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容
【摘 要】“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許多的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都將學校的合唱活動當成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和團隊精神的一項重要教學工作。合唱越來越受到重視,合唱教學也成了廣大音樂教師共同面臨的老大難問題。如何解決這一現(xiàn)實問題,已經成為探索研究的課題。我校在“豎笛與合唱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和途徑上進行了探索。實踐證明:豎笛只要合理運用,對于合唱訓練的確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關鍵詞】豎笛 合唱訓練 二聲部合唱 輔助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205-02
新課程標準要求:3—6年級的學生應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新課標強調:從小學三年級起,應有固定音高的樂器來提高學生對節(jié)奏和音準的實際應用能力。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心理學家詹姆士·莫塞爾曾說過:“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體驗音樂的橋梁”。我校開展豎笛進課堂已經有3年多了,豎笛在課堂教學中已經占有一席之地。實踐證明:豎笛是歌唱識譜教學的最佳工具,又是歌唱教學輔助練習的最好幫手。把豎笛帶進音樂課堂,不僅可以讓合唱教學事半功倍,更能讓課堂氛圍活躍,富有色彩。下面談談將豎笛融入合唱課堂的經驗和看法。
一、心中有譜,豎笛定音
任何歌曲的學習都離不開旋律的學習,旋律是由不同音高(也可以是相同的)的音以特定的高低關系和節(jié)奏關系聯(lián)系起來的。唱歌需要有正確的音準。合唱最大的天敵是音準。合唱教學的音準要求高,學生很難掌握,致使許多音樂教師對合唱教學望而卻步。豎笛是一種有固定音高的樂器,豎笛能讓學生直觀準確地把握音準和音高,培養(yǎng)學生的視唱視奏能力。所以用豎笛輔助合唱教學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把豎笛融入到合唱課堂教學中,可以促進合唱的順利、快捷發(fā)展。
在教學三年級《柳樹姑娘》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聆聽歌曲范唱,學生在認真聆聽后,對樂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接著讓學生用“l(fā)a”模唱主旋律,讓學生在大腦中對聲部的音高以及旋律線條形成印象。接著我用鋼琴帶奏主旋律,讓學生用豎笛隨琴做主旋律的指法練習。同學們沉著冷靜的練著指法,有小部分同學按捺不住想吹奏了。等大家節(jié)奏穩(wěn)了,指法正確后我才允許同學們吹奏出來。因為有了多次的聆聽和指法練習,同學們個個心中有譜,對歌曲的演奏準確率更高,終于可以大展身手了,同學們個個眉開眼笑,短短的時間就完成了歌曲的識譜,視奏,幾十個同學勁往同個音上使,音在同一個高度出,吹出了整齊的樂曲。此時我不忘及時地表揚他們,“你們是高效率的演奏家!”同學們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這時候我因勢利導,讓他們哼唱主旋律,同學們出奇的認真,唱出了統(tǒng)一的單一聲部,音準的問題解決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枝小小的豎笛短短的時間能讓學生學會一首歌曲,飛出優(yōu)美的音符,豎笛不知不覺成了同學們的好幫手。豎笛猶如一塊磁鐵,牢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豎笛輔助下的課堂教學比傳統(tǒng)的視唱練習要節(jié)省一半的時間。
二、氣定神閑,游刃自如
“歌唱是呼吸的藝術”,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是歌唱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钡恼f法??斔髡f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于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不僅能在合唱上大顯身手,更能鍛煉出平坦的腹部,豐滿的胸部。豎笛的吹奏是練習呼吸的很好途徑。
1.用呼吸控制歌聲
底氣不足,音域不寬,都可以通過學習呼吸技巧來改善。人都會呼吸,這是人類的本能。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的呼吸卻不一樣。平時,人們交談時所需的音量較小,氣息淺,不需要很大的力度。如果把說話的呼吸用到歌唱上,不僅音量不夠,力度不夠,用嗓的時間長了,嗓音也容易疲勞、嘶啞,更不能根據(jù)歌曲的需要,情感的變化有控制地輸送氣息,傳遞聲音。唱歌是為了抒發(fā)情感情,是要唱給別人欣賞的。因此唱歌的呼吸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帶有技巧性的呼吸。唱歌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有的一套規(guī)律和方法,是后天訓練出來的。
