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婧娟 夏 濤
(1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510631 2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廣州 510631)
2016年廣東省高考理綜首用全國卷,生物學高考評卷組表示該考卷與以往的廣東卷相比,考查形式和設問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反映了對考生掌握中學生物學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和綜合能力的重視,同時,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過去有所加強。因此,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習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診斷學生前概念,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良好載體。實際教學中,習題較多且質(zhì)量參差不齊,學生易陷入題海之中,缺乏反思與監(jiān)控;學生關注結果的校對,忽略對過程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嘗試采用“說題”教學策略,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說題”最初應用于教師自我能力成長過程中,教師向同行“說”題目考核的意圖、考點、方法、步驟、策略及命題(試題)的理論依據(jù)等[1]。隨著對“說題”的認識,教師逐漸將“說題”融入習題課的講解中,讓學生“說”出題目考查的知識,解題的要領、方法、步驟及自己的感悟等,在數(shù)學習題課中應用廣泛[2],且可以跨學科遷移[3]。 目前,對學生“說題”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習題講評中如何“說題”,但習題課數(shù)量有限,學生僅在習題課上“說題”,缺乏連續(xù)性。筆者嘗試編寫“說題材料”,將“說題”與課后習題有機結合,以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
2.1 實施基本情況
1)研究對象。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15級高一(2)、(3)、(5)班,共 136 名學生。
2)實施時間。2016年2月至7月、9月。
3)實施方式。
第1步:每周“說題”2次,分上半周和下半周。
第2步:根據(jù)教學進度和教師教授的生物學核心概念,收集資料,編寫“說題”材料。
第3步:課后發(fā)放給學生,學生將題目答案和“說題”想法書寫在“說題”材料上,次日回收,教師進行批改。
第4步:上半周的“說題”材料,教師在課堂進行點評指導,下半周的“說題”材料,教師通過文字反饋(包括點評和優(yōu)秀“說題”案例)發(fā)放給學生。
2.2 實施流程 “說題”材料將學生習題與“說題”有機結合。“說題”材料包含2個部分,即題目和“說題”指導,為保證教師能對每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故采取紙筆形式記錄。具體操作流程如圖1:
圖1 “說題”具體操作流程
2.2.1 恰當?shù)摹罢f題”材料是有效“說題”的基礎
恰當?shù)摹罢f題”材料是“說題”成功的基礎,“說題”題目的選取,應根據(jù)教學進度和教師教授的生物學核心概念進行篩選。題目不僅要充分體現(xiàn)教學重點和難點,對核心概念進行闡釋,進而檢驗學生存在的迷思概念,充分暴露學生的前概念;同時能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如例1所示。
例1(2013年大綱卷):已知玉米子粒黃色(A)對白色(a)為顯性,非糯(B)對糯(b)為顯性,這2對性狀自由組合。請選用適宜的純合親本進行一個雜交實驗來驗證:①子粒的黃色與白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③以上2對性狀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要求:寫出遺傳圖解,并加以說明。
例1所示,該題選在學生學習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2節(jié)“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之后,此時在教學進度上,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且本堂課的核心概念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同時遺傳圖譜的規(guī)范書寫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該題能檢驗和鞏固學生對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的理解、對基因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之間概念的區(qū)分及遺傳圖譜的掌握情況,同時暴露學生對概念理解是否存在迷思現(xiàn)象,反饋教學效果,為教學評價提供基礎,也對教師教學起到調(diào)整作用。
2.2.2 有效“說題”,是“說題”的質(zhì)量保證 學生“說題”是一種新的教學策略,對于如何有效“說題”較為迷茫,教師需要在學生“說題”之前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說題”的一般模式。
1)“說”核心概念,對題目進行初步的定位。解題時,如果學生對題目較生疏,則不利于有效信息的提取。此時,可以鼓勵學生“說”核心概念。如例2考查的核心概念為孟德爾基因分離定律、性狀分離、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把握核心概念之后,可以對題目進行初步的定位。
例2:通過飼養(yǎng)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實驗,得到結果如下表,如果親本一欄中雜交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雜交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子代表型是什么?
雜交組合 親本 后代雌雄 灰色 白色Ⅰ灰色 × 白色 82 78Ⅱ灰色 × 灰色 118 39Ⅲ 白色 × 白色 0 50Ⅳ 灰色 × 白色 74 0
2)“說”題目特色,整體上把握題目突破口。例3所示,該題將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結合在一起,表示3個過程之中DNA數(shù)目、染色體數(shù)的變化。如果學生能說出該題的特色,表示已經(jīng)從整體上對該題進行了把握,找出了題目突破口。
例3:下圖表示某種植物生殖與發(fā)育過程中,細胞內(nèi)染色體和DNA相對含量的變化曲線,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首先,圖中“——”表示什么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表示什么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其次,圖中哪個階段表示有絲分裂?哪個階段表示減數(shù)分裂?哪個時間點表示受精作用?最后,染色體在什么階段復制?
