堅定、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穩(wěn)固。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如果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動搖了甚至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搖了甚至拋棄了,那么思想的堤防就會崩潰,道德的底線就會消失,那還有什么事情干不出來呢!“行正”乃因為“心無亂”,“行亂”是“心亂”的結(jié)果。這是有道理的。故我以為,戒貪的根本在“定心”。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不為浮云遮望眼”。
前面已經(jīng)說過,我對佛教知之甚少。這一番議論可能跟佛教根本不沾邊,只是有感而發(fā)、“我注六經(jīng)”而已。也許是老了,經(jīng)歷了許多事,有點消極了。我真認為,了解點佛教知識,甚至讀點有關(guān)佛教的書,對于“戒貪”是有利無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