(1)正確姿勢:
在吹豎笛之前,我要求學生上身保持直立,雙肩放松,提眉,面帶微笑,隊員姿勢統(tǒng)一。豎笛的姿勢同樣適應于合唱隊。正確的姿勢有利于同學們掌握技巧,把笑肌抬起來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tài)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喉嚨,可以獲得高位置的聲音。讓學生牢記“歌唱狀態(tài)就是里邊的哈欠,外頭的微笑”。統(tǒng)一的姿勢讓團隊特別有精氣神, 精氣神不僅可以帶來視覺的愉悅,更可以給合唱隊帶來學習的動力,帶來良好的團隊風貌。
(2)吸氣
氣息是豎笛吹奏的關鍵之一,每一次吹的時候我都提醒學生們要先吸足氣。學生們?yōu)榱四芤豢跉獯党鐾暾囊痪涓?,會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鼻子、口腔同時吸氣,運用聞花式、嘆氣式、 驚訝式的感覺貪婪吸氣。學生從鼻子和嘴角吸氣,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在教學生吸氣練習上,我運用對比法讓學生進行實踐,沒有下意識吸氣進行吹笛和有下意識的吸氣吹笛的聲音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傾聽前后音色的差別。再做長音與短音的練習,用訓練過吸氣方法的吹奏長音比較自如,尾音拉得更長,再讓學生把有主觀意識的吸氣方法應用到歌唱上面。學生明確吸氣的重要性,對學習的興趣更加濃烈。
(3)呼氣
吹豎笛時,身體要保持吸氣狀態(tài),就像給籃球打氣,不能一下子放松了。在呼和吸的過程中,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松的。呼氣時,兩肋就像是一只充足氣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使氣息平穩(wěn)、均勻、持續(xù)、連貫地呼出。我用小游戲幫助學生體會呼氣時的保持狀態(tài):1、吹灰塵:讓學生緩吸后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練習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2、吹蠟燭:讓學生緩吸氣后集中氣息急忙吹滅蠟燭,也就是做短音的呼氣練習。3、小雞啄米:讓學生急吸氣后用手做小雞啄米時頸部靈活快速上下擺動的姿態(tài),嘴巴發(fā)出“突”的聲音,舌頭動作要短促而敏捷。把這種“ 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頓音像啄米”吐氣的感覺在豎笛中演練幾次,接著提醒學生口腔打開,放松,把吹笛的感覺應用練聲中,為唱好合唱做好熱身。
(4)氣息支持
優(yōu)美動聽的聲音離不開氣息的支持,字正腔圓離不開氣息的巧妙安排。那些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唱歌時常常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是因為氣息沒有保持住。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這個支持點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當我們咳嗽或大笑時,可以直接感受它的支持作用。我用“聞花”和“打呵欠”的方式來訓練學生,在腰部周圍產生壓力,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節(jié)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氣息呼和吸的對抗。豎笛對于氣息的對抗作用更容易體會。我讓學生在氣息支持的基礎上有主觀意識有控制地去輸送氣息,做長、短、強、弱、高、低音的轉換。在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唱出來。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歌唱發(fā)聲時,便會感到聲音仿佛落到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學生們唱歌有了氣息的支撐,唱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在唱《小紙船的夢》時,我讓學生先吹豎笛,同學們在吹笛時運用氣息比較自如,再把這種氣息的感覺把持住,進而轉移到唱歌上。因為有了氣息的支撐,加上對歌詞學習和理解,同學們能用柔和、連貫的聲音,悠長、平穩(wěn)的氣息演唱這首歌,尾音的附點二分音符同學們控制得很好,兩個附點二分音符連音六拍子也能拉足,歌唱能力提高了。
2.聲音呼吸技巧的訓練
