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文
摘要:同伴教育是指在教學中默許學生相互合作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確立學生的地位。游泳教學中應用同伴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可以實現(xiàn)對常規(guī)游泳的教學補充。為此,分析了同伴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并且闡述了同伴教育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作用。目前,我國高校游泳教學缺乏實踐,并且忽視同伴之間的配合,導致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研究這一問題將促進游泳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同伴教育;游泳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集體教學,一種是一對一教學。兩種均不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集體教學效果不理想,一對一教學浪費過多的時間。同伴教學在強調基本教學的基礎上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幫助,使學生的游泳技能更容易形成。同時,該教學模式致力于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目前的游泳教學中尚未完全發(fā)揮同伴教學,要進一步的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進行推廣。
1同伴教育的內涵
所謂同伴教育就是注重與運動者同伴之間的配合與互相幫助。游泳教學中,同伴關系體現(xiàn)為相互之間對于對方游泳動作的糾正,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意識。研究表現(xiàn),同伴教育對于學生時期的體育參與度,體能提高都具體積極作用。同伴教育對于教師教學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教師雖然具有多年教學經驗,但是無法照顧到所有人,但在同伴教育中,同伴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對方的問題,甚至可以指導其改掉這一毛病,從而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同伴教育將同伴作為基礎,建立一種公共學習、公共討論的模式,具有同伴關系的學生一般為同齡人,在教學中不同的個體建立一種人際關系,發(fā)揮各自不同的作用,使課堂游泳教育的作用得以擴展。與教師相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更加方便,通過同伴教育有助于學生技能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因此各大高校在教學中開始采用。并且在興趣上,同伴之間存在著共同點,可見發(fā)揮同伴效益,對于學生游泳的進步與提高具有推進作用。
2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體現(xiàn)
2.1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接近性
同伴之間往往具有相同的經歷,形成相同的興趣,這使得他們的交流過程十分順暢。在學習中也會相互協(xié)調,互相指導,這種接近性減少了教學障礙,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行為科學原理表明,信息的接受者與表達者之間具有共同的經歷,則雙方在面臨問題時將會更容易一起努力。同伴教育正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學生之間具有接近性,在相互幫助和影響下,實現(xiàn)了共同進步,也保證了游泳學習的安全性。一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還可以在教學中起到帶頭作用,促進其他同伴積極學習,教師雖然具有多年經驗,但是這一優(yōu)勢教師是不存在的。
2.2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參與性
同伴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如游戲、角色扮演以及小組之間互動等。同伴教育使得學生的參與度更高,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獨特的作用,在集體學習中獲得樂趣。隨著駕馭改革的進行,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學生的需求。而同伴教育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也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目前,高校游泳課正在逐步實現(xiàn)同伴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促進游泳教學的發(fā)展。
2.3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有效性
同伴教育導入教育實踐凸顯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也使得教學更加靈活。游泳需要大量的練習,被動接受顯然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同伴教育從個體出發(fā),尊重學生之間的不同,采用相互配合的方式,可以更準確的發(fā)現(xiàn)合作伙伴的問題,加深其學習印象,及時改正動作錯誤,并增強其對游泳的熱愛之情。這一點不僅體現(xiàn)在知識的傳授上,還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上,尤其是游泳實踐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同伴教育應用于游泳教學不受時間、空間和人數(shù)的控制,使教學更加開放化和高效化。
3同伴教育在游泳教學中的價值
3.1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游泳的興趣
在同伴教育的基本要素中,我們了解其主要特征就是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學習來完成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增多,使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并且同伴之間可以起到互助的作用,同伴教育的接近性特征使其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氣氛更加優(yōu)良,因此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谕榻逃默F(xiàn)代游泳教學體現(xiàn)出了民主、平等的特征,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相互依賴都會使其興趣高漲。同伴教育的具體應用還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做到正確分組,正確進行角色分配,并且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體育精神,在角色扮演教學方式中,適當?shù)馗淖儗W生的角色扮演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當然,同伴教育在我國高校游泳教學中的實施時間并不長,相關概念還很模糊,方法還未確定,因此還需要在體育改革過程中多加探討,爭取早日將同伴教育應用于高校游泳教學中。
3.2同伴教育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傳統(tǒng)的游泳教學針對整體,忽視了個體差異性。事實上,每個學生的動作熟練程度,思想觀念等多個方面存在著差異,標準化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使一些學生始終游離于游泳之外。教師的力量畢竟有限,要靈活采用同伴教育,由同伴輔助教學,完成教與學的過程。這一過程使得教與學之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但是學生的個性需求得到滿足,學生的問題能夠被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有利于其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應對游泳教學。將同伴教育這一先進的教學方式應用于游泳教學,也能使教師的管理方式變得靈活,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自然的增加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生愿意主動研究和學習游泳技能,并對周邊的同伴產生積極的影響,引發(fā)學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反省。教學更加人性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提高,而從根本上講,學生對待游泳的態(tài)度變得更加積極。
3.3同伴教育促進學生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基于同伴教育的接近性和參與性特征,同伴之間可以維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且長期的人際關系。實踐中我們也經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的興趣、能力以及習慣上存在共同點,這使得學生們愿意成為同伴,同時他們又是不同的個體,從而發(fā)揮同伴教育的價值,使學生之間開展多元化、擴大化的互動學習變成可能。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是現(xiàn)代企業(yè)需求的,在游泳教學中,采用同伴教育方式,使學生了解集體氛圍,并在情感上不斷的升華,提高其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說,同伴教育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這一背景下,學生不再是獨立的、簡單的個人,而是融入集體中,采用多種方法去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游泳教學中,采用同伴教育可以確保游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改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改變教師以往的教學態(tài)度,實現(xiàn)全面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4總結
所謂同伴教育,就是指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相互合作,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伴教育應用于游泳,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是對常規(guī)游泳的一種補充。我國高校目前正在實施這一教學方式,但是由于處于初級階段,教學體系尚不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還較為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為了推進同伴教育,文章從多個方面分析同伴教學的作用、價值以及其具體的應用過程。
參考文獻
[1]陳福亮,楊劍,季瀏.成就目標定向與大學生體育鍛煉參與的關系[J].體育科研,2013,(4).
[2]康健,張成威.同伴教育在排球教學中的應用實效[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8).
[3]程修明.籃球教學中同伴教育對提高技術動作的干預實效[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6).
[4]廖婷.情緒調節(jié)教學模式在游泳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