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春
摘 要:為了探究翻轉課堂是否適應城市寄宿制學校的英語教學,作者隨機抽取了咸陽市X中學40名學生進行了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實驗采取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后測模式。三周實驗結果顯示,開展翻轉課堂學生測試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學生。這為寄宿制學校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提供了實證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城市寄宿制學校;英語;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08-0010-03
一、研究背景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起源于1997年,哈佛大學教授艾里克·馬祖爾(Eric Mazur)在其書中闡述了他的新方法——同伴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這為翻轉課堂的產生以及強調學生主動學習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為了幫助遠在孟加拉國的侄子輔導功課,美國人薩爾曼·可汗(Salman Khan)在美國利用互聯(lián)網為他制作了教學視頻,最終取得了不錯的輔導效果。2007年,美國林地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化學老師喬納森·伯爾曼(Jonathan Bergmann)、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為了幫助缺課學生輔導功課,錄制視頻并上傳到網上,受到了該校學生的大力追捧。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發(fā)表了“用視頻變革教育”的演講,推動了翻轉課堂在全球的風靡,受到了全球學生的廣泛追捧。
翻轉課堂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自主學習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楊靜靜,2016)。它的基本理念是:課前預習,課中輔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其基本模式可以用圖1表示。
2.城市寄宿制學校
城市寄宿制學校,是位于市區(qū)、每周5天24小時在校學習與生活的學校。在傳統(tǒng)課堂教育模式的指引下,為了提高升學率,部分城市寄宿制學校采取填鴨式教學,強迫學生抓住更多時間學習,試圖“最大化”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短期來看,這種模式的確能夠激發(fā)部分學生的學習潛能,但長遠來看,由于過分強調語言與數理智能而忽視音樂等其他智能①全面發(fā)展與評價,它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致使學生習慣“被動學習”,主人翁意識淡薄,漠視學校甚至自殺。
對于上面問題,筆者提出以下研究問題(1)城市寄宿制學校能否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2)采取翻轉課堂教學的實驗班與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照班學生在實驗前后的英語成績有沒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設計
1. 實驗對象
市某寄宿制學校——咸陽市X中學高一年級2個班學生,實驗班20人,對照班20人。
2.研究方法與測量工具
本研究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實驗開始于2016年5月3日,結束于5月25日,共三周時間。教學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4(必修)UNIT 5的語法“構詞法”為例,學生學習微課的載體為安卓手機、蘋果手機與MP4播放器②。前測以一般的課堂練習形式,于5月3日進行,采用2016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I卷),運用SPSS軟件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2個班沒有顯著性差異存在(p>0.05)(見表2.1)。后測于5月25日進行,測試題由筆者自編:含填空題10個,單選選擇題20個,經過相關檢驗,信度和效度系數均達到了統(tǒng)計標準。
三、研究過程
1.制作微課與學習任務單
5月4日,筆者利用錄屏軟件“屏幕錄像專家V7.5”,制作了一段關于“英語構詞法”的長度為8分20秒的視頻,并制作了《課后學習任務單》,內附清晰的學習要求,于5月4日早上10:00下發(fā)實驗班學生。在下發(fā)之前,作為預習指導,筆者把實驗班學生隨機分為5個學習小組,每組1名優(yōu)生(代號A1)、1名中等生(代號A2)、2名后進生(代號B),然后告知學生認真觀看微課并查閱參考書做好學習筆記,之后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單,遇到問題時先獨立思考,之后可以求助于同學,若問題仍沒有解決,要做好記錄,在課上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并及時解決。上課時間為兩周以后的5月20日。③
2.“導演”教學
5月20日下午16:40分,筆者組織實驗班學生開展了課堂教學。上課環(huán)節(jié)設為5步。一是導入。筆者用1分鐘的時間介紹了構詞法的地位和重要性。二是預習展示。筆者把“學習任務單”的參考答案投放在投影儀上,讓學生快速核對答案,并交流自己的學習情況。筆者課前安排了2個小組,把自己的“思維導圖”展示在后黑板上,他們安排1名B生講解學習情況,之后由其他組的學生進行質疑、補充。質疑由其他組B生提出,答疑和補充由其他組A1和A2生提出。共花費約11分鐘時間。三是診斷測試。筆者課前要求各小組把自己設計的檢測題寫在各自的小黑板或PPT課件上,課上有3個小組展示了自己的檢測題供全班學生練習。本環(huán)節(jié)共花掉10分鐘時間。之后,教師給學生3分鐘時間,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課前學習與剛才練習題中存在的問題并把問題匯總給一名同學。四是教師答疑。教師讓有問題的小組每組派1名代表現(xiàn)場提出自己的困惑,老師當場解答,持續(xù)時間大約8分鐘。五是評價。教師下發(fā)《學習效果評價表》,學習對照評價表開展自評與互評。在大多數學生完成評價表之后,本堂課還剩下約3分鐘的時間,筆者留給學生自由討論。 5月20日晚21:20-22:00,筆者對對照班采取傳統(tǒng)的講授法,進行了該語法的教學并布置了課后作業(yè);5月21日,筆者對對照班學生的課后作業(yè)進行講解。
