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快樂高效課堂,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地理;快樂高效課堂;構建
新地理課程標準把“改變地理學習方式”作為六大理念之一,旨在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原有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和形成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地理探究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快樂高效課堂,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一、合理布置前置性作業(yè),做好課前預習
在教學“地圖的閱讀”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沒有讓學生單純機械式地圍繞教材去預習,而是為學生布置了如下前置性作業(yè):假如沒有地圖會怎樣?讓學生收集自己所見過的地圖有哪些,進行對比分析他們之間有什么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并找出他們的用途。這一前置性作業(yè)不落俗套,巧妙避免了以往傳統(tǒng)而固定的預習形式,充分契合了初中階段學生對周圍事物強烈好奇心的特點,促使他們在濃厚探究興趣及求知欲望的驅動下,更多地搜集、整理與歸納有關地圖的知識,并通過分析對比總結出地圖的三要素和地圖的用途,而這些顯然為他們接下來在課堂交流學習活動中的有話可說以及更有針對性地聆聽我對具體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有利于當節(jié)知識點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完善。
二、以學生為主,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的自主性學習活動
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有效指導,學生率先對將要學習的內容與知識點形成了初步的認識、理解。在此基礎上,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展示自我、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自主性學習活動的足夠空間與機會,讓學生就各自在前置性作業(y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具體的學習心得等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既是真正貫徹“生本教學”理念、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表現(xiàn),更是快速建立互幫互助、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良好平臺的有效途徑。同樣以“地圖的閱讀”這一節(jié)知識的教學為例,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提前預習活動,學生大多以對地圖有了大致的認識與初步理解,但部分學生還是無法對此形成足夠深刻的認識。
鑒于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有效“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予學生手中:鼓勵不會的學生向已經(jīng)學會的同學請教,倡導已經(jīng)學會的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積極傳授給尚未真正學會的同學,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溝通、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實現(xiàn)對于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的認知,并通過小組活動練習地圖三要素的運用,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快樂的主動獲取知識。很顯然,這些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地理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進步,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理念所倡導的“高效課堂“這一教學目標的更好貫徹與落實。
三、教師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有效的指導與幫助
“生本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學生毫無目的、毫無頭緒地進行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自主學習活動,相反,應該在明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組織者、引導者與參與者”理念的基礎之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與幫助。如:教師必須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討論進行有效的調控,這樣才能既有效把控時間,又能有力避免學生借討論之際展開無關學習的討論、以至于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還能切實在學生毫無思路或者偏離討論中心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有效的啟發(fā)與引導,而這些顯然是學生自主解決疑難問題、最大限度上保證自身自主性學習活動的效率及質量,進而為初中地理學習質量的切實提高提供充足保障的最有利因素。
四、總結
我們初中地理基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意識,更要大膽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靈活實踐,構建快樂高效的地理課堂。如此,才能真正促進初中學生地理修養(yǎng)及綜合素質的更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