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博
古語云:“水何者也?萬物之本源也,諸生之宗室也?!彼鞘篱g萬物生存的保障,植物的生長需要水,人類的生存同樣離不開水。水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更是人們精神的寄托?!敖髑嗔_帶,山如碧玉簪”、“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將水作為其作品的意象,書寫出許多優(yōu)美的詩篇。
水之美,在于其能增色添彩;水之柔,在于其能沉淀其中的污雜物質;水之靈,在于其靜能觀物,動能變化。水不僅僅是真善美的化身,更是道德的載體、智慧的展現。它時而柔軟,但卻能以柔克剛;它時而安靜,但卻能如鏡一樣映物;它時而變化,根據不同地形,選擇不同的運動途徑。它身上有這么多的美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感悟,只要我們靜下心來,以水為師,向水學習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定能得到提高。
以水為師,善于融通,靈活滲透,剛柔并濟。水是流動的、靈活的,它時而柔軟,時而剛硬。它柔得即使我們努力伸出雙手也很難將它抓?。欢鼊傆驳臅r候,卻能水滴石穿。以水為師,要學習它的柔軟與靈活。在平時的工作中,與人交流和相處中,該堅持原則的時候,要堅持原則;該柔性執(zhí)法的時候,要懂得靈活變通。用柔軟和靈活的方式去解決工作中、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棘手問題。
以水為師,因勢利導,靜能映物,動能變化。水能根據不同的地形、地勢結構應勢而為,采取不同的流經途徑和不同的狀態(tài)面貌。遇到低洼地勢,它選擇沉靜下來,成為能倒映萬物的湖泊;遇到高低不平的地勢,它選擇流動,成為奔騰不息的江河。這就教導我們,在追求自我發(fā)展的時候,要像奔騰的河流一樣,不畏險阻,勇往直前;但是前行太久,也要適當的放慢腳步,陳靜下來想想自己的目標是否始終如一,自己的行為是否有違社會法治要求和道德觀念。
以水為師,滋養(yǎng)萬物,樂于奉獻,不爭名利。世間萬物的生存發(fā)展都離不開水的滋養(yǎng),我們永無止境的索取水,而水從來都是甘于奉獻,不圖回報。所以我們要向水學習,在工作中,要樂于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奉獻給工作、奉獻給共產主義事業(yè);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樂于伸出援助之手,解別人燃眉之急。同時,我們做事做人,不要帶著套種的功力之心,將功名利祿看得過于重要,而要本著樂于奉獻的精神不求名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老子說:“上善若水”,世間最美好的事物都如同水一樣,是真善美的化身,是道德的載體,是智慧的展現。今天我們以水為師,我們學習水的柔美、剛硬、安靜與靈活,只要我們能摒棄浮沉與繁雜,真正靜下心來向水學習,那么我們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那時“問蒼茫大地,誰住沉?。俊保覀兊幕卮鹨欢ㄊ恰拔摇?!
作者單位:
襄陽市南漳縣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南漳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