四、結果與討論
1.研究結果
通過三周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見表2)。說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了明顯效果。
2.討論
(1)微課制作應堅持“短、小、精、悍”原則
微課是以闡釋某一個知識點或解決某一個問題為目標,以短小的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基本目的的一種支持多終端的數字化資源。在制作過程中,一要時間短,對高中生來說,要控制在八分鐘以內;二要體積小,方便傳播,應控制在50MB以內;三是內容精煉;四是效果強悍,要系統(tǒng)、透徹,不能泛泛而談。
(2)課堂中“引導預習”不是“布置作業(y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像自行車的鏈條,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課前的預習為課上的展示做準備,課上的展示、練習、答疑與自我評價標志著一堂課的結束。如果課堂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仍然為“布置作業(yè)”,學生把有限的時間花在了上一節(jié)課上,必然沒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新課的預習,這使得翻轉課堂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實質性效果。
(3)教師要直面挑戰(zhàn)
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教師看似講得少了,但是對教師的要求卻比傳統(tǒng)課堂更高了,因為教師在課前要花大力氣制作微課與導學案或學習任務單,微課與導學案設計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勝任翻轉課堂教學,必須要熟練掌握視頻錄制與加工技術,因為要用更多的時間追蹤和幫助學生。
(4)承認翻轉課堂不等于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票否決
傳統(tǒng)課堂采取講授法模式,重點難點突出,易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翻轉課堂應該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而不是全面否定傳統(tǒng)教學模式。它承認講授法的優(yōu)點,但否定“滿堂灌”的蠻干做法,立足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式學習。
(5)教師在課堂上“能不講就不講”
翻轉課堂的課堂活動以學生展示為主,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實質是“教練員”與“觀察員”。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不要總是懷疑學生,要把講的時間盡量留給學生,在學生都無法解答的時候,再顯身手,做到“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6)要高度關注后進生以及學習興趣不足學生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外,利用業(yè)余時間觀看視頻以及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自學,這對于學習目的性強、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來說應該不存在問題,但對于后進生以及學生興趣不足甚至極度厭學的學生來說,或許起不到作用甚至起反作用。對于這些學生,一方面可以引導其他同學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幫扶;另一方面,教師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除了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還要幫助他們查找問題,鼓勵他們一步步解決問題。
五、結論
通過研究,筆者得出以下結論。一是翻轉課堂在城市寄宿制學校是可以開展的。二是接受翻轉課堂教學的學生考試成績明顯優(yōu)于沒有接受翻轉課堂教學的學生。為更好在寄宿制學校運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筆者建議寄宿制學校為翻轉課堂提供充足的硬軟件條件,比如高速校園網建設、微課發(fā)布平臺建設、電子書包的配備、虛擬演播室的建設以及給教師提供高質量的筆記本電腦、錄課筆。此外,應給予學生更多自習時間,給予老師充足的備課時間,這樣師生才能更好地投入高效的教與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Brunsell,E.,&Horejsi,M..Flipping your classroom in one “take.”[J].The Science Teacher, 2013,80(3):8.
[2]Fulton, K..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J].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2,39(8).
[3]胡瓊.利用翻轉課堂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改革[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7):42.
[4]廖志瑛.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挑戰(zhàn)與策略[J].考試周刊,2016,(56):105-106.
[5]彭鵬.基于任務鏈設計的翻轉課堂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6,(3):62.
[6]商文.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5,(83):95-96.
[7]吳沺.翻轉課堂視界下高中英語有效教學模式研究[J].英語教師,2015,(18):106-107+113.
[8]楊靜靜.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6,(4):113-117+120.
(編輯: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