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曉玲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專業(yè)知識上的缺陷不一定影響他的一生,“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一個人在人格上的缺陷將貽害其一輩子。
那么何為人格呢?即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態(tài)體現出來的對真、善、美的追求和達到的程度被別人感知,受到社會準則的定位。人格應該是思想、品質、情感三者統一的表現,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撐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這三者和諧的統一,就是健全的人格。愛心就是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三者缺一不可。 “要有博大的愛心”(它包括強烈的愛國精神、對父母的孝心、對他人的同情心等),這是小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fā)出無窮的力量?,F在有很多學生根本就沒理解父母培養(yǎng)自己的艱辛,總認為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也沒有認識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沒有真正用心去體察父母的苦心和期待,更沒有好好地審視自己的缺點以及未來之路,總認為凡事有父母,不用自己操心,更不用說對父母的感恩了。所以,在現在的教育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的感恩教育。通過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感以及愛父母、愛家庭、愛學校、愛老師同學、愛祖國的真摯情感。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父母
一是觀察父母。讓學生用上一兩周的時間對父母進行觀察,觀察他們的工作、生活,對長輩的關心、對家庭的貢獻、對子女的愛護,以激發(fā)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二是夸夸父母,樹立父母形象。讓學生回顧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比如夜晚踢掉被子時父母如何為自己蓋被子;生日時父母如何做好吃的給自己慶祝;生病時父母如何陪伴在自己身邊,帶自己去看病,給自己喂藥;做錯事時父母如何諄諄教誨。讓學生夸夸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通過夸父母,使學生更深刻清楚地了解自己父母的偉大,使原來朦朧的父愛、母愛清晰地呈現在他們眼前,再次感受父母對自己點點滴滴的恩情,使他們?yōu)橛羞@樣可敬可親的父母而感到驕傲、自豪,使感恩父母之心油然而生。
三是感恩父母,付之于行動。感恩父母要有所行動。我倡導學生拿出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先讓學生討論可以采取哪些行動來實施感恩活動。通過討論,學生一下子說出了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給下班的父母拿拿拖鞋,遞上一杯熱茶;給勞累了一天的父母捶捶背;農忙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好好學習,遵守紀律,不讓父母操心等,然后讓學生把想法付諸行動。
四是經常開展感恩活動,養(yǎng)成自覺感恩父母的美好情操。利用節(jié)假日,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如三八婦女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讓學生心里時刻裝著父母,使他們的心被“愛”字盛得滿滿的。
二、感恩老師
教師是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領路人,他們?yōu)榻逃聵I(yè)付出了一切,但最后只留下和粉筆顏色一樣的雙鬢。教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擔任了多么重要的角色?。∫虼?,要教育學生觀察老師一天的工作,開展“我當小老師”的體驗活動,體會老師為了自己健康成長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辛勤勞動,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的教育之恩。教育學生尊敬老師,遵守學校紀律,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愛老師、愛學校。
三、感恩身邊的人
學生身邊的人有很多,如同學、親戚、朋友等。要教育學生懂得是親戚朋友在或多或少地幫助著自己;而同學與自己為伴,在一起學習、進步;有時即便是陌生人,也在直接或間接地為自己服務,也是值得感謝的。要教育學生對幫助過自己的人說聲“謝謝”,學會禮貌待人,學會互相幫助,與他人和諧相處。
四、感恩祖國
其實每個人都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育和養(yǎng)育自己的母親,另一個便是偉大的祖國。
祖國與自己的家好比鍋與碗的關系,只有鍋里有了,碗里才會有;只有國家富了,家庭才能富裕。為了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我收集了一些祖國發(fā)展的例子、故事,讓學生明白祖國的繁榮與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只有更好地回報祖國,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個人才能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感恩祖國、熱愛祖國、回報祖國的情感。
五、結語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優(yōu)良品德,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親人之間情感冷漠、人際關系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從感恩教育入手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西峰學區(qū))