豎笛與合唱的結合,也是一種氣息到發(fā)聲的有機轉移。真正意義上流動的氣息是一個巧勁,全然不只是力量。氣息在腰腹控制下,當以最小的力量獲得最大的聲音。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對于豎笛的演奏已經有一定的功底,都非常自覺的先按好孔,能夠吸氣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合唱之前,讓學生先用豎笛吹奏旋律,不僅能讓學生熟悉音樂,醞釀情緒,更能夠讓學生運用氣息帶動歌唱,抒發(fā)情感。在懂得氣息的運用的基礎上,模仿老師的發(fā)聲方法和音色,讓所有學生的聲音往老師的音色上靠,邊唱邊聽,有利于學生音色的和諧、統(tǒng)一。
三、合二為一,笛聲帶唱
在音樂合唱教學課中 “聽”與“唱”是課堂的老把式。合唱過程中特別需要耳朵的聽,并能從聽中學會辨。豎笛可以讓孩子們直觀、準確地掌握這項能力而且更能提高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音準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視唱、視奏能力。
在合唱教學課上我充分利用豎笛進行二聲部教學,讓孩子們通過演唱、聆聽、視奏、合唱等環(huán)節(jié)自主地學習。在教唱《小小少年》的時候,我先教會孩子唱合唱歌曲的高聲部旋律,我沒有直接教二聲部的旋律,而是讓學生用豎笛隨鋼琴做二聲部的指法和吹奏練習,練熟后,我讓一部分同學用“l(fā)a”唱第一聲部的旋律,另一部分同學用豎笛吹奏第二聲部,我會適時引導學生互相關注,爭取聽到對方的旋律,然后進行聲部互換,交替進行。最后我要求和孩子們合作,我演奏的高聲部旋律和他們演唱低聲部旋律的歌聲產生共鳴達到和聲的效果。孩子們在輕輕地演唱自己聲部的旋律時還睜大眼睛注意我的一舉一動并豎起耳朵認真的聆聽我所演奏出的聲部旋律。
此刻,我將豎笛這件小小的樂器已經魔術般地融進了合唱課堂。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孩子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自己學會吹奏高低聲部的旋律。當孩子們學會吹奏兩個聲部的旋律后,再去分角色演唱一個聲部,就會發(fā)現(xiàn)合唱原來可以如此簡單容易又那么美妙而有趣。在這種互聽、互奏的教學中,學生輕輕松松掌握了二聲部的旋律。
四、笛聲飛揚,唱奏相隨
在豎笛輔助合唱中,同學們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在合唱中取得一定成效,豎笛成了合唱教學的大功臣。但我們大可不必讓豎笛功成身退,在合唱曲中編配有關豎笛的伴奏,引奏,讓豎笛與合唱相伴相隨,讓豎笛的悠揚引領人聲,讓合唱的圓潤甜美渲染豎笛。在《頑皮的杜鵑》一課上,我讓學生唱到“咕咕”之前立刻停下來 ,讓一組同學用豎笛吹“53”模仿杜鵑的叫聲,二組同學吹“31”創(chuàng)編出低聲部。三組同學模唱高聲部,四組同學模唱低聲部。最后四組同學合奏合唱兩遍,這樣的形式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同學們在玩中唱,唱中玩,很快地掌握了音高,音準,更能夠抓住杜鵑頑皮、機靈的特點,把歌曲唱得富有情感和活力。我在教唱《嘹亮歌聲》時,我讓一部分同學吹奏旋律,一部分同學接唱歌詞,先聽豎笛演奏一句,再唱一句。這樣不僅讓學生的音準、旋律線條清晰,在樂句與樂句的銜接配合中也不知不覺地奠定了輪唱的基礎。通過多次的輪換唱奏,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這首歌的合唱問題解決了,師生皆大歡喜。
豎笛進合唱課堂全面地運用眼、耳、口、手、等器官,它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思維的多向性,促使視覺、聽覺、觸覺更加敏銳、靈活、協(xié)調地發(fā)展,有利于調動興趣、注意、記憶、想象、意志、創(chuàng)造等心理過程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這樣不僅可以促成學生對音樂審美心理的成熟、發(fā)展,而且也達到了開發(fā)智力的目的。
在合唱教學過程中運用豎笛進行合唱、合奏訓練強化了孩子們在合唱、合奏的節(jié)奏感、協(xié)調感、和聲感又提高了合唱能力。也培養(yǎng)孩子們團結協(xié)作顧全整體的優(yōu)良品質。并豐富了音樂合唱教學內容,改變了合唱教學課堂的面貌,大大增強了合唱教學的吸引力。同時有效提高了孩子們的整體音樂素質,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豎笛輔助下的課堂教學,降低了二聲部教學的難度。學生的二聲部演唱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二聲部歌曲教學時,以前的那種畏難情緒一掃而空。當然,也同時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難度較大的二聲部歌曲依然存在音準問題,學生演唱的能力會明顯弱于演奏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將不斷的探索。
參考文獻:
[1]《童聲合唱訓練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楊鴻年編
[2]《豎笛與教學》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韓中健編著
[3]《音樂教育》第194期
[4]《在教學中滲透探究性學習方法,探究音樂美》徐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