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平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認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遵循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的過程,先獨體字后合體字,充分利用漢字的形聲聯(lián)系、形意聯(lián)系、聲義聯(lián)系設計教學,應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孩子們學習漢字的熱情,輔以識字規(guī)律指導,為學生上好識字入門課。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策略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為了表達思想,傳遞信息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集音、形、義于一體的語言符號。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墩Z文課程標準》認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漢字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墒窃诮虒W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們教學效果不是十分高。這就要求我們要很好地去研究識字教學,引導學生很好地學習漢字,為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這一問題。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使是中學生也是需要興趣教學的,更何況作為天真浪漫的小學生呢?只有學生對識字有了興趣,他們才能夠積極地主動去學習漢字,才能用心去學習,不會流于表面的機械學習,若是讓學生枯燥地去學習幾個學期的識字,他們會疲憊不堪,無力去識字了,更不會取得良好的識字效果。因此,如何激發(fā)學生識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想能夠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就需要老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引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環(huán)境。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具有好動、好奇的心理,還有他們的思維往往以具體形象為主,所以,教師要采取一些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來進行識字教學,比如運用課文插圖和掛圖等各種形象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如在教學“馬、牛、羊”生字時,我利用了“馬、牛、羊”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生字,引導學生有目地觀察字形而識字。在“人、口、鼻、手、目、足”的識字教學過程中,就讓孩子們摸摸、看看自己和同學的嘴、鼻、眼、手、腳,這樣他們就能理解了這些字所代表的意義和發(fā)音,做到音、形、意的有機結合,還把一些實物當成教具,讓看看,摸摸,他們積極參與了識字教學中,興趣非常濃,課堂教學氣氛也非?;钴S,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識字的樂趣。
二、教給學生識字規(guī)律
凡事都是有規(guī)律的,只要去掌握規(guī)律就容易學會,否則會犧牲很多時間和精力未必能見效。由于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方塊字,它的數(shù)量多,筆畫比較繁瑣,結構也比較復雜,很難確認和記憶,也比較難寫,等等。所以,學習起來就是中學生也感到很困難,更何況是小學生呢。若是枯燥地講下去,學生理解和記憶就非常困難,耗費的時間也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要研究規(guī)律性,找出他們的共性問題,教給學生靈活運用的一些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比如我做了三個小太陽模型,把它放到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晶”字,接著告訴學生,三個太陽是非常亮的,這樣“晶”字就指亮晶晶之意。古代的三字表示數(shù)目多的意思,因此漢字里很多三的字組成后都有多的意思。比如“品”“森”“眾”“鑫”“淼”“犇”“轟”“掱”……通過這樣的引導教學,學生自然就能知道了一些漢字的規(guī)律,也能很好記憶那些漢字了,他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去研究一些漢字的規(guī)律,也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開發(fā)了他們的智力。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三、編兒歌識字
兒歌的內容往往十分淺顯,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于簡單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兒歌的特點:內容淺顯,思想單純;篇幅簡短,結構單一;語言活潑,節(jié)奏明快易唱。它比較生動有趣,瑯瑯上口,一旦記住便終生難忘。我在教學中編了這樣的兒歌:“有水把茶泡,有飯能吃飽。有足快快跑,有手輕輕抱。有衣穿長袍,有火放鞭炮?!比缓笞寣W生們猜:“每句的最后一個字的右邊都是一個包字,左邊的部首都和這個字的意思有關?!彼麄兒苋菀拙驼业酱鸢噶恕8鶕?jù)這一規(guī)律,我把“雹、刨、皰、苞”給學生,讓他們變成兒歌,于是有的學生就編成了:“有雨有冰雹,有刀把地刨。有病長膿皰,有草成花苞。”通過兒歌使學生能夠會識字,興趣識字,規(guī)律識字,極大地提高了識字的數(shù)量,也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使用這一方法進行識字。
四、運用直觀法
利用實物、圖片和電化教學設備等進行具體形象的教學方法叫直觀教學法。通過直觀法比較符合兒童年齡特征,更加地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他們清晰明了地理解和掌握識字,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漢字構形理據(jù)的理解,牢記易錯字的正確字形。例如在講授“休”和“體”兩個字的時候,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不能產生誤解,就用多媒體把“休”字的甲骨文寫法展示給學生,他們一下子就明白了,“人”背靠大“樹”之形表示休息之義。而“體”是表示身體是人的根本之意,這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有些困難,所以教師就將其字理直接講解給學生。這樣教學后,學生再也沒有寫混這兩個字。
總之,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的認識活 動為主體,教會識字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多種的教學情境及手段,采取多樣教學策略,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教師要努力鉆研識字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佟樂泉 , 張一清 . 小學識字教學研究 [M].廣州 :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9.
[2] 吳忠豪 .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
[3] 郝恩美.現(xiàn)代漢字教學法探討[J].語言文字應用,1994.3.
[4] 周慧梅.試析傳統(tǒng)蒙學的主要教育方法[J].尋根,2007.2.
[5] 陳晴 . 對新課程識字教學之淺見 [J]. 小學教學參考 ( 語文版 ),2008.4.
[6] 龐新 . 識字教學流派、識字教學法和識字教學方法 [J].聊城大學學報 ( 社會科學版 ),2009.(2):286-287.
[7] 王強 . 讓識字教學回歸兒童的生活——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生活化的探索 [J].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0.(1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