3)“說”解題策略,完成對題目的解答。解題策略包括有效信息(圖示信息、表格信息、數(shù)字信息、隱含信息等)的獲取,不同類型信息的轉化(將表層信息轉化為與核心概念相關的專業(yè)表達),解題模式的形成(包括模式的選取、建立以及修正),解題步驟的建立等。
例4中,學生可以“說”出從表格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例如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系,結合之前“說”出的核心概念,可“說”出該題的信息轉化,進而“說”出該題的解題策略,學生通過“說”解題策略,學生完成了對題目的解答。
例4: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見下表。
B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什么?將A、D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的葉肉細胞中,什么物質(zhì)開始積累?D的葉肉細胞中,ATP含量將有什么變化?與C相比,D的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什么?
4)“說”總結感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該環(huán)節(jié)主要“說”對題目和解題策略的總結及整體感悟等。例4中,學生“說”形成的解題策略,例如分析題干和分析表格先找出關于表的描述,找出自變量、因變量,進行橫向、縱向分析。通過“說”總結感悟,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2.2.3 教師多元化評價,是“說題”效果的保證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評估,通過評價學生的“說題”情況,可以擺脫以分數(shù)作為指標的單一評價方式,實現(xiàn)多元化評價。通過“說題”材料獲得的評價可來自3方面:第1部分,題目成績,學生成績可以將學生進行初步定位,例如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第2部分,學生“說題”情況,根據(jù)“說題”情況可再一次對學生定位,例如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第3部分,學生成績與“說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
對學生“說題”材料進行評價,“說題”部分該如何評價?第1步,“說”核心概念,學生是否已經(jīng)將題目涉及的核心概念全部找出?是否有遺漏或者多余?第2步,“說”信息獲取,從學生的表述中可直接得知他們獲得信息的數(shù)量和深度。第3步,“說”解題策略,從中可以判斷學生的解題策略是否恰當,是否還可以繼續(xù)優(yōu)化。第4步,“說”總結感悟,學生是否有總結歸納的習慣?是否能在答題后對題目進行反思和回顧?他們通常采取什么方式進行總結反思?此外,還可以對學生成績與“說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評價,對學生進行初步分類和分析。
如何利用學生成績與“說題”環(huán)節(jié)評價學生?可以通過對2個部分進行整體分析,進一步將學生分為4類,第1類學生成績較高且“說題”認真到位;第2類學生成績較高但是“說題”完成情況較差;第3類學生成績一般,“說題”情況較好;第4類學生成績一般,“說題”情況較差。通過多元化評價,細致地對每類學生進行分析,實現(xiàn)分層指導。
在“說題”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應及時反饋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調(diào)整或鞏固。信息的反饋同樣包括3部分:第1部分,題目的作答情況;第2部分,“說題”的有效程度;第3部分,兩者之間的關系,此外,有時可以增加班級內(nèi)學生的互評。教師在批改學生第2天上交的“說題”材料時,可將以上信息記錄在“說題”材料上,于課前反饋給學生。當利用“說題”進行課前小測時,可以增加學生互評環(huán)節(jié)。圖2是某一次利用“說題”的當堂測試,測試后采取學生互評,之后收集“說題”材料,教師進行再次批改,并將學生的評價記錄在學生的“說題”材料中,于下次上課前發(fā)回給學生。
圖2 學生“說題”情況
2.2.4 教師指導點撥,是“說題”高效的關鍵 在學生“說題”活動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僅充當引導者、輔助者,但是教師在學生“說題”過程中的點撥作用是“說題”高效的關鍵。教師在課前收集學生的“說題”材料,找出學生的易錯點,從方法和過程入手進行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點撥。
通過實施“說題”教學策略,教師可以診斷學生的學科前概念,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概念轉變。同時將學生內(nèi)隱的思維外顯化,學生反思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學習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本研究僅停留在教師編寫“說題”材料、學生完成的階段,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將增加學生自主“編寫”“說題”材料,教師整理后學生完成“說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1]曹清.高中化學習題課“說題”教學策略實踐研究.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殷偉康.“數(shù)學說題”教學的原則與教育功能.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4):54.
[3]劉永森.學生“說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中學理科園地,2015(3):43.
(E-mail:5439446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