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敏
(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中蒙俄經濟走廊有著天然的地緣優(yōu)勢,并且三國在當前被TPP排擠的環(huán)境下更要抱團取暖,蒙俄兩國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但是輕工業(yè)落后,而中國作為一個能源進口大國,和產品制造大國與兩國共同建立經濟走廊是多贏互惠的。但是目前三國之間進出口依靠的物流基礎設施差和并且物流運輸?shù)男实?、不經濟,不能滿足經濟走廊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以物流為抓手建設經濟走廊的觀點,通過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物流樞紐,運用多式聯(lián)運,提高通關檢驗檢疫效率等方式來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未來經濟走廊的繁榮做好準備。
【關鍵詞】中蒙俄經濟走廊;物流;基礎設施;效率
一、中蒙俄經濟走廊建立的背景
為推動“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順利實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決定一同努力構建六條“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總體建設環(huán)境相比其他五條經濟走廊更為成熟。
首先,中蒙俄經濟走廊有著天然的地緣優(yōu)勢。我國與蒙俄兩國接壤,中蒙接壤長度是在與我國接壤的所有國家中接壤長度最長的,俄羅斯與我國接壤長度僅次于中蒙接壤長度。并且蒙古國是一個完全的內陸國家,北邊被俄羅斯、南邊被中國環(huán)繞,蒙古國的進出口絕大多數(shù)都經由中俄兩國實現(xiàn)。
其次,中蒙俄三國同被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排除在外,必須“抱團取暖”。TPP協(xié)定的成員國呈包圍態(tài)勢形成了一個孤立中蒙俄三國的貿易區(qū),其成員國之間低關稅和低壁壘以及特定的市場開放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試圖在亞太經濟一體化過程中將中國排除在外。并且,加深中蒙俄三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是互利互惠、多贏的。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煤碳、鐵礦石、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等自然資源分布廣,數(shù)量多,僅已探明的自然資源就占全世界的21%,俄羅斯也是世界第一大資源出口國。蒙古國也是世界前二十位的礦產資源大國,并且其礦產資源并沒有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利用。95%的蒙古國出口貨物出口到中國,蒙古國進口貨物中有33%從中國進口。中國早已經成為了資源凈進口國,并且資源對外依存度一年比一年高.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非常有利于三國的自然資源進出口需求。
二、物流對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作用
在現(xiàn)代的經常項目貿易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俄羅斯東部地區(qū)地廣人稀,其面積為俄羅斯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三,人口僅有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俄羅斯東部的煤炭、黃金、天然氣等資源十分豐富,然而東部地區(qū)的物流條件卻很差。俄東部是全國鐵路線最為稀疏的地區(qū),每萬平方公里僅平均有13公里的鐵路線,甚至還有部分區(qū)域不通鐵路;遠東地區(qū)公路更是每萬平方公里平只有均6.1公里的分布密度,并且公路大多年久失修,路況奇差,俄羅斯車輛額磨損程度也很高,公路運輸不僅效率低,還存在安全隱患;雖然俄羅斯東部港口不少,但是大多數(shù)港口基礎設施老化,吞吐量并不高;航空運輸更是不方便,并且航線少,票價高。
蒙古國與俄羅斯情況相似,物流很不發(fā)達。蒙古鐵路覆蓋密度極低,里程短,技術老化,并且采用的是寬軌標準,境外列車需要換車和裝卸,這些都限制了蒙古國的國內與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鐵路物流運輸效率。雖然蒙古國的90%的客運依靠公路完成,但是蒙古國的公路建設非常落后,全國的國家級公路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是柏油馬路,其余的全是由于車輛經常行駛而走出的土路,這樣得公路交通不僅效率低,存在安全隱患,容易繞路、迷路。蒙古國是一個內陸國家,沒有港口,其通過海陸運輸?shù)倪M出口貨物大多由中國的天津港走陸路到達。
三、針對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物流問題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對于中蒙俄經濟走廊來說,建設統(tǒng)一標準的鐵路和路況良好的公路以及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是必須的。鐵路運輸是點對點的,并且運輸量大、安全性高、基本不受天氣影響,非常適用于中蒙俄之間的大批礦石、煤炭等的運輸。中蒙俄三國之間目前僅有一條貫穿三國的鐵路線,遠不能滿足三國之間的運輸需求,還需要至少三條分別從天津,二連浩特和吉林開始的鐵路線才能滿足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運輸需求。由于全球變暖,北冰洋的冰雪消融,冰層變薄,距離更短的水路逐漸可以通航。管道的建造成本低,可以連續(xù)不間斷的大量輸送,是完美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方式。目前我國對中東地區(qū)的石油資源過度依賴以及馬六甲航線的安全隱患都提醒著我們應該多元化我國的能源進口源和進口路線。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二)打造中蒙俄中轉樞紐,輻射周邊地區(qū)
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有著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中國對外開放的最大口岸二連浩特;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西伯利亞最大的工業(yè)城市、交通和商貿樞紐伊爾庫茨克;這三個城市處于重要位置,可作為樞紐打造。可以通過以天津—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烏蘭巴托—伊爾庫茨克鐵路來帶動沿線的經濟。同時也應該著重建設以天津,烏蘭巴托和伊爾庫茨克為中心的航空網絡,航空運輸雖然運量不大,運費高,但安全性高、速度快,適合運輸價值較高的商品以及滿足旅客和商務人士的出行。還可以反作用于中蒙俄經濟走廊,使其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三)發(fā)展多式聯(lián)運
中蒙俄經濟走廊并不是獨立,更要與絲綢之路銜接,聯(lián)通整個一帶一路涉及地區(qū),乃至全世界。單一的物流運輸方式不可能滿足現(xiàn)代物流的時間、效率、經濟的要求,因此針對不同貨物和不同的人運輸要求可以設計合理的多式聯(lián)運方案,最及時的以合理的運費將全程各個物流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起來,把所需貨物送達到接收地。
(四)提高商品的通關以及檢驗檢疫的效率
貨物的通關與檢驗檢疫也是整個物流過程的一環(huán)。雖然中蒙俄經濟走廊只涉及三個國家,途經國家較少,通關次數(shù)少,通關成本較低,但是提高通關效率,加強檢驗檢疫,也是不容忽視的,這樣可以加快貨物的通關速度,還能保證進出口貨物的品質與安全。
四、結論
中蒙俄經濟走廊發(fā)展前景廣闊,發(fā)展環(huán)境良好,但是在物流方面存在較多問題,應該以物流為抓手,通過良好基礎設施建設、便利的物流中轉樞紐、合理物流多式聯(lián)運方案設計和快速高效的通關檢驗檢疫來為中蒙俄經濟走廊打造堅實的硬件基礎,為經濟走廊的繁榮發(fā)展奠基。
參考文獻:
[1]李丹.內蒙古陸路口岸物流產業(yè)集聚區(qū)發(fā)展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06)
[2]于洪洋,[蒙]歐德卡,巴殿軍.試論“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基礎與障礙[J].東北亞論